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邓彬专利>正文

自动充气游泳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76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充气游泳圈由二端开放的内装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气室和与之以软导管相连的装有柠檬酸的小室组成,导管带有夹紧件,气室设有气嘴,环形两端以连接件扣接。本游泳圈作为备用的救生器具,以未充气状态佩带于腰部,当在水中遇意外情况时,拉去导管上的夹紧件,按压小室,柠檬酸即流入气室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气室迅速膨胀充气,达到遇险自救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游泳圈。游泳圈多为初泳者使用,对于已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来说,庞大的游泳圈有碍于游泳的乐趣,一般都不愿备带,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往往因不能自救而造成不必要的死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充气的游泳圈,既不妨碍正常情况下游泳的乐趣,又能在遇到意外时在水中快速充气自救,确保安全。本技术游泳圈由一个两端开放的装有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环形气室和一个与之以软导管相通的装有柠檬酸的小室组成,导管带有夹紧件,气室设有气嘴,环形两端以连接件扣接。当松开夹紧件,使小室内的柠檬酸通过导管流入环形气室内,柠檬酸即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此时气室迅速自动充气而鼓起。本游泳圈以未充气状态备戴于腰部,入水后如遇紧急情况,只需拉去夹紧件,按压小室即可迅速充气。本技术游泳圈备戴方便,正常情况下不妨碍游泳的乐趣,紧急状况下可在水下快速自动充气,十分安全,对初学游泳者还可直接从气嘴吹气,与一般游泳圈作用相同。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1是本自动充气游泳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如图1、图2实施例,本游泳圈由一个环形气室1和小室5组成,环形气室设有气嘴2,小室通过软导管8可与气室的接口9连接相通,导管上有夹紧件6,不需要充气时,夹紧件使导管断路。环形气室的两端均伸出一段连接带3,带上以尼龙搭扣4为连接件。游泳圈设有与气室外壁相连的收藏翼7(见图1、2),翼端设有连接件10(本实施例中为尼龙搭扣),游泳圈不用时可折叠入收藏翼内,扣上两翼的尼龙搭扣即成带状,便于携带及收藏。收藏翼7与连接带3可连成一体。本游泳圈使用过程如下从气嘴2向气室1灌入100克50%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从导管8向小室5内灌入50克柠檬酸,关闭气嘴2,用夹紧件夹紧导管8,再将导管的另一端与气室连接,但二者因夹紧件的作用互不相通。使用者将以上游泳圈裹围在腰上,用连接件将环形两端连接固定,即可入水游泳,遇紧急情况时,使用者只需拉开夹紧件,用手按压小室,使柠檬酸通过导管进入气室与碳酸氢钠迅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自动使气室膨胀充气,即可使遇险者脱离危险。权利要求1.自动充气游泳圈,其特征是由一个两端开放的装有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环形气室1和一个与之以软导管8相连的装有柠檬酸的小室5组成,导管带有夹带件6,气室设有气嘴2,环形两端以连接件4扣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游泳圈,其特征是设有与气室1的外壁相连的收藏翼7,翼端设有连接件10。专利摘要自动充气游泳圈由二端开放的内装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气室和与之以软导管相连的装有柠檬酸的小室组成,导管带有夹紧件,气室设有气嘴,环形两端以连接件扣接。本游泳圈作为备用的救生器具,以未充气状态佩带于腰部,当在水中遇意外情况时,拉去导管上的夹紧件,按压小室,柠檬酸即流入气室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气室迅速膨胀充气,达到遇险自救的目的。文档编号B63C9/18GK2140878SQ92237510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黄邓彬 申请人:黄邓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充气游泳圈,其特征是由一个两端开放的装有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环形气室1和一个与之以软导管8相连的装有柠檬酸的小室5组成,导管带有夹带件6,气室设有气嘴2,环形两端以连接件4扣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邓彬
申请(专利权)人:黄邓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