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745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和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上撑板、中撑板、下撑板及底撑板,顶撑板、底撑板的另一侧分别与围框的顶端和底端转动连接,中撑板与上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围框转动连接,连杆与上撑板、中撑板之间设有连动机构,该机构处于睡篮状态时,上、中、下撑板构成了睡篮的底板,顶撑板和底撑板构成了睡篮的侧板,顶撑板和上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和下撑板之间、上撑板和中撑板之间可任意设置一锁定机构或同时任意设置多个锁定机构,该转换机构通过锁定机构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款式新颖、时尚美观的童车,但由于其底座是固定在车架上不可拆卸的,例如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睡篮,而另一种童车上安装的是座兜,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婴儿都只能使用同一个座兜而不可替换,因此在婴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孩子身高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每户家庭必须更换不同功能的童车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不仅是对原材料和资源的一种浪费,不利于环保,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些童车将座兜和睡篮均设计成可与车架插接安装的结构,通过更换座兜或睡篮实现两种功能的转换,这种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还是需要为一个车架配备一个座兜及一个睡篮,成本仍然不低,而且也无法根据需要实时更换,必须在两配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换,换句话说,如果在童车推行外出时需要将睡篮更换成座兜或者将座兜更换成睡篮,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即使配备了两种配件,但无法随时更换,因此也无法较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其通过两横杆与围框的锁定与否实现座兜与睡篮之间的转换,整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兜与睡篮相互转换机构,包括围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首尾依次转动相连的顶撑板(2)、上撑板(3)、中撑板(4)、下撑板(5)及底撑板(6),所述顶撑板(2)远离上撑板(3)的一侧与围框(1)的顶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板(6)远离下撑板(5)的一侧与围框(1)的底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中撑板(4)与上撑板(3)之间的转动轴上同轴销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与围框(1)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与上撑板(3)、中撑板(4)之间设有连动机构,所述顶撑板(2)和上撑板(3)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4)和下撑板(5)间的转动连接处与围框之间、中撑板(4)和下撑板(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琼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