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8580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底壳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道;风道盖板,盖设在至少两个风道上,风道盖板上具有与每个风道对应的导流口;至少两个离心风机,分别设置于一个风道内,并与相应的导流口相对设置;蒸发器,设置在风道盖板的远离底壳的一侧,每个导流口均与蒸发器相对设置。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多个风道,每个风道中设置一个风机,多个风机用于换热单元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风量不足制约空调制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分体式空调器多采用贯流式风道系统,而少有的采用离心式风道系统的挂壁式空调器,多采用单离心风机,风量有限制约空调器的制冷、制热能力的提升,同时整机厚重,存在诸多不足,影响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无法满足因风量有限而制约空调制冷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底壳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道;风道盖板,盖设在至少两个风道上,风道盖板上具有与每个风道对应的导流口 ;至少两个离心风机,分别设置于一个风道内,并与相应的导流口相对设置;蒸发器,设置在风道盖板的远离底壳的一侧,每个导流口均与蒸发器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离心风机具有导流圈,导流圈上形成有与导流口相对的进风口,沿导流口的边缘形成有用于防漏风的凸缘,凸缘延伸至进风口内。进一步地,离心风机具有导流圈,导流圈上形成有与导流口相对的进风口,沿进风口的周向形成有向风道盖板凸出的环形的挡风凸沿,沿导流口的周向形成有与挡风凸沿相适配的防漏风凹槽。进一步地,离心风机包括:导流圈;叶体板,与导流圈间隔设置,叶体板上形成有向导流圈方向凸出的用于罩设风机电机的轮毂;多个风叶,均安装在导流圈和叶体板之间,多个风叶沿轮毂的周向布置。进一步地,风道盖板的朝向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沿风道的侧边延伸的立板,立板与风道的侧壁搭接。进一步地,风道盖板的朝向底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蒸发器的支撑筋。进一步地,每个风道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不同。进一步地,风道的两个出风口中的一个形成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上部,另一个形成在空调器室内机的下部。进一步地,还包括前面板,前面板设置在蒸发器的背对底壳的一侧,前面板可向前推出地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前面板和蒸发器之间的面板体,面板体包括框架和罩设在框架上的过滤网。进一步地,沿前面板的边沿连接有格栅,格栅与前面板随动设置。进一步地,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罩设多个导流口 ;或,蒸发器包括第二换热器,每个导流口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换热器。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承载蒸发器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蒸发器相适配的安置槽,在安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承载蒸发器的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有泄水槽。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承载蒸发器的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蒸发器相适配的安置槽,安置槽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蒸发器的支撑立板,支撑立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板段。进一步地,底座连接在风道盖板上,并位于风道盖板的背对底壳的一侧。进一步地,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底边框,设置在蒸发器本体的下方,底边框上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进一步地,多个排水孔分为多排排水孔,相邻的两排的排水孔交错设置。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与第一风道相邻的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设置有电器盒安装部。进一步地,第一风道第一端的靠近第二风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上蜗舌,第二风道第一端的靠近第一风道一侧形成有第二上蜗舌,第一上蜗舌和第二上蜗舌分别位于电器盒安装部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由电器盒安装部向电器盒安装部两侧延伸的第一走线通道。进一步地,第一走线通道形成在风道盖板的背对底壳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走线通道,第二走线通道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并沿风道延伸。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走线通道和第四走线通道,第三走线通道由第二走线通道向第一风道内的离心风机延伸,第四走线通道由第二走线通道向第二风道内的离心风机延伸。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室内机具有多个风道,每个风道中设置一个风机,多个风机用于换热单元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风量不足而制约空调制冷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P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离心风机的结构不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a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离心风机的离心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安装在底壳上的离心风机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盖板和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0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和风道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底壳、风道盖板和离心风机安装在一起后的结构不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了图16中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8示出了图1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0示出了图19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0a示出了图20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面板体和前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驱动结构和进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2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未推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被推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5示出了图2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前面板被推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开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以及图28示出了图27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关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壳;11、风道;lla、第一侧壁;llb、第二侧壁;111、第一风道;112、第二风道;121、上出风口 ;122、下出风口 ;1211、第一上出风口 ;1212、第二上出风口 ;1221、第一下出风口 ;1222、第二下出风口 ;13、电器盒安装部;131、电器盒;1321、第二走线通道;1322、第三走线通道;1323、第四走线通道;133、第一盖板;1331、第一连接部;1332、第二连接部;134、第二盖板;1341、第三连接部;1342、第四连接部;14、电机散热孔;151、第一上蜗舌;152、第二上蜗舌;153、第一下蜗舌;154、第二下蜗舌;16、扫风机构;161、第一上扫风机构;162、第二上扫风机构;163、第一下扫风机构;164、第二下扫风机构;171、上导风板;173、下导风板;181、风道底面;1821、安装凹槽底面;1822、安装凹槽侧壁;2、风道盖板;21、导流口 ;211、第一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风道(11);风道盖板(2),盖设在所述至少两个风道(11)上,所述风道盖板(2)上具有与每个所述风道(11)对应的导流口(21);至少两个离心风机(3),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风道(11)内,并与相应的所述导流口(21)相对设置;蒸发器(4),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2)的远离所述底壳(1)的一侧,每个所述导流口(21)均与所述蒸发器(4)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波彭伟威张长春李松杨检群梁勇超游俊雄熊华祥廖岸辉徐远炬刘宝宝谭宋平吴秀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