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膏体灌装、插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6425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膏体灌装、插芯系统,包括模具输送线、模具灌装区和模具插芯区;所述模具输送线包括链板输送机、模具输送滚道、密辊输送机,所述模具灌装区包括料箱和支架,料箱上设置有若干个灌装头,灌装头的灌嘴设置有真空罩;模具插芯区包括第二支架、吸芯油缸、和插芯油缸;所述模具灌装区和模具插芯区的正下方的模具输送滚道上设置有定位机械手卡扣,所述定位机械手卡扣上设置有夹紧油缸。该自动膏体灌装、插芯系统,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可实现无人操作,能适应多种模具的灌装,灌装后物料与模具的口齐平,物料的精度高,误差在正负1克内,插芯时插入模具的深度在10—85mm可调,插芯的精度为正负1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膏体灌装、插芯系统
技术介绍
膏体物料灌装机是广大日化、医药、食品、农药等行业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在室温条件下,粘稠膏体物料的流动性较差,这对膏体物件灌装过程中会造成粘壁或者堵塞等困难,不利于快速高效的灌装作业。虽然现有的灌装系统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会采用一定的加热设备对粘稠膏体进行加热,但这些设备大都是敞开式的,直接将膏体暴露在空气中,这对膏体的卫生状态带来了隐患,尤其是药物类等对卫生感染状况要求较高的产品,更是不利。另外,现在的膏体灌装系统结构大都结构复杂,效率慢,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配合工作,这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不符合高效生产的现代化理念。在室温条件下,粘稠膏体物料的流动性较差,为了将膏体物料制作成一定的形状,需要在物料灌装后在模具内插入芯棒,待膏体物料凝固后,将芯棒用机械或人工抽出,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由于传统的模箱和芯棒都用钢铁或型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密封性很差,漏浆厉害,不仅浪费浆料,清理时也较麻烦,粘模严重,脱模后清模时间长,影响产量,抽心力太大,为了方便抽出,需要不停的转动或用机械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膏体灌装、插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输送线、模具灌装区和模具插芯区;所述模具输送线包括第一链板输送机、第一模具输送滚道、第一密辊输送机和第二模具输送滚道和第二密辊输送机;所述第一链板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升降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升降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模具输送滚道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模具输送滚道的输出端与第一密辊输送机相连,第二密辊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模具输送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具输送滚道的输出端与第二液压升降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升降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链板输送机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具灌装区包括一级料箱、二级料箱和第一支架,所述一级料箱的输出端与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浩陆振敏周建根罗斌刘领邓琪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邦机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