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的交通流量融合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9955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7:18
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的交通流量融合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选定路段某时间段浮动车的空间平均车速;(2)计算该路段某时间段地感线圈检测的时间平均车速;(3)求相应的浮动车时间平均速度;(4)求浮动车数据的校准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将地感线圈所采集的车辆瞬间速度和浮动车所采集的空间平均速度相融合的算法,从而得到校准后的路段平均速度,提高了路段平均速度的监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GPS定位技术与固定检测技术融合的动态交通流算法,属于信息 融合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
,用于ITS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城市建设了智能交通系统,建立了ITS信息平台并给部分车辆配备了 GPS车载装置。基于车载GPS技术的浮动车采集技术,属于"线"检测,可以提供连续的、路 段的甚至整个路网的交通信息,但受到浮动车数量规模受限等多方面的影响,检测精度一 直不能够达到需要,而且只能提供路段平均车速和行程时间等交通信息。固定检测技术主 要包括磁频、波频、视频等检测技术,属"点"检测,可以提供精度较高的交通量、路口车速 和占有率等基本交通信息,但其只能检测路口交通信息,难以检测路段交通信息,完备性不 足。综合两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浮动车检测技术在动态反应道路交通状况方面的优势,并 与传统交通流检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以使交通信息检测的准确度、覆盖范围、即时性等 方面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移动与固定检测技术相融合的思路,研究以移动和固定两 种检测技术为基础的动态交通流参数融合算法,以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完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GPS定位技术的交通流量融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选定路段某时间段浮动车的空间平均车速;(2)计算该路段某时间段地感线圈检测的时间平均车速;(3)求相应的浮动车时间平均速度;(4)求浮动车数据的校准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鞠金玲范亚琼鲍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