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阀结构,包括本体、电磁阀及流量控制阀;本体具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进气口及出气口之间设有煤气流道;电磁阀及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本体上,电磁阀及流量控制阀依序连接于煤气流道,流量控制阀可使用步进马达驱动,电磁阀与流量控制阀形成两道的开关装置,且流量控制阀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借此,该煤气阀结构可以利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操作,方便与触控式面板整合,以便于运用触控方式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且不会有机械式旋钮开关操作不易及清洁不易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特别指一种可用以控制煤气炉的开关及出气量的煤气阀结构。
技术介绍
煤气炉是烹调美食的工具,早已成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必要配备之一。传统煤气炉皆设有旋钮开关,用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目前一般市售煤气炉大多采用机械式的旋钮开关,其操作不易,又容易卡油污,清洁不易。另外,业界大多是以机械的方式来控制煤气,机械的控制方式,可控制的功能较少,而近年来由于电子科技的进步,煤气炉已由传统的机械式控制迈入电子控制的领域。现今的煤气炉已有设置触控式面板,可对煤气炉进行数字操作,但是机械式的旋钮开关难以与触控式面板整合,仍无法运用触控方式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综上所述,本技术认为上述缺陷可以得到改善,于是专门潜心研宄并利用所学的理论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可以利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操作,方便与触控式面板整合,以便于运用触控方式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不会有机械式旋钮开关操作不易及清洁不易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该进气口及该至少一出气口之间设有煤气流道;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该本体上;以及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该本体上,该电磁阀及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依序连接于该煤气流道,该电磁阀与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形成两道的开关装置,且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本技术的煤气阀结构可用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该煤气阀结构可以利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操作,方便与触控式面板整合,以便于运用触控方式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本技术可以运用触控方式来控制煤气炉头,不会有机械式旋钮开关操作不易及清洁不易等问题。换句话说,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该进气口及该至少一出气口之间设有煤气流道;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该本体上;以及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该本体上,该电磁阀及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依序连接于该煤气流道,该电磁阀与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形成两道的开关装置,且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该电磁阀连接于该进气口与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之间,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连接于该电磁阀与该至少一出气口之间。该电磁阀的内部设有一第一气室,该第一气室内形成有一第一阀孔,该第一气室与该煤气流道相连通,该电磁阀包含一第一阀杆,该第一阀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气室内,该第一阀杆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阀塞,该第一阀塞与该第一阀孔相对应设置,该第一阀塞能用以关闭或开启该第一阀孔。该电磁阀另包含一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容置在该第一气室内,该第一弹簧的一端接触该第一阀塞,用于提供该第一阀杆及该第一阀塞的复位力量。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为一使用步进马达驱动的控制阀。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的内部设有一第二气室,该第二气室内形成有至少一第二阀孔,该第二气室与该煤气流道相连通,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包含一第二阀杆及一步进马达,该第二阀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二气室内,该第二阀杆的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二阀塞,该步进马达连接于该第二阀杆的另一端,该至少一第二阀塞与该至少一第二阀孔相对应设置,该至少一第二阀塞能用以关闭或开启该至少一第二阀孔,且能控制该至少一第二阀孔的开度。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另包含至少一第二弹簧,该至少一第二弹簧容置在该第二气室内,该至少一第二弹簧的一端接触该至少一第二阀塞,用于提供该第二阀杆及该至少一第二阀塞的复位力量。该进气口连接于一煤气来源,该至少一出气口连接于至少一煤气炉头。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该至少一出气口与该至少一煤气炉头对应的设置为两个或数个。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各设有两第二阀孔及两第二阀塞,该本体的至少一出气口各设有两分流孔,该两分流孔分别连通于该两第二阀孔,该两分流孔分别连接于该至一煤气炉头的一内环部分及一外环部分。一种煤气阀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进气口及出气口,该进气口及该出气口之间设有煤气流道;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该本体上;以及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该本体上,该电磁阀及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依序连接于该煤气流道,该电磁阀与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形成两道的开关装置,且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的内部设有一气室,该气室内形成有至少一阀孔,该气室与该煤气流道相连通,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包含一阀杆及一步进马达,该阀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气室内,该阀杆连接有至少一阀塞,该步进马达连接于该阀杆,该至少一阀塞与该至少一阀孔相对应设置,该至少一阀塞能用以关闭或开启该至少一阀孔,且能控制该至少一阀孔的开度。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气阀结构的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煤气阀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煤气阀结构的平面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的B-B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煤气阀结构的另一平面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本体11 进气口12 出气口121分流孔122分流孔13煤气流道2电磁阀21第一气室22第一阀孔23第一阀杆24第一阀塞25第一弹簧3流量控制阀31第二气室32第二阀孔33第二阀杆331螺杆部34步进马达341螺孔套35第二阀塞36第二弹簧5煤气炉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煤气阀结构,其可设置在煤气炉上,用以控制煤气炉头的开关及火力大小。该煤气阀结构包括一本体1、一电磁阀2及至少一流量控制阀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双煤气炉头5的煤气阀结构,故对应的设置有两个流量控制阀3,分别用以控制该两煤气炉头5。但是,煤气炉头5的型式及构造并不限制,煤气炉头5可为现有单环、双环或其他各种型式的煤气炉头。本体I具有一进气口 11及至少一出气口 12,在本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3、出气口12与煤气炉头5对应的分别设置为两个,进气口 11以管路连接于煤气来源,两出气口 12分别以管路连接于两煤气炉头5。但是,本技术流量控制阀3、出气口 12与煤气炉头5设置的数量并不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或数个(如三个、四个等)。进气口 11及出气口 12之间设有煤气流道13,电磁阀2及流量控制阀3设置在本体I上,且电磁阀2及流量控制阀3依序连接于煤气流道13。具体而言,电磁阀2可连接于进气口 11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电磁阀2能用以控制煤气的开关;流量控制阀3可连接于电磁阀2与出气口 12之间,流量控制阀3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换句换说,电磁阀2设置在进气口 11的下游,流量控制阀3设置在电磁阀2的下游,出气口 12设置在流量控制阀3的下游,煤气炉头5设置在出气口 12的下游。因此,由进气口 11输入的煤气,可依序通过电磁阀2及流量控制阀3的控制,再经由出气口 12输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进气口及至少一出气口,该进气口及该至少一出气口之间设有煤气流道;一电磁阀,该电磁阀设置在该本体上;以及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该本体上,该电磁阀及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依序连接于该煤气流道,该电磁阀与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形成两道的开关装置,且该至少一流量控制阀能用以调整煤气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家滨,
申请(专利权)人:保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