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经雄专利>正文

一种游泳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92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游泳救生器,供游泳者在发生不测情况时用于自救。它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圆柱体形状。游泳时,将本救生器用适当的腰带固定在腰间,以备紧急时应用。与目前常见的供游泳使用的水中救生器(充气式橡胶救生圈、充气式救生衣或内置泡沫塑料救生衣等)相比,本救生器在水中的阻力较小,不影响游泳的速度,且更安全可靠。危急时,将手轮11转动90度,螺杆12的丁字头从旋盖22的下部向上脱出,上壳体2和下壳体1相互脱开。通过软管16和单向阀15向内吹气,使内胆4膨胀伸长,外胆3同时伸长并保护内胆。细钢丝绳21限制最大张开度。救生器产生的浮力使游泳者不致溺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游泳救生器,它属于救生器具领域。 二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供游泳者使用的水中救生器有充气式橡胶救生圈、充气式救生衣或内置软木(或泡沫塑料)的救生衣等。这些器具可使人浮在水面,不致溺水,但在水中的阻力较大,影响游泳的速度。三、本技术的内容介绍本游泳救生器供在江河湖海的游泳者在发生不测情况时(例如抽筋或接近精疲力尽时)用于自救。本游泳救生器的主要部分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圆柱体形状。游泳时,游泳者将呈闭合状态的本救生器用适当的腰带固定在腰间(可处在腹前或背后),以备紧急时应用。四附图说明请参见说明书附图。图1和图2分别为本游泳救生器的总装图和张开时的截面图。图3、图4分别是螺杆和旋盖的零件图,用以进一步说明工作原理。五具体实施方式现主要通过图1来说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游泳救生器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平圆柱体形状(请参见图1)。下壳体1、上壳体2以及上盖7、旋盖22均是用比重相对较轻、强度较好的工程塑料制成。利用螺母10、螺杆12,通过上盖7、旋盖22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紧密地压紧在一起。橡胶垫片18、6以及密封圈14均起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上下壳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胆4和外胆3均呈薄壁圆筒状。内胆用橡胶或乳胶制成,其外形轮廓做成波浪形,以便伸缩和充气膨胀。外胆用尼龙一类材料制成,其外形轮廓做成可折叠形,以便伸缩。外胆同时起保护内胆的作用。内胆和外胆的上、下端面均由两压紧圈19分别固定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内端面上。手轮11呈五角星形(亦由塑料制成),内有螺孔。它在螺杆12的上部与螺母10互相拧紧,并籍助两个紧定螺钉13使之互相固定在一起。螺杆12的下部(大头端)被两个相距4毫米的平行平面截成丁字形头部(见图3,供参考)。旋盖22的上端有一宽为4.4毫米的长形孔(见图4,供参考),允许螺杆12的丁字头穿过。将螺杆的丁字头自上而下穿过旋盖12的长形孔后,再使其转过90度,即被旋盖的下部卡住。必须将螺杆12再旋转90度(顺、逆时针方向均可)它方能从旋盖的长形孔中退出(这种固定和脱开的方式有点类似插入型灯泡的灯头和灯座之间的连接)。压缩弹簧8和档圈24使螺杆12在上壳体中始终处于一定的相对位置。细钢丝绳21的作用是当救生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细钢丝绳呈自由弯曲状态;当上、下外壳脱开,内、外胆被拉长时,细钢丝绳被拉直,从而限制了上、下壳体之间的最大张开度(请参见图2)。气塞组件5的作用是当把救生器从开启状态压缩到闭合状态时,需要排出内、外胆之间的少量空气。这时拧掉气塞组件的螺帽及其内部的螺钉,便可让空气通过和排出。在使上、下壳体闭合并固定后,再把气塞组件的螺钉和螺帽拧紧,保持密封。进气阀组件15是一个单向阀(有些类似自行车内胎的进气阀)。通过它可向内胆4充气(拧松其螺帽接头,便可放气)。16是塑料软管(长度约40公分)。游泳时,将此软管的自由端夹在腰带的专门搭扣上。游泳者下水游泳前,先把塞子17从塑料软管的端头拔下,用充气装置(或用口吹)使内胆中保留有一个不太大的正压力(约为20至30厘米水柱),从而始终使上、下壳体有自然张开的倾向,然后再把塞子塞上。当游泳者遇到不测情况时,用手拧动救生器的手轮11,使螺杆12转动90度(顺、逆时针方向均可),螺杆的大头便从旋盖的长型孔中滑出,上、下壳体开始张开。此时从腰带上拉下塑料软管16的自由端,咬下塞子17,向软管内吹气,内胆便会继续充气,直至救生器张开到最大开度。救生器产生的浮力可使游泳者不至于下沉,使其头部始终露出水面而不致溺水。然后便可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这种救生器可以制成大、中、小不同的规格,以适应不同身材人员的需要。如在腰带的腹部和背部各佩带一个救生器,则救生效果更佳。由于处在腰腹部位,不会妨碍游泳动作。而且,在闭合时其浮力稍大于自重,能使游泳较为轻松。本救生器制成兼有内胆和外胆的形式,外胆对内胆起保护作用。而且,即使两者之一因意外破损,也不会影响救生作用,所以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游泳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平圆柱体形状,主要由下壳体(1)、上壳体体(2)以及上盖(7)、旋盖(22)等组成一个封闭的扁平空心圆柱体,利用螺母(10)、螺杆(12),通过上盖(7)、旋盖(22)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紧密地压紧在一起;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有内胆(4)和外胆(3),均呈圆筒状,内胆用橡胶或乳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外形做成波浪形,外胆用尼龙等材料做成可折叠的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有一手轮固定在螺杆(12)的上部,螺杆(12)以其下端的丁字形头部,穿过旋盖(22)的长形孔并被卡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内部有两根控制张开度的细钢丝绳(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救生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的外端面有两个小的凸起,内有穿腰带的细缝。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游泳救生器,供游泳者在发生不测情况时用于自救。它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圆柱体形状。游泳时,将本救生器用适当的腰带固定在腰间,以备紧急时应用。与目前常见的供游泳使用的水中救生器(充气式橡胶救生圈、充气式救生衣或内置泡沫塑料救生衣等)相比,本救生器在水中的阻力较小,不影响游泳的速度,且更安全可靠。危急时,将手轮11转动90度,螺杆12的丁字头从旋盖22的下部向上脱出,上壳体2和下壳体1相互脱开。通过软管16和单向阀15向内吹气,使内胆4膨胀伸长,外胆3同时伸长并保护内胆。细钢丝绳21限制最大张开度。救生器产生的浮力使游泳者不致溺水。文档编号B63C9/15GK2557420SQ0125393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曾经雄 申请人:曾经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泳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呈可开合的空心扁平圆柱体形状,主要由下壳体(1)、上壳体(2)以及上盖(7)、旋盖(22)等组成一个封闭的扁平空心圆柱体,利用螺母(10)、螺杆(12),通过上盖(7)、旋盖(22)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紧密地压紧在一起;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有内胆(4)和外胆(3),均呈圆筒状,内胆用橡胶或乳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外形做成波浪形,外胆用尼龙等材料做成可折叠的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经雄
申请(专利权)人:曾经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