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德接专利>正文

游乐用和残用的车或船的新法人力推进及配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909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游乐用和残用的车或船的人力推进及配套装置,包括引向轮,所述引向轮的后面装有与方向盘背面连接的前主轴,所述前主轴旋转一设定的角度后可以控制引向轮的方向,所述前主轴的动作经连杆传至后主轴,所述后主轴分别向左、右半轴传递转动,在所述的左、右半轴分别连接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择向后连接车轮或划水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轴之间传动和单向轴承的择向性为技术要点,只要用单手或双手来回旋转方向盘便能操作驾驶本装置的车或船。同时方向盘仍能控制方向。再者手不离方向盘可抓到刹车手柄。爬坡又不倒退,可任意停歇。其使用方便,适合人们游玩和锻炼,更适合腿部行动不便人士出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地面上游乐者和腿疾者使用出行的人力小车或平静水面上游 玩闲乐用的人力小船的推进及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地面上游玩用的和腿残者用的人力小车或人力小船的推进及配套装 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靠脚踏力做功驱动,靠双手把握方向,如人力三 轮车、脚踏船,它需要手和脚同时使用方可操作驾驶。 一种是来回旋转方向盘 驾驶的孩童用的摇摆车,这种靠重力倾斜分力推进的小车行驶轨迹相当弯曲, 稍微不平坦和稍微上坡的路段行驶也艰难。另还有一种是残用轮椅车,其是靠 动用双手握住左右车轮推动的,该种方式时常弄脏双手且对有稍微上坡的路段 现得无能为力。近期有一种是手摇船,它需扭着双手分别旋转左右划水奸轮的 摇柄才能驱动驾驶,使用时也有生手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用单手或双手就 可以操作驾驶的、上坡又可任意停歇的人力推进的小车或小船的配套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游乐用和残用的车或船的新法人力推进及配套装置, 包括引向轮,所述引向轮的前面或后面装有一条上端连接驾驶方向盘背面中心 的前主轴,所述前主轴垂直于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上设有指向针,在所述前主 轴的动作经连杆传动至后主轴,所述后主轴和前主轴相互平行。在所述后主轴 装上空间三轴之间传动机构,所述空间三轴之间传动机构是以后主轴为共用轴 同时向左半轴和右半轴传递转动的设置。所述的后主轴垂直于左、右半轴,所 述的左、右半轴处在同一直线上并与车或船的首尾中心连线垂直,在所'述的左 半轴和右半轴上各自连接一个外环活动方向一致向后转动的单向带齿轴承,所 述左、右单向带齿轴承分别与左、右车轮(或划水叶轮)连接的外齿轮相互啮所述引向轮由轮子和可与轮子一起作方向转动的扭向轴组成。 所述扭向轴垂直于地面,其的延伸线处于轮子的轴心的前面(与轮子的轴 心不相交)。所述扭向轴上装有与其一起旋转的受推向件。 所述前主轴上装有与其一起旋转的推向件。所述前主轴向左或向右旋转大于一设定的角度时,所述推向件能推动受推向件带动引向轮作方向扭动。所述单向带齿轴承由单向轴承和套入单向轴承外环相连接的外齿轮组成。在驾驶方向盘下面可以装上顺着方向盘走向的弧状左、右刹车手柄。所述 左、右刹车手柄可以从车体伸出的刹车传动件上连接。所述指向针是识别引向轮走向方位的标记,它固定在驾驶方向盘上。所述方向盘是以所述前主轴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以车(船)的首尾中心 连线为平分线,在车(船)体或与其连接的阻挡件限制下,可以在小于180°旋 转角内作来回旋转。所述引向轮是以扭向轴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以车或船的首尾中心连线为平分线,在车(船)体或与其连接的阻挡件限制下,可以在90°~180°之间的旋 转角内作方向摆动。所述引向轮同时是以扭向轴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以指向针为平分线,在 受推向件和推向件的限制下,可以小于180°的旋转角内来回作方向摆动。所述驾驶方向盘(或是前主轴)在车体或与其相连的阻挡物的限制下,设 定在160°的旋转角内来回旋转。所述引向轮在车(船)体或与其连接的阻挡件限制下,设定在150°的旋转 角内作方向摆动。所述引向轮同时在受推向件和推向件限制下,以指向针为平分线,设定在 60°的旋转角内来回作方向摆动。所述单向轴承可以换用自行车上的飞轮。所述空间三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可以用直齿锥齿轮、曲齿锥齿轮和交错轴斜 齿轮等任一齿轮传动组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空间轴之间传动和单向轴承的择向性为技要 点,使用者只要动用单手或双手便可操作驾驶,来回旋转方向盘,本装置的小车或小船便能被驱动前进。其行速由驾驶方向盘来回旋转的频率控制。同时, 方向盘又可控制方向,单手或双手不离方向盘又可抓握到方向盘下面的弧状刹 车手柄。再者,驾驶爬坡时可任意停歇,车轮不倒转。此外,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成 品可不需动用双腿,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宜人们游玩、闲乐和锻炼,更 适合腿部行动不便人士出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和图2均为本专利技术装置(车用)的主体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船用)的主体结构图。图4; a为单向带齿轴承与外齿轮相啮合时的左视示意图,b为单向带齿轴 承与外齿轮分离时的左视示意图。注1、图中曲线箭头表示驾驶方向盘、车轮(或划水叶轮)以及中间传递 机件的转动方向。其中,30为滑动槽。31为椅座支承架。具体实施方式(以车为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l或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设有指向针2的驾驶方向盘1、前主轴3、 推向件4、扭向轴5、受推向件6、轮子7、前横杆8、曲连杆9、后横杆iq、后 主轴ll、主锥齿轮12、左锥齿轮13、右锥齿轮19、左半轴14、右半轴20、左 单向带齿轴承15、右单向带齿轴承21、左转轴17、右转轴23、左车轮18、右 车轮24、以及经左右转轴与左右车轮连接的左外齿轮16、右外齿轮22组成。 在由扭向轴5和轮子7组成的引向轮上连接一受推向件6,再在引向轮的后面装 上一条上端与设有指向针2的方向盘1背面中心连接的前主轴3,该前主轴3与 方向盘1垂直,所述前主轴3的右侧旁上连接一前横杆8,所述前横杆8垂直于 前主轴3和指向针2,在前横杆8末端的转动支点上与一条曲连杆9 一端的转动 支点相连,所述曲连杆9另一端上的转动支点与后横杆IO末端上的转动支点相 连。所述后横杆10的端头与后主轴11的右侧连接,所述后横杆10垂直于后主 轴11和指向针2。在所述后主轴ll装上空间三轴之间传动机构,所述三轴之间 传动机构是以后主轴11为共用轴同时可向左半轴14和右半轴20传递转动的设 置。所述的后主轴11垂直于左半轴14和右半轴20,所述的左半轴14和右半轴520处在同一直线上并与小车或小船前进方向垂直,在所述左半轴14上连接外环 活动方向向后的左单向带齿轴承15,在所述右半轴20上连接外环活动方向向后 的右单向带齿轴承21。所述左单向带齿轴承15与左外齿轮16相啮合,所述右 单向带齿轴承21与右外齿轮22相啮合。所述左右外齿轮16和22分别经所述 左右转轴17和23与左右车轮18和24连接。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动作。在图4a所示中,当驾驶员坐在椅座29上时,驾驶员的重力克服单向'带齿 轴承15和21等下部机件的重力,使左右两旁的单向带齿轴承和外齿轮(15与 16、 21与22)相互啮合。在指向针向前指向,驾驶方向盘作60。角范围内来回旋转时,以上所述组成 机件会作相应的动作。如图1所示,当驾驶方向盘1逆时针旋转时,前主轴3、后主轴ll、主锥 齿轮12、左锥齿轮13、右锥齿轮19、左半轴14、右半轴20、右单向带齿轴承 21、右外齿轮22以及右车轮24和轮子7会作相应的转动。由于此时左半轴14 向前转动方向与左单向带齿轴承15的外环向后转动方向相反,所以左单向带齿 轴承15在原位打转,向下传递转动的动作也因此而止,从而左侧保持原'有的惯 性。与此同时,右半轴20向后转动方向与右单向带齿轴承21的外环向后转动 方向相同,所以右单向带齿轴承21传动与其相啮合的右外齿轮22向前转动, 右车轮24也经右转轴23的传动而向前转动。因此,推动了小车右侧向前移动。如图2所示,当驾驶方向盘1顺时针旋转时,前主轴3、后主轴ll、主锥 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乐用和残用的车或船的新法人力推进及配套装置,包括引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向轮的前面或后面装有前主轴,所述前主轴的上端与驾驶方向盘背面中心连接,所述前主轴的动作经连杆传动到后主轴,在所述后主轴装上空间三轴之间传动的机构,所述空间三轴之间传动机构是以后主轴为共用轴分别向左半轴和右半轴传动的设置,所述的后主轴垂直于左半轴和右半轴,在所述的左半轴和右半轴上分别连接单向轴承,经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外环的择向后,传动至车轮或划水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德接
申请(专利权)人:黎德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