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6440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23:43
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属于焊接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焊接电源(2)以及送丝机(5),其特征在于:在焊接电源(2)一端以及送丝机(5)一端分别设置有近端通讯装置(1)和远端通讯装置(4),近端通讯装置(1)的控制电路以及远端通讯装置(4)的控制电路同时与焊接电源(2)以及送丝机(5)之间的供电线缆相连,实现控制信号的载波通讯。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中,利用焊接系统原有的电源线代替控制线缆实现控制信号及反馈信号的载波传输,避免了因控制线缆发生故障而对焊接过程带来的各种不便,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属于焊接控制

技术介绍
埋弧焊接是应用较广的焊接方式之一,在现有的埋弧焊系统中,在焊接电源与送丝机之间设置有一条用于传递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控制线缆,以目前较为著名的林肯DC-600系列为例,该系统在焊接电源与送丝机之间需要一条额外的9芯的控制电缆实现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的传输。在现有的埋弧焊系统中,控制线缆的长度与焊接区域有关,一般为80-120m。由于在焊接系统中设置有控制线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有如下不便:(1)在焊接过程中,控制线缆由于随着焊接位置的改变而频繁在地面拖拽,容易发生破损,因而会出现短路、信号衰减等问题;(2)由于控制线缆极长及工地现场情况的复杂性,一旦控制线缆发生连接故障极难进行排查,人工成本消耗极高,直接影响了焊接质量和效率;(3)由于控制线缆较长,因此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焊接系统原有的电源线代替控制线缆实现控制信号及反馈信号的载波传输,避免了因控制线缆发生故障而对焊接过程带来的各种不便,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包括焊接电源以及送丝机,其特征在于:在焊接电源一端以及送丝机一端分别设置有近端通讯装置和远端通讯装置,近端通讯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远端通讯装置的控制电路同时与焊接电源以及送丝机之间的供电线缆相连,实现控制信号的载波通讯。优选的,所述的远端通讯装置的控制电路至少包括远控端控制器、控制数据输入模块、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控制数据输入模块与远控端控制器相连,远控端控制器通过与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双向相连实现与所述的近端通讯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优选的,在所述的远端通讯装置中还设置有存储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与所述的远控端控制器双相连接,远控端控制器与显示模块相连。优选的,所述的近端通讯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近控端控制器、近控端载波通讯模块以及控制数据输出模块,近控端控制器与近控端载波通讯模块双向相连,近控端控制器通过控制数据输出模块与焊接电源相连。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数据输入模块至少包括四路1隔离输入线、四路AD隔离输入线以及一路AD非隔离输入线,分别连接送丝机上的外接拨档旋钮、焊接参数控制旋钮以及起弧控制拨档开关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控制数据输出模块至少包括两路1隔离输入线、两路1隔离输出线、两路AD隔离输入线以及两路AD隔离输出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中,利用焊接系统原有的电源线代替控制线缆实现控制信号及反馈信号的载波传输,避免了原控制线缆因长期在地面拖拽发生破损而可能出现的短路、信号衰减等问题,提高了焊接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和材料成本。2、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的远端通讯装置中,设置有对焊接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拷贝并读取焊接数据,用于分析焊接质量,进行焊接质量控制。3、通过设置显示模块,可以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以及焊接速度参数进行显示。4、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中,远控端控制器以及近控端控制器均采用ARM平台实现,易于扩展和升级。5、通过设置远控端信号传输线和近控端信号传输线,可以适用于所有焊接系统,通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信号传输示意图。图3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远端通讯装置控制电路原理方框图。图4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近端通讯装置控制电路原理方框图。图5~6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载波传输模块电路原理图。其中:1、近端通讯装置 2、焊接电源 3、近控端信号传输线 4、远端通讯装置5、送丝机6、远控端信号传输线7、远控端载波传输线8、焊接工件9、近控端载波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图1~6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包括焊接电源2以及送丝机5,焊接电源2的供电线缆分别连接送丝机5和焊接工件8,送丝机5的输出端通过焊枪同时连接焊接工件8完成焊接。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中的焊接电源2 —端以及送丝机5 —端分别设置有近端通讯装置I和远端通讯装置4。近端通讯装置I设置有两条近控端载波传输线9以及一条多股的近控端信号传输线3,两条近控端载波传输线9分别连接焊接电源2输出端处的两条供电线缆以及近端通讯装置I内的控制电路,近控端信号传输线3连接焊接电源2内的控制板以及近端通讯装置I内的控制电路。远端通讯装置4同时设置有两条远控端载波传输线7以及一条多股的远控端信号传输线6,两条远控端载波传输线7分别连接送丝机5 —侧的两条供电线缆以及远端通讯装置4内的控制电路,远控端信号传输线6连接送丝机5内的控制输入端口以及远端通讯装置4内的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远端通讯装置4中的远控端信号传输线6包括四路1隔离输入线、四路AD隔离输入线以及一路AD非隔离输入线,分别用于连接送丝机5端原有的外接拨档旋钮、焊接参数控制旋钮以及起弧控制拨档开关,分别用于接收相对应旋钮或开关输出的:焊接模式信号、焊接参数信号以及焊机输出控制信号。远控端信号传输线6中还包括一条供电线,通过焊接电源2自身的电源实现供电。远端通讯装置4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两条远控端载波传输线7以及供电线缆以载波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传送至近端通讯装置I中。远端通讯装置4中的控制电路同时接收焊接过程中实时的电压参数、电流参数以及焊接速度参数并进行显示。近端通讯装置I的近控端信号传输线3包括两路1隔离输入线、两路1隔离输出线、两路AD隔离输入线以及两路AD隔离输出线。近端通讯装置I通过两条近控端载波传输线9将远端通讯装置4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两路1隔离输出线以及两路AD隔离输出线将控制信号送至焊接电源2中,实现对焊接电源2的控制。通过设置远端通讯装置4和近端通讯装置1,通过送丝机5与焊接电源2之间的供电线缆实现了送丝机5与焊接电源2之间控制信号的载波传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设置的控制线缆,同时避免了因设置控制线路而出现的各种弊端。如图3所示,远端通讯装置4的控制电路包括:远控端控制器、控制数据输入模块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存储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控制数据输入模块与远控端控制器相连,远控端控制器与显示模块相连,远控端控制器同时与存储模块以及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双向相连,通过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实现远控端控制器与近端通讯装置I之间的数据传输,远控端载波通讯模块通过异步串口通讯的形式与远控端控制器之间实现数据的传输。控制数据输入模块即上述的远控端信号传输线6内的四路1隔离输入线、四路AD隔离输入线以及一路AD非隔离输入线。在本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中,存储模块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电源线载波控制的埋弧焊系统,包括焊接电源(2)以及送丝机(5),其特征在于:在焊接电源(2)一端以及送丝机(5)一端分别设置有近端通讯装置(1)和远端通讯装置(4),近端通讯装置(1)的控制电路以及远端通讯装置(4)的控制电路同时与焊接电源(2)以及送丝机(5)之间的供电线缆相连,实现控制信号的载波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卿李鹏赵喜平唐元生魏家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武汉瑞成永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