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浩专利>正文

游泳助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61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泳助学器,由鞍形气囊、气阀和固定带扣组成,鞍形气囊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分隔为三个空间,每个空间分别有一气阀。鞍形气囊的槽部置于人体前颈部,使初学游泳者头部出水,且能平卧于水面,便于运用正确的泳姿学习。鞍形气囊通过逐层排气还可调整气囊的浮力状态,使初学游泳者逐渐适应,利于较快掌握游泳技巧,该游泳助学器适合广大初学游泳者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泳助学器,属于体育用品类。目前,游泳初学者主要借助救生圈和救生衣作为学习游泳的辅助用品,但在使用中存在不少弊端,如使用救生圈时,需将其套于腋下,这样胸背部及头部垂直于水面之上,无法以正确的泳姿来学习,使用救生衣虽比前者稍好,但因其浮力大,使初学者不易掌握要领,且无渐进过程,故使用这两种器具均无良好学习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可调整浮力状态使浮力始终作用于人体的胸、颈部,便于掌握游泳要领的游泳助学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游泳助学器,由气囊、气阀和固定带扣组成,气囊呈鞍形,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将其分隔为三个空间,每个空间分别有一气阀。气囊之四个边角分别有一固定带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游泳助学器作进一步说明本附图为本技术的游泳助学器示意图,其符号表示如下1、气囊 2、气囊分层隔膜 3、气阀 4、固定带扣如图所示游泳助学器,气囊(1)呈鞍形,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2)将气囊(1)分隔为三个空间,气囊(1)的三个空间分别有一气阀(3)。气囊(1)之四个边角分别有一固定带扣(4)。将鞍形气囊之槽部置于人体前颈部,锁定固定带扣(4)即可使用,因气囊浮力只作用于胸颈部,使初学游泳者头部出水且能平卧于水面,便于运用正确的泳姿学习。随着技术的逐步掌握,可用气阀(3)排除气囊(1)之任一空间的气体,用以调整气囊的浮力,使初学者逐渐适应,直至完全摆脱浮力辅助时,即学会了游泳。本技术游泳助学器具有如下优点1、浮力作用于人体的胸、颈部,可将头部托出水面,保证初学游泳者正常呼吸不呛水。2、可使初学游泳者保持水中平卧姿态,四肢不受局限地运用正确泳姿,掌握游泳技术快捷。3、可调整气囊浮力状态,使气囊浮力始终处于勉强托出头部的临界状态,促使学习者努力领会和掌握技术要领。权利要求1.一种游泳助学器,由气囊(1)、气阀(3)和固定带扣(4)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1)呈鞍形,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2)将气囊(1)分隔为三个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助学器,其特征在于气囊(1)的三个空间分别有一气阀(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助学器,其特征在于气囊(1)之四个边角分别有一固定带扣(4)。专利摘要一种游泳助学器,由鞍形气囊、气阀和固定带扣组成,鞍形气囊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分隔为三个空间,每个空间分别有一气阀。鞍形气囊的槽部置于人体前颈部,使初学游泳者头部出水,且能平卧于水面,便于运用正确的泳姿学习。鞍形气囊通过逐层排气还可调整气囊的浮力状态,使初学游泳者逐渐适应,利于较快掌握游泳技巧,该游泳助学器适合广大初学游泳者使用。文档编号B63C9/00GK2394850SQ9921734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姜浩 申请人:姜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泳助学器,由气囊(1)、气阀(3)和固定带扣(4)组成,其特征在于气囊(1)呈鞍形,由二个气囊分层隔膜(2)将气囊(1)分隔为三个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浩
申请(专利权)人:姜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