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风险评估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核电厂概率风险评估技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对于包括地震和外部水淹在内的单一内、外部灾害,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导则和标准,如ASME/ANS Ra-Sa-2009,ERPI TR-1002989等。对于地震和外部水淹等对于核电厂有整体性影响的单一外部灾害,风险评估的过程一般分为危险性分析、易损度评价和系统分析(响应分析)三部分。在福岛核事故之前,对于核电厂外部灾害叠加情形的风险评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地震叠加外部水淹等灾害叠加情形的风险评估并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成熟的技术方法,而福岛核事故正是由于地震叠加海啸导致了堆芯损坏和放射性大规模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的核电厂概率风险评估技术只能针对单一外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无法反应出核电厂外部灾害叠加情形对核电厂风险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核电厂地震响应分析及定量化:通过故障树/事件树方法分析核电厂地震下响应情况,包括地震是否会导致核电厂发生堆芯损坏的事件发生、核电厂主要缓解系统的地震影响;建立地震前端树模型,定量化得到地震强度a下地震直接导致堆芯损坏事故序列的发生频率CDF1(a)、地震非直接导致堆芯损坏的地震损伤态事故序列的发生频率SDSF(a);S200、核电厂厂址地震导致外部水淹发生频率分析: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核电厂厂址地震导致外部水淹发生频率F(a,h):F(a,h)=F(a)·D(a,h)·f(a,h)公式中,F(a)表示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S100、核电厂地震响应分析及定量化:通过故障树/事件树方法分析核电
厂地震下响应情况,包括地震是否会导致核电厂发生堆芯损坏的事件发生、
核电厂主要缓解系统的地震影响;建立地震前端树模型,定量化得到地震强
度a下地震直接导致堆芯损坏事故序列的发生频率CDF1(a)、地震非直接导
致堆芯损坏的地震损伤态事故序列的发生频率SDSF(a);
S200、核电厂厂址地震导致外部水淹发生频率分析: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核电厂厂址地震导致外部水淹发生频率F(a,h):
F(a,h)=F(a)·D(a,h)·f(a,h)
公式中,
F(a)表示地震强度a的发生频率;
D(a,h)表示地震强度a下外部水淹高度h发生的条件概率;
f(a,h)表示地震强度a叠加外部水淹高度h下电厂防护堤的条件失效概
率;
然后,定量化得到地震损伤态事故序列叠加外部水淹发生的频率
SDSF(a,h),公式如下:
SDSF(a,h)=SDSF(a)·F(a,h);
S300、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情形响应分析及定量化:在地震损伤态
事故序列叠加外部水淹发生的基础上建立外部水淹前端树模型,得到地震叠
加外部水淹前端树模型;定量化得到地震叠加外部水淹直接导致堆芯损坏事
故序列的发生频率CDF2(a,h)、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非直接导致堆芯损坏的地震
叠加外部水淹损伤态事故序列的发生频率SFDSF(a,h);
S400、计算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风险:在地震叠加外部水淹损伤态
事故序列基础上联接电厂的内部事件模型,定量化得到SFDS序列导致的堆芯
损坏频率CDF3(a,h),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地震强度a、外部水淹高度h下核电厂
\t总的堆芯损坏频率CDF总(a,h):
CDF总(a,h)=CDF1(a)+CDF2(a,h)+CDF3(a,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地震叠加外部水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之前还包括:
S150、核电厂厂址地震导致外部水淹情形识别:根据厂址特点,选择地
震叠加的外部水淹情形,所述外部水淹情形包括天文潮、风暴潮、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杨建峰,王伟金,郭建兵,陈捷飞,黄乾,杨志超,王晗丁,冯丙辰,王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