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忠义专利>正文

人造礁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958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人造礁堡,其主要是在组合式池筒下方藉边结合柱或绳网与废轮胎连接,组合式浮筒侧边锁固凸耳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边结合柱上,在水平方向设有数支挂置废轮胎的固定栓一排排串置的废轮胎由两相向的边结合柱连接,形成单一礁堡,由数个向下延伸的单一礁堡组成一整体礁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以往礁堡不易增养水中生物的问题及加强礁堡的消波消浪作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人造礁堡,其可作为靠岸、靠壁或船体,其具有消波、消浪、切浪、切涌的作用,亦可形成培养水中生物的基体,且同时解决废轮胎的处理问题。在近海处,对靠岸船只安全或其他问题的考虑,须构筑礁堡予以消波、消浪、切浪、切涌以降低其对港湾海堤的伤害与侵蚀;而一般海岸边虽曾设有轮胎设置,但其主要为防止碰撞保护船只,这种结构设置并未有消波消浪及切浪切涌的作用,再者一般所见的礁堡因其结构问题,常致使近海海底浮游生物无法依附,鱼群无以藏匿之处,而破坏该生态平衡,因这一种可作为靠岸之用及针对海水水深三米半左右的浪潮而予消浪、切浪,亦可培养形成近海生态空间的礁堡结构,其具有一定实用性。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废轮胎组合于浮筒下方的礁堡,藉其整体结构,而可获消浪、消波的作用,以降低港湾对海堤的伤害与侵蚀及消除水中震波。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鱼类生存的组合式浮筒及废轮胎所构成的人造礁堡,藉其轮胎中空的孔洞使浮游生物有所依附,而鱼群亦可楼息其中,而使鱼群得以繁殖、延续而生存。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整尺寸的废轮胎组合式浮筒下方的礁堡,其中组合式浮筒下方所需设置的废轮胎,亦可以绳索或绳网捆绑定位,使废轮胎连结固定于组合式浮筒下方,也可形成多个单一礁堡,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所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可大量使用废弃轮胎的人造礁堡,以解决废弃轮胎的处理问题。本技术的人造礁堡,其主要包括组合式浮筒、边结合板、边结合柱及废轮胎,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组合式浮筒的浮筒侧边锁固凸耳处锁固有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边结合柱上的水平方向设有数支挂置废轮胎的固定栓,一排排串置的废轮胎由两相向的边结合柱连接,形成单一的礁堡,数个单一向下延伸的礁堡,构成一整体。所述的人造礁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浮筒侧边凸耳上,锁固有起补强作用的边结合板。所述的工造礁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浮筒下方设置的废轮胎,以绳索捆绑定位。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点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式浮筒与轮胎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人造礁堡,主要包括有组合式浮筒1,由矩形单一浮筒所组成,并可依使用要求作延续增减,以组合成所需形状;而在组合式浮筒1侧边,藉由边结合板31作组合式浮筒1连接的补强;而由同边结合板31一同锁固于浮筒锁固凸耳12上,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32,藉由固定栓33的穿置,使废轮胎2串置定位于其上,以形成人造礁堡。本技术的人造礁堡,如图2所示,由数个单一浮筒组成的组合式浮筒1,其除藉自身浮筒锁固凸耳12的连接,并增设有边结合板31以作组合式浮筒1连接的补强;而组合式浮筒(1)侧边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32,其锁固于浮筒锁固凸耳12,而边结合柱32的栓身水平方向设有数支固定栓33,可使废轮胎2挂置于其上,藉此,每两支相向边结合柱32则可形成向下延伸的礁堡的组合,形成有如树根向下札根般的稳定作用。如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的人造礁堡,其中组合式浮筒1下方所需设置的废轮胎2,亦可以绳索4或绳网来捆绑定位,使废轮胎2连结固定于组合式浮筒1下方,藉此,则可形成不同尺寸的礁堡,以适应如湖泊、浅滩等不同使用场所的要求。本技术的人造礁堡,具有如下效果(一)由于在组合式浮筒(1)下方设有多数向下延伸的礁堡结构,可对海水水深三米半以上的浪潮起到消浪、切浪作用,以降低浪潮对海岸的冲击。(二)由于本技术向下延伸礁堡结构,其中由废轮胎2组成,轮胎中空的孔洞处,可供海水中浮游生物依附,以提供鱼群觅食之需,并可使鱼群楼息于其中,使鱼场得以繁殖、延续而形成一近海生态系统。(三)由于本技术具有向下延伸的礁堡,由废轮胎2所组成,本技术可大量使用废轮胎2,其非但可使废弃物得以再利用,且同时亦可解决废弃轮胎的处理问题。综合以上所述,本技术的人造礁堡,解决了习式礁堡结构的多项缺点,本技术除具有消浪、切浪作用外,可培养水中生物形成水中生态系,且同时解决废轮胎的环保问题,极具实用价值。本技术的人造礁堡经工业技术研究院测试其消波、消浪作用可达80%以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人造礁堡,其主要包括组合式浮筒、边结合板、边结合柱及废轮胎,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组合式浮筒的浮筒侧边锁固凸耳处锁固有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边结合柱上的水平方向设有数支挂置废轮胎的固定栓,一排排串置的废轮胎由两相向的边结合柱连接,形成单一的礁堡,数个单一向下延伸的礁堡,构成一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礁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浮筒侧边凸耳上,锁固有起补强作用的边结合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造礁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浮筒下方设置的废轮胎,以绳索捆绑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一种人造礁堡,其主要是在组合式浮筒下方藉边结合柱或绳网与废轮胎连接,组合式浮筒侧边锁固凸耳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边结合柱上,在水平方向设有数支挂置废轮胎的固定栓一排排串置的废轮胎由两相向的边结合柱连接,形成单一礁堡,由数个向下延伸的单一礁堡组成一整体礁堡,本技术解决了以往礁堡不易增养水中生物的问题及加强礁堡的消波消浪作用。文档编号B63B38/00GK2225425SQ9521529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廖忠义 申请人:廖忠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礁堡,其主要包括组合式浮筒、边结合板、边结合柱及废轮胎,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组合式浮筒的浮筒侧边锁固凸耳处锁固有向下延伸的边结合柱,边结合柱上的水平方向设有数支挂置废轮胎的固定栓,一排排串置的废轮胎由两相向的边结合柱连接,形成单一 的礁堡,数个单一向下延伸的礁堡,构成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廖忠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