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支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支杆连接锁,所述第一支杆顶端与所述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为0.5m~1.5m,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设置有悬挂环,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紧固器和支托板将由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形成的闭合框架套装在管道上,将第一支杆顶端与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5m~1.5m,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提供既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又具有能够快速拆装、经济性较高、方便携带等特点的安全带悬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利用管道对气态、液态或固态物料进行输送。由于空间限制及安全生产等原因,管道经常通过管廊架架设在高空中穿行。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自身老化以及内部介质对管道的腐蚀磨损等原因,管道上经常出现漏点,尤其是管道焊接点及法兰连接处等部位。当对架设在高空中的管道进行检修时,根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高空作业人员需佩戴高空作业安全带,且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但多数现场没有高度适宜的悬挂点可以用来悬挂安全带。实际操作中,有时将安全带悬挂在管道下方的管廊架上,这样违反了安全生产操作规定,给检修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有时从地面另外搭建一个高于管廊的平台,将安全带悬挂在平台顶部,这样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也影响了检修的效率,增加了恢复生产所需时间,间接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在检修高空管廊上的管道时,提供既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又具有能够快速拆装、经济性较高、方便携带等特点的安全带悬挂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该装置在管道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前提下,能够提供既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又具有快速拆装、经济性较高、方便携带等特点的安全带悬挂点。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支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支杆连接锁,所述第一支杆顶端与所述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为0.5m?1.5m,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设置有悬挂环,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器。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器包括紧固板、支座管、手轮和丝杆,所述支座管与所述第三支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紧固板活动连接,所述手轮设置于所述支座管顶端且可绕所述支座管轴向中心线转动,所述丝杆设置于所述支座管内且转动所述手轮可实现所述丝杆无旋转上下升降。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器结构相同的第二紧固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器结构相同的第三紧固器。优选的,所述支托板与所述第一紧固器、所述第二紧固器和所述第三紧固器的紧固板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支托板与所述第一紧固器、所述第二紧固器和所述第三紧固器的紧固板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优选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顶端相连的第四支杆,所述第四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环连接,且所述第四支杆可以沿所述第一支杆在水平面内转动。优选的,所述支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可拆卸铰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支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支杆连接锁,所述第一支杆顶端与所述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为0.5m?1.5m,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设置有悬挂环,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器。本专利技术在管道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前提下,利用第一支杆上的支杆连接锁将第一支杆与第三支杆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形成一个闭合的框架,再利用第三支杆上的第一紧固器和支托板将这个闭合的框架紧紧地套装在管道上,将第一支杆顶端与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5m?1.5m,满足安全带高挂低用的操作规定,当检修时将安全带悬挂在第一支杆顶端的悬挂环上即可,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提供既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又具有能够快速拆装、经济性较高、方便携带等特点的安全带悬挂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托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支杆与第三支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紧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第一支杆,2支托板,3第二支杆,4第三支杆,5支杆连接锁,6悬挂环,7第一紧固器,71紧固板,72支座管,73手轮,74丝杆,8第二紧固器,9第三紧固器,10第四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托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支杆与第三支杆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紧固器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支杆1、支托板2、第二支杆3和第三支杆4,支托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I和第二支杆3的底端相连,第一支杆I上设置有支杆连接锁5,第一支杆I顶端与支杆连接锁5之间的距离为0.5m?1.5m,第一支杆I的顶端设置有悬挂环6,第二支杆3与第三支杆4活动连接,第三支杆4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器7。本专利技术在管道可以承受一定重量的前提下,利用第一支杆I上的支杆连接锁5将第一支杆I与第三支杆4连接在一起,使得第一支杆1、支托板2、第二支杆3和第三支杆4形成一个闭合的框架,再利用第三支杆4上的第一紧固器7和支托板2将这个闭合的框架紧紧地套装在管道上,将第一支杆I顶端与支杆连接锁5之间的距离设定为0.5m?1.5m,满足安全带高挂低用的操作规定,当检修时将安全带悬挂在第一支杆I顶端的悬挂环6上即可,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提供既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又具有能够快速拆装、经济性较高、方便携带等特点的安全带悬挂点。本专利技术对第一支杆1、第二支杆3和第三支杆4的材质及外形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支杆即可,优选为钢棍,所述钢棍必须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承受第一紧固器7的紧固力而不至于弯曲变形。支托板2可以是横截面与纵截面都是直线的钢板,优选的,为横截面为圆弧形的钢板,支托板2的曲率与管道的曲率相同或者适当小于管道的曲率,保证了紧固后支托板2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一步的,为了增大支托板2与管道之间的摩擦力,且避免硬度较高的钢板对管道表面造成损伤,在支托板2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本专利技术对防滑垫的类型及材质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防滑垫即可。支托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I和第二支杆3的底端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优选的,为了当支托板2的曲率小于管道外壁的曲率导致支托板2与管道接触不良时,更换另外一个曲率大于管道外壁的支托板2,支托板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I和第二支杆3的底端可拆卸铰接连接,从而实现支托板2进行快速换装。第二支杆3与第三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支托板、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支托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支杆连接锁,所述第一支杆顶端与所述支杆连接锁之间的距离为0.5m~1.5m,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设置有悬挂环,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三支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杆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超,李训智,杨勇,宿国宝,贾国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