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5686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6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运输装置,包括承力装置、动力装置、循环装置和材料装卸装置,承力装置包括两根承载索,循环装置包括牵引索,材料装卸装置包括行走滑车和卸料斗;承载索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点,承载索通过直通装置与中间支点连接,直通装置具有托铁和固定轮,承载索架设在托铁上,牵引索架设在固定轮上;行走滑车包括滚轮,滚轮与牵引索滚动连接,直通装置的托铁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顶部与行走滑车的滚轮滚动配合,承载索从托铁与滚轮之间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架空索道代替运输道路,可以减少山区道路的修筑工作量,大量减少植被的砍伐,减少环境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建设不断发展,电网密度不断加大,新建输电线路在高山大岭地区施工的概率越来越大。这些地段没有可以利用的道路,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十分困难,为了顺利完成此地段的施工任务,需要在高山大岭地区实行索道运输,以解决线路施工时的材料运输冋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运输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运输装置,包括承力装置、动力装置、循环装置和材料装卸装置,所述承力装置包括两根承载索和承载索地锚,两根承载索左右平行布置并通过承载索地锚固定;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和卷扬机,柴油机驱动卷扬机;循环装置包括牵引索,所述牵引索通过卷扬机牵引并与卷扬机形成环状的循环回路,承载索设置在牵引索的上方;材料装卸装置包括行走滑车和挂设在行走滑车上的卸料斗;承载索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点,所述承载索通过直通装置与中间支点连接,直通装置具有托铁和固定轮,承载索架设在托铁上,牵引索架设在固定轮上;所述行走滑车包括车体支架和设置在车体支架上的滚轮,所述滚轮与牵引索滚动连接,直通装置的托铁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顶部与行走滑车的滚轮滚动配合,承载索从托铁与滚轮之间穿过。为了提高行走滑车经过直通装置时的稳定性,所述行走滑车还包括固定在车体支架中部的夹具,所述夹具与直通装置的固定轮滚动配合,牵引索从夹具与固定轮之间穿过。所述行走滑车还包括设置在车体支架底部的挂钩,所述挂钩包括钩体和锁扣,所述锁扣包括手柄和卡扣,钩体的一端卡设在卡扣内,所述锁扣与车体支架铰接。运输到位后可扳动手柄使钩体脱离卡扣,实现自动卸料,有效缩短卸料时间。所述卸料斗为翻转型卸料斗,包括料斗桶和固定在料斗桶上的提梁,所述料斗桶一端开口,所述料斗桶开口处与提梁之间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与提梁活动连接,活动杆另一端与料斗桶开口处可拆卸连接。行走时活动杆连接提梁和料斗桶,实现三点受力,限制料斗桶向两侧翻转;停车卸料时,解开挂钩,在重力作用下料斗会自动翻转卸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用架空索道代替运输道路,可以减少山区道路的修筑工作量,大量减少植被的砍伐,减少环境破坏。直通装置的托铁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顶部与行走滑车的滚轮成面接触,减少了直通装置对滚轮的影响,提尚滚轮的寿命,有效提尚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中行走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中行走滑车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中行走滑车的滚轮与直通装置的托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中卸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力运输装置中直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索,2、承载索地锚,3、中间支点,4、牵引索,5、行走滑车,51、车体支架,52、滚轮,53、夹具,54、钩体,55、手柄,56、卡扣,6、卸料斗,61、料斗桶,62、提梁,63、活动杆,7、直通装置,71、托铁,72、固定轮,8、牵引索地锚,9、卷扬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力运输装置,包括承力装置、动力装置、循环装置和材料装卸装置,所述承力装置包括两根承载索I和承载索地锚2,两根承载索I左右平行布置并通过承载索地锚2固定;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和卷扬机9,柴油机驱动卷扬机9 ;循环装置包括牵引索4,所述牵引索4通过卷扬机9牵引并与卷扬机9形成环状的循环回路,承载索I设置在牵引索4的上方;材料装卸装置包括行走滑车5和挂设在行走滑车5上的卸料斗6 ;承载索I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点3,所述承载索I通过直通装置7与中间支点3连接,直通装置7具有托铁71和固定轮72,承载索I架设在托铁71上,牵引索4架设在固定轮72上;所述行走滑车5包括车体支架51和设置在车体支架51上的滚轮52,所述滚轮52与牵引索4滚动连接,直通装置7的托铁71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71顶部与行走滑车5的滚轮52滚动配合,承载索I从托铁71与滚轮52之间穿过。直通装置7的托铁71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71顶部与行走滑车5的滚轮52成面接触,减少了直通装置7对滚轮52的影响,提高滚轮52的寿命,有效提高安全性。所述行走滑车5还包括固定在车体支架51中部的夹具53和设置在车体支架51底部的挂钩,所述夹具53与直通装置7的固定轮72滚动配合,牵引索4从夹具53与固定轮72之间穿过。所述挂钩包括钩体54和锁扣,所述锁扣包括手柄55和卡扣56,钩体54的一端卡设在卡扣56内,所述锁扣与车体支架51铰接。所述卸料斗6为翻转型卸料斗,包括料斗桶61和固定在料斗桶61上的提梁62,所述料斗桶61 —端开口,所述料斗桶61开口处与提梁62之间设有活动杆63,所述活动杆63一端与提梁62活动连接,活动杆63另一端与料斗桶61开口处可拆卸连接。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电力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装置、动力装置、循环装置和材料装卸装置,所述承力装置包括两根承载索(I)和承载索地锚(2),两根承载索(I)左右平行布置并通过承载索地锚(2)固定;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和卷扬机(9),柴油机驱动卷扬机(9);循环装置包括牵引索(4),所述牵引索(4)通过卷扬机(9)牵引并与卷扬机(9)形成环状的循环回路,承载索(I)设置在牵引索(4)的上方;材料装卸装置包括行走滑车(5)和挂设在行走滑车(5)上的卸料斗(6);承载索(I)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点(3),所述承载索(I)通过直通装置(7)与中间支点(3)连接,直通装置(7)具有托铁(71)和固定轮(72),承载索(I)架设在托铁(71)上,牵引索(4)架设在固定轮(72)上;所述行走滑车(5)包括车体支架(51)和设置在车体支架(51)上的滚轮(52),所述滚轮(52)与牵引索(4)滚动连接,直通装置(7)的托铁(71)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71)顶部与行走滑车(5)的滚轮(52)滚动配合,承载索(I)从托铁(71)与滚轮(52)之间穿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滑车(5)还包括固定在车体支架(51)中部的夹具(53),所述夹具(53)与直通装置(7)的固定轮(72)滚动配合,牵引索(4)从夹具(53)与固定轮(72)之间穿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滑车(5)还包括设置在车体支架(51)底部的挂钩,所述挂钩包括钩体(54)和锁扣,所述锁扣包括手柄(55)和卡扣(56),钩体(54)的一端卡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装置、动力装置、循环装置和材料装卸装置,所述承力装置包括两根承载索(1)和承载索地锚(2),两根承载索(1)左右平行布置并通过承载索地锚(2)固定;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和卷扬机(9),柴油机驱动卷扬机(9);循环装置包括牵引索(4),所述牵引索(4)通过卷扬机(9)牵引并与卷扬机(9)形成环状的循环回路,承载索(1)设置在牵引索(4)的上方;材料装卸装置包括行走滑车(5)和挂设在行走滑车(5)上的卸料斗(6);承载索(1)的两端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中间支点(3),所述承载索(1)通过直通装置(7)与中间支点(3)连接,直通装置(7)具有托铁(71)和固定轮(72),承载索(1)架设在托铁(71)上,牵引索(4)架设在固定轮(72)上;所述行走滑车(5)包括车体支架(51)和设置在车体支架(51)上的滚轮(52),所述滚轮(52)与牵引索(4)滚动连接,直通装置(7)的托铁(71)顶部外侧为弧形,托铁(71)顶部与行走滑车(5)的滚轮(52)滚动配合,承载索(1)从托铁(71)与滚轮(52)之间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琪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