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日常用品,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
技术介绍
在坐具当中,马扎是最早出现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凳子按材料通常可分为竹凳、木凳、石凳、塑料凳、玻璃凳,绝缘凳等,以塑料凳为例,塑料凳以其质轻、方便、价格等优势,使用最广泛,每年的用量也大,现有塑料凳一般包括凳面和四个凳脚,该四个凳脚和凳面为一体成型,在使用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凳体质轻,在受到外力不小心触碰后,容易偏动,不够平稳,而且在黑暗环境中,不方便寻找其所处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塑料凳在受到外力不小心触碰后,容易偏动以及不方便寻找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包括凳面和四个凳脚,该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易偏移的塑料凳,包括凳面和四个凳脚,该四个凳脚和凳面为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负重块,该四个负重块分别对应地装设于四个凳脚的内侧壁上,每个负重块为外包有橡胶层的负重铁块;所述凳面上表面设有荧光片。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