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泉发专利>正文

襟翼舵传动装置及襟翼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77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连杆式,包括副舵杆、销轴、连杆、定位短轴和摇臂,连杆的一端与定位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销轴,摇臂的一端与销轴相连,另一端与副舵杆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不但有效提高舵效,而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襟翼舵,所述襟翼舵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所述襟翼舵的舵效高,操纵性能好,不易损坏,适用可靠,能够有效应用于船舶中,提高穿船舶的营运能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及襟翼舵,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杆式襟翼舵传动装置及襟翼舵。
技术介绍
襟翼舵是将舵叶做成母舵和子舵两部分,当母舵转动一个角度α时,子舵跟随母舵转动同时,借助传动装置自转,从而相对主舵再转动另一个角度β,从而提高舵效。因此传动装置对襟翼舵的舵效有直接影响。中国专利号92220232.X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它是将母舵与子舵的传动通过带锥度的子舵轴与带锥孔的焊接于子舵叶上的锥孔座上进行,但是这种传动装置带动子舵相对于母舵的转角比比较小,因此不能有效提高舵效。中国专利号00265913.1公开的摆杆式传动装置中,通过连杆的转动直接带动固定在子舵顶部的摆杆,从而使子舵转动,但是这种带动子舵相对于母舵的转角比比较小,并且传动装置没有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因此当子舵所受扭矩超出设计的安全值,可能导致传动装置受到损伤。因此需要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该装置不但有效提高舵效,而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还需要一种襟翼舵,该襟翼舵的舵效高,操纵性能好,不易损坏,使用可靠,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船舶中,提高船舶的营运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该装置不但有效提高舵效,而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襟翼舵,该襟翼舵的舵效高,操纵性能好,不易损坏,使用可靠,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船舶中,提高船舶的营运能力。本技术提供的襟翼舵传动装置是一种连杆式传动装置,包括副舵杆、销轴、连杆、定位短轴和摇臂,连杆的一端连接在定位短轴上,另一端连接销轴,摇臂的一端与销轴相连,另一端与副舵杆连接。在本技术的襟翼舵传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绕定位短轴转动,通过销轴带动摇臂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副舵杆转动。在本技术的襟翼舵传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过载保护装置,安装在副舵杆上。在本技术的襟翼舵传动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罩,将整个传动装置密闭在其中。本技术提供的襟翼舵由母舵、舵杆、子舵、上铰链和下铰链、舵杆套筒以及上述襟翼舵传动装置构成,所述舵杆套筒连接在船体上,并套在所述舵杆外部,舵杆连接在舵机上,母舵与舵杆连接,子舵通过上铰链和下铰链与母舵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副舵杆、销轴、连杆、定位短轴和摇臂,定位短轴通过固定装置与舵杆套筒相连,连杆的一端连接在定位短轴上,另一端连接销轴,摇臂的一端与销轴相连,另一端与副舵杆连接,副舵杆通过连接装置与子舵相连。在本技术的襟翼舵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母舵在舵杆的带动下转动一个角度时,子舵在上铰链和下铰链的作用下也随舵杆转动,同时,连杆又绕定位短轴转动,并通过销轴带动摇臂转动,从而带动副舵杆转动,因此子舵也随之转动并且相对于母舵又转动了另一个角度。在本技术的襟翼舵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为法兰螺栓,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耳板。本技术的襟翼舵传动装置提高了舵效,不易受损,且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且安全可靠。本技术的襟翼舵舵效高,操纵性能好,能够有效的应用于船舶中,提高船舶的营运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对本技术进行各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都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的襟翼舵包括母舵1、舵杆2、子舵3、上铰链4和下铰链5、舵杆套筒13以及传动装置100,舵杆2与舵机连接,其上部套有舵杆套筒13,舵杆套筒13与船体连接(图中未示出),母舵1与舵杆2连接,,子舵3通过上铰链4和下铰链5与母舵1连接,所述传动装置100分别通过其连接装置6与子舵3连接,以及通过其固定装置12与舵杆套筒13连接。当母舵1在舵杆2的带动下转动α角时,通过上铰链4和下铰链5也带动子舵3随之转动α角,同时传动装置100带动子舵3相对于母舵又转动β角,因此,当母舵转动α角时,子舵转动α+β角,使原来的舵机翼剖面(拱度为零)变成不对称的带拱度的机翼剖面,从而迫使水流改变流向,提高舵升力,增大转船力矩,改善船舶的操纵性能。本技术的襟翼舵的传动装置100外面还可以选择性地罩有密封罩14,将整个传动装置罩在其中,避免水中漂浮物可能对其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护传动装置。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的传动装置100为连杆式,其定位短轴11一侧通过固定装置12连接到舵杆套筒13,另一侧连接连杆10,且连杆10能够绕其转动,连杆10的另一端连接销轴9,摇臂15的一端与销轴9连接并能够通过销轴9转动,摇臂15的另一端连接在副舵杆7上,副舵杆7通过连接装置6与子舵3相连。因此,当连杆10绕定位短轴转动时,与之相连的销轴9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在销轴9上的摇臂15转动,使得连接在摇臂15上的副舵杆7也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与副舵杆7连接的子舵3的转动。副舵杆7上还装有过载保护装置8,当子舵3所受的扭矩超出设计的安全值时,所述的过载保护装置8与副舵杆7产生相对转动,从而避免连杆10、摇臂15、定位短轴11受损伤。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装置6为法兰螺栓连接,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为固定耳板,当然也可以选择例如铰链等其他连接或固定方式,均落入本技术的范围。传动装置100外面还可以选择性地罩有密封罩14,用于保护整个传动装置,避免水中漂浮物对传动装置造成的损伤。当母舵1在舵杆2的带动下转动α角时,子舵3在上下铰链的作用下也随舵杆2转动α角,与此同时,连杆10又绕定位短轴11转动,使得销轴9也随之转动,于是带动摇臂15的转动,从而带动副舵杆7转动β角,由于副舵杆7连接在子舵3上,从而子舵3又转动了β角,结果子舵转动了α+β角,使原来对称的舵机翼剖面(拱度为零)变成不对称的带拱度的机翼剖面。因此,增大舵角提高舵效,并改善船舶的操纵性能。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襟翼舵传动装置俯视图。图中,定位短轴11通过固定装置12固定在舵杆套筒13之上,连杆10的一端连接定位短轴11,另一端与销轴9连接,摇臂15的一端与销轴9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副舵杆7上。当连杆10绕定位短轴11转过一定角度时,销轴9也随之转过一定角度,由于连杆10与摇臂15的夹角发生改变,因此摇臂15也转过一定角度,从而带动与之相连的副舵杆7转动。由于副舵杆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子舵上,从而带动子舵相对于母舵又转动了一个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连杆式,包括副舵杆(7)、销轴(9)、连杆(10)、定位短轴(11)和摇臂(15),连杆(10)的一端连接在定位短轴(11)上,另一端连接销轴(9),摇臂(15)的一端与销轴(9)相连,另一端与副舵杆(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10)绕定位短轴(11)转动,通过销轴(9)带动摇臂(15)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副舵杆(7)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过载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襟翼舵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连杆式,包括副舵杆(7)、销轴(9)、连杆(10)、定位短轴(11)和摇臂(15),连杆(10)的一端连接在定位短轴(11)上,另一端连接销轴(9),摇臂(15)的一端与销轴(9)相连,另一端与副舵杆(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泉发
申请(专利权)人:宋泉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