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志伟专利>正文

潜水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27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呼吸装置。该潜水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它还包括浮球和呼吸管收缩器,浮球与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联接,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与呼吸面罩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和可供不同深浅水域使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呼吸装置。现在的水下呼吸装置,一种是在浅水中使用的呼吸装置,该呼吸装置一般由呼吸面罩和又短又硬的呼吸管组成,这种呼吸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但它存在着只能在浅水中学习游泳时使用,而无法在深水作业时使用的缺点。另一种在深水中使用的呼吸装置,由于它由呼吸面罩、呼吸管和氧气瓶组成,为此它存在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和使用不方便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且既能供娱乐时使用又能在深水作业时使用的潜水呼吸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该潜水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它还包括浮球和呼吸管收缩器,浮球与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联接,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与呼吸面罩联接。上述浮球由伞罩、浮球体、进气管和配重组成,配重装在浮球体内的底部,伞罩装在浮球体的上部,进气管装在浮球体的中间。上述呼吸管收缩器由呼吸管、上盖、下壳、发条、滚轮和连接圈组成,呼吸管缠绕在滚轮上,发条装在滚轮的下部,发条的内端固定在下壳的中央,发条的外端与滚轮的一端面联接,滚轮和呼吸管一同装在下壳的中间,上盖盖在下壳上,连接圈将上盖与下壳联接在一起。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结构形式,因此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使用方便,并适应于不同深浅水域使用;2、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3、既能供娱乐时使用又能在深水作业时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浮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浮球的外形图;图4是呼吸管收缩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潜水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5、浮球1和呼吸管收缩器3,浮球1与呼吸管收缩器3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2联接,呼吸管收缩器3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4与呼吸面罩5联接。在呼吸面罩5上还设有呼气用的单向阀6。在呼吸管收缩器3上设有背带7。如图2、图3所示,浮球1由伞罩8,浮球体9、进气管10和配重11组成,配重11装在浮球体9内的底部,伞罩8装在浮球体9的上部将进气管10的上端罩住,以防止水进入进气管10中;进气管10装在浮球体9的中间。如图4所示,呼吸管收缩器3由呼吸管12、上盖13、下壳15、发条16、滚轮17和连接圈14组成,呼吸管12缠绕在滚轮17上,发条16装在滚轮17的下部,发条16的内端固定在下壳15的中央,发条16的外端与滚轮17的一端面联接,滚轮17和呼吸管12一同装在下壳15的中间,上盖13盖在下壳15上,连接圈14将上盖13与下壳15联接在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呼吸装置,它包括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浮球和呼吸管收缩器,浮球与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联接,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与呼吸面罩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由伞罩、浮球体、进气管和配重组成、配重装在浮球体内的底部、伞罩装在浮球体的上部、进气管装在浮球体的中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收缩器由呼吸管,上盖、下壳、发条、滚轮和连接圈组成,呼吸管缠绕在滚轮上,发条装在滚轮的下部,发条的内端固定在下壳的中央,发条的外端与滚轮的一端面联接,滚轮和呼吸管一同装在下壳的中间,上盖盖在下壳上,连接圈将上盖与下壳联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呼吸装置。该潜水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它还包括浮球和呼吸管收缩器,浮球与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联接,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与呼吸面罩联接。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和可供不同深浅水域使用等优点。文档编号B63C11/20GK2312873SQ97213010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马志伟, 靳福兰 申请人:马志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呼吸装置,它包括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浮球和呼吸管收缩器,浮球与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进气端联接,呼吸管收缩器中的呼吸管的出气端与呼吸面罩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伟靳福兰
申请(专利权)人:马志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