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堵漏装置,特指包括导引头、助力杆、助力把、气囊、气门嘴、护套的一种船舶堵漏器。
技术介绍
平常船舶使用的堵漏器具一般是圆锥木塞或者专用堵漏粘胶,使用木塞既费时又不便于操作,而使用粘胶则虽操作简便,但进水压力大时,难以堵漏。为克服上述缺点,申请人于2003年10月20日设计申请了一种申请号为200320113891.9的船舶堵漏器,借助助力杆将堵漏器插入漏洞,利用气囊充气挤堵漏洞,达到堵漏目的。但是,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助力杆上端可能戳破气囊,不能有效堵漏;二是在堵漏充气过程中,由于气体膨胀,用手握不到助力杆而不能有效把握堵漏器,进水压力大时有可能冲走堵漏器,延误堵漏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能克服进水压力作用,准确插入漏洞,有效把握堵漏器和防止助力杆上端可能戳破气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导引头、助力杆、助力把、气囊、气门嘴、护套的船舶堵漏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导引头1、助力杆2、助力把3、气囊4、气门嘴5、护套6。导引头1呈圆锥状,其内中央留有丝孔15,丝孔15外层有一圈缓压槽9,助力杆2下端的外丝与导引头1的丝孔15连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堵漏器,包括导引头(1)、助力杆(2)、气囊(4)、气门嘴(5)、护套(6),导引头(1)呈圆锥状,其内中央留有丝孔(15),丝孔(15)外层有一圈缓压槽(9),助力杆(2)下端的外丝与导引头(1)的丝孔(15)连接,助力杆(2)外罩圆柱状气囊(4),气囊(4)下端留有可使助力杆(2)通过的孔,用密封垫圈(10)和螺帽(11)把气囊(4)下端与助力杆(2)下端连接且使连接部密封,其特征是:所述助力杆(2)上端留有外丝,助力杆(2)顶端中心开出一导气道(7),导气道(7)延伸至助力杆(2)置入气囊(4)体内部分,在助力杆(2)侧面为导气道(7)开设出气孔(8),所述气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