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752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壳体用以容置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且包括破孔;第一/第二连接器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以及桥接板,包括导电部与非导电部,导电部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第二连接器包括:导电弹片,其一端随着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导电部及非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第二导电端子在导电弹片接触导电部时穿出破孔,以插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件的位置变化快速切换信号传输装置的操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尤指一种结合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用以便利地将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其他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型手机除了接听电话与收发短信的功能外,还可安装多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供使用者赏玩。若使用者长时间地操作高耗能的应用程序,例如玩游戏、播放影片或者传送文件,智能型手机的内建电源通常很快就会用光电能,故携带式充电器或备用电池便为其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传统充电器是一种软排连接线,相对于智能型手机是分离式配件;常会发生要对手机充电或者要通过手机输出/接收文件时找不到充电器的困境。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将充电器结合于手机、并可兼具美型外观与操作便利的优点的设计,便为当前手机产业的目标之一。从而,需要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用以便利地将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其他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一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一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该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该壳体包含一破孔;该第一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第一连接器包含:一第一导电端子以及一桥接板;该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该桥接板包含一导电部与一非导电部,该导电部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连接器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包含:一导电弹片以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导电弹片的一端随着该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该导电部及接触到该非导电部;该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在该导电弹片接触该导电部时穿出该破孔,以插入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导电弹片接触该非导电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位于该破孔内。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壳体包含一滑轨结构。该第二连接器还包含一本体,该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本体利用该滑轨结构相对该壳体移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一开口结构。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推动件,设置于该本体且可滑动地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内。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一停止部与一第二停止部,分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两相对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本体。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二开口结构,连通该第一开口结构。该本体包含一变形部,该推动件设置于该变形部。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与该第二开口结构之间。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二开口结构,该推动件可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一端移动到该第一开口结构的另一端。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变形部受力变形时,该推动件的位置变化量实质大于该限位件的一结构高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复位组件,该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限位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转动件,可旋转地邻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旁。该转动件的一突出部伸入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转动件相对该壳体旋转,使该突出部伸入或移出该第一开口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扭力组件,设置于该转动件与该壳体之间。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致动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该致动件插入该本体的一凹陷结构,以限制该本体相对于该壳体的移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斜导结构,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端。该斜导结构滑动接触该本体使该致动件相对该壳体移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第一复位组件以及一第二复位组件。该第一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本体与该壳体,该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致动件与该壳体。本专利技术将充电/数据传输机构以保护壳形态结合在携带式电子装置上,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件的位置变化快速地切换信号传输装置的操作模式,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携带式电子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与信号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6与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图6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9为图7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10与图11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图12与图1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10'、10″、64信号传输装置12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1插槽14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1插槽16壳体18第一连接器20第二连接器22推动件24破孔26第一开口结构28第一导电端子30桥接板32导电部34非导电部36导电弹片38第二导电端子40本体401凹陷结构42滑轨结构44第一停止部46第二停止部48弹性组件50第二开口结构52限位件54变形部56复位组件58转动件60突出部62扭力组件66致动件68斜导结构70第一复位组件72第二复位组件D变形部的变形量H限位件的结构高度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与信号传输装置的示意图。信号传输装置10用来将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电连接于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以传输电能或数字数据,如图1所示。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可为智能型手机,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信号传输装置10则是套设在智能型手机上的保护壳。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还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平板计算机等,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也可为桌上型计算机等,信号传输装置10则是具有相应外观尺寸的保护壳,然而携带式电子装置可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视实际需求而定。请参阅图2至图5,图2与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10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信号传输装置10包含壳体16、第一连接器18、第二连接器20以及推动件22。壳体16主要用来容置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以提供包覆保护。此外,壳体16还可包含破孔24与第一开口结构26,分设于壳体16的不同侧面。第一连接器18固设于壳体16内。第一连接器18包含第一导电端子28以及桥接板30。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结合于信号传输装置10时,第一导电端子28随时保持在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的插槽121的状态。桥接板30包含导电部32与非导电部34。桥接板30可为印刷电路板,导电部32为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非导电部34为印刷电路板上的绝缘区域。导电部32的一端位于桥接板30的上表面,且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28。导电部32的另一端位于桥接板30的下表面,且延伸地设置在邻近非导电部34的位置。第二连接器20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6,通常来说,第二连接器20的移动行程(如第二连接器20在图2与图3所示的位置变化)实质相等于导电部32的另一端和非导电部34的间距。第二连接器20包含导电弹片36、第二导电端子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一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一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该壳体包括一破孔;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以及一桥接板,该桥接板包括一导电部与一非导电部,该导电部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端子;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的一端随着该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该导电部及接触到该非导电部;以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在该导电弹片接触该导电部时穿出该破孔,以插入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一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一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该壳体包括一破孔;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以及一桥接板,该桥接板包括一导电部与一非导电部,该导电部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端子;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的一端随着该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该导电部及接触到该非导电部;以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在该导电弹片接触该导电部时穿出该破孔,以插入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导电弹片接触该非导电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位于该破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包括一滑轨结构,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本体,该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本体利用该滑轨结构相对该壳体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一开口结构,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一推动件,该推动件设置于该本体且可滑动地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一停止部与一第二停止部,该第一停止部与该第二停止部分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两相对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推动件的位置至该第一停止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缩入该破孔,该推动件的位置至该第二停止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穿出该破孔。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本体。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二开口结构,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张守伦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