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海强专利>正文

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676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外壳体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外壳体内设有一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一电机,所述滚筒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进水腔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该卡槽环绕进水腔一圈,所述进水腔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正对出水管的外壳体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使用,将出水环安装于树根一圈,将注水管插入泥土内,插杆插于泥土内,此时电机转动,带动滚筒转动,将水通过出水管甩入出水腔内,由排水管及软管将水排入插杆内,实现灌溉,结构简单,灌溉均匀,大大降低了成本,有效利用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外壳体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外壳体内设有一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一电机,所述滚筒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进水腔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该卡槽环绕进水腔一圈,所述进水腔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正对出水管的外壳体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本技术主要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使用,将出水环安装于树根一圈,将注水管插入泥土内,插杆插于泥土内,此时电机转动,带动滚筒转动,将水通过出水管甩入出水腔内,由排水管及软管将水排入插杆内,实现灌溉,结构简单,灌溉均匀,大大降低了成本,有效利用了水资源。【专利说明】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绿化园中需要对树木进行灌溉,现有的灌溉技术,由于装置设计的不够合理,在灌溉时,大部分的水分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灌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灌溉均匀,大大降低了成本,有效利用了水资源的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外壳体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外壳体内设有一滚筒,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一电机,电机轴垂直朝上,电机轴的一端连接滚筒的底部,所述滚筒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进水腔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该卡槽环绕进水腔一圈,所述进水腔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正对出水管的外壳体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由一顶板和一底板组成,所述顶板包括一横板和一斜板,斜板向上倾斜,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出水腔内,所述出水腔环绕外壳体内部一圈,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位于外壳体外部,排水管环绕外壳体一圈,每根排水管均通过一软管接一插杆,软管通过一连接头与排水管连接,所述插杆内为空心结构,环绕插杆一圈设有一出水环,出水环内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与插杆内部相通,出水环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环与插杆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内部呈空心结构,连杆的一端与插杆相通,连杆的另一端与出水环内的通道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底部均接一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与出水环内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的底部为圆锥结构,所述出水环的三分之二处设有一开口,整个出水环呈开口结构,开口端两端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的进水腔内接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头部设有一圆形金属卡片,该金属卡片设置于进水腔内侧壁卡槽内,金属卡片中间与进水管相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用于园林植物的灌溉使用,将出水环安装于树根一圈,将注水管插入泥土内,插杆插于泥土内,此时电机转动,带动滚筒转动,将水通过出水管甩入出水腔内,由排水管及软管将水排入插杆内,实现灌溉,结构简单,灌溉均匀,大大降低了成本,有效利用了水资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2为卡槽,3为滚筒,4为金属卡片,5为进水管,6为电机,7为排水管,8为外壳体,9为连接头,10为软管,11为出水环,16为插杆,17为连杆,18为注水管,19为横板,20为斜板,21为底板,22为出水管,23为电机轴,24为进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包括一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外壳体8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外壳体8内设有一滚筒3,所述外壳体8的底部安装一电机6,电机轴23垂直朝上,电机轴23的一端连接滚筒3的底部,所述滚筒3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24,进水腔24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2,该卡槽2环绕进水腔24 —圈,所述进水腔24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22,正对出水管22的外壳体8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由一顶板和一底板21组成,所述顶板包括一横板19和一斜板20,斜板20向上倾斜,所述出水管22的出水口位于出水腔内,所述出水腔环绕外壳体内部一圈,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7,排水管7另一端位于外壳体外部,排水管7环绕外壳体8 —圈,每根排水管7均通过一软管10接一插杆16,软管10通过一连接头9与排水管7连接,所述插杆16内为空心结构,环绕插杆16—圈设有一出水环11,出水环11内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与插杆16内部相通,出水环11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环11与插杆16间通过连杆17连接,连杆17内部呈空心结构,连杆17的一端与插杆16相通,连杆17的另一端与出水环11内的通道相通。 如图1所示,出水口底部均接一注水管18,所述注水管18与出水环11内相通。 如图1所示,插杆16的底部为圆锥结构,所述出水环的三分之二处设有一开口,整个出水环呈开口结构,开口端两端密封。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滚筒3的进水腔内接一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头部设有一圆形金属卡片4,该金属卡片4设置于进水腔内侧壁卡槽2内,金属卡片4中间与进水管5相通。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出水环安装于树根一圈,将注水管插入泥土内,插杆插于泥土内,此时电机转动,带动滚筒转动,将水通过出水管甩入出水腔内,由排水管及软管将水排入插杆内,实现灌溉。【权利要求】1.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夕卜壳体(8)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夕卜壳体(8)内设有一滚筒(3),所述外壳体(8)的底部安装一电机(6),电机(6)的电机轴(23)垂直朝上,电机轴(23)的一端连接滚筒(3)的底部,所述滚筒(3)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24),进水腔(24)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2),该卡槽(2)环绕进水腔(24) —圈,所述进水腔(24)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22),正对出水管(22)的外壳体(8)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由一顶板和一底板(21)组成,所述顶板包括一横板(19)和一斜板(20),斜板(20)向上倾斜,所述出水管(22)的出水口位于出水腔内,所述出水腔环绕外壳体(8)内部一圈,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7),排水管(7)另一端位于外壳体(8)外部,每根排水管(7)均通过一软管(10)接一插杆(16),软管(10)通过一连接头(9)与排水管(7)连接,所述插杆(16)内为空心结构,环绕插杆(16) —圈设有一出水环(11),出水环(11)内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与插杆(16)内部相通,出水环(11)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环(11)与插杆(16)间通过连杆(17)连接,连杆(17)内部呈空心结构,连杆(17)的一端与插杆(16)相通,连杆(17)的另一端与出水环(11)内的通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底部均接一注水管(18),所述注水管(18)与出水环(11)内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6)的底部为圆锥结构,所述出水环(11)的三分之二处设有一开口,整个出水环(11)呈开口结构,开口端两端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灌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为一圆柱空心结构,外壳体(8)的上端与外界相通,外壳体(8)内设有一滚筒(3),所述外壳体(8)的底部安装一电机(6),电机(6)的电机轴(23)垂直朝上,电机轴(23)的一端连接滚筒(3)的底部,所述滚筒(3)的开口端设置一进水腔(24),进水腔(24)的内侧壁上端设有一卡槽(2),该卡槽(2)环绕进水腔(24)一圈,所述进水腔(24)的底部连接一个以上的出水管(22),正对出水管(22)的外壳体(8)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由一顶板和一底板(21)组成,所述顶板包括一横板(19)和一斜板(20),斜板(20)向上倾斜,所述出水管(22)的出水口位于出水腔内,所述出水腔环绕外壳体(8)内部一圈,所述出水腔的外侧接一个以上的排水管(7),排水管(7)另一端位于外壳体(8)外部,每根排水管(7)均通过一软管(10)接一插杆(16),软管(10)通过一连接头(9)与排水管(7)连接,所述插杆(16)内为空心结构,环绕插杆(16)一圈设有一出水环(11),出水环(11)内部设有一通道,该通道与插杆(16)内部相通,出水环(11)的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环(11)与插杆(16)间通过连杆(17)连接,连杆(17)内部呈空心结构,连杆(17)的一端与插杆(16)相通,连杆(17)的另一端与出水环(11)内的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海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