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655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2:35
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包括:旋耕机、旋耕刀片、播种器、覆土装置,旋耕机下方设置有旋耕刀片,且旋耕刀片与旋耕机固定连接;播种器通过支架与旋耕机固定连接;覆土装置通过支架分别与播种器和旋耕机相连接。其中,条播机还包括软管和排种管,排种管至少有两排,软管的一端与播种器连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其中一排排种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条播机,可以适应不同平整度及不同湿度的播种地形,从而保证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是一种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发展,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高效高产的作物种植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研制高效高产的农业种植机械将为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做出巨大的贡献。现今,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耕种过程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但芝麻由于其种子的小而扁平的形状特点,机械化播种研宄才刚刚起步,研宄水平相对落后。目前适宜芝麻播种的机械有籽肥撒播机和开沟条播机两大类,在之前的研宄中,申请人曾经将籽肥撒播机与旋耕机组合为一体,还将种子精准条播机分别与施肥器、旋耕机组合为一体,完成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播种。撒播机成本低,可以适于不同的地形及土壤条件,但是在播种量控制、出苗整齐均匀度相对于条播机还有不足之处,而且撒播成一片不利于芝麻田间管理。精准条播机播种量可以控制,播种均匀度及出苗的整齐度较好,芝麻成行生长便于田间管理,但是由于排种管深入土壤中播种深度固定,如果田块地势不平整(比如南方丘陵旱地),会造成有些地方(坡度上方)播种过深芝麻种子顶土能力差而无法出苗,有些地方(坡度下方)播种过浅或排种管无法深入土内,芝麻种子也无法出苗,因此不适宜地形平整度差的田块,而且如果土壤湿度太大的情况下,泥土会堵塞排种管,也无法实现抢墒播种。因此如何对“精准条播机与旋耕机”组合而成的一体化耕种设备的播种管进行改装,以适应芝麻在不同地形平整度及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播种,成为本
技术人员需要重点研宄的冋题。综上,目前现有的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机械对于田块在不同平整度、不同湿度条件下时所提供的播种方式固定,难以适应不平整的播种地形,从而不能保证芝麻播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机械难以适应不平整及土壤湿度较大的播种地形,从而不能保证芝麻播种质量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同平整度及不同湿度的田块使用不同的播种方式,从而保证播种质量的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包括:旋耕机,下方设置有旋耕刀片,且所述旋耕刀片与所述旋耕机固定连接;播种器,通过支架与所述旋耕机固定连接;覆土装置,通过支架分别与所述播种器和所述旋耕机相连接;所述条播机还包括软管和排种管,所述排种管至少有两排,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播种器连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其中一排所述排种管连接。上述条播机中,所述排种管有三排。上述条播机中,所述排种管包括第一组排种管、第二组排种管、第三组排种管。上述条播机中,所述第一组排种管设置于所述播种器的下端。上述条播机中,所述第二组排种管设置于所述旋耕机的后端,所述第二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且所述第二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所述旋耕刀片高度的一半。上述条播机中,所述第三组排种管设置于所述旋耕机的前端,所述第三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且述第三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所述旋耕刀片高度的一半。上述条播机中,所述条播机还包括施肥器和施肥管,所述施肥器设置于所述旋耕机上方,分别与所述旋耕机和所述播种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施肥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施肥器上。上述条播机中,所述覆土装置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以沿支架与所述播种器的固定轴转动。上述条播机中,所述第一组排种管、所述第二组排种管、所述第三组排种管的数目均为六个,所述软管的数目为六个。上述条播机中,所述软管为可伸缩软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本技术的条播机,包括软管和排种管,排种管至少有两排,软管的一端与播种器连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其中一排排种管连接。这样的设计,通过改变软管与不同排种管相连接,改变播种位置,从而可以使条播机在不同平整度及不同土壤湿度的播种地形中使用不同的播种方式,根据播种地形和土壤湿度选择最优的播种方式,从而提高了播种的质量。②本技术的条播机,排种管包括第一组排种管、第二组排种管、第三组排种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条播机实现三种不同的播种方式,从而提高了条播机的适用范围的广泛性。③本技术的条播机,第一组排种管设置于播种器的下端;第二组排种管设置于旋耕机的后端,第二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第一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且第二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旋耕刀片高度的一半;第三组排种管设置于旋耕机的前端,第三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第一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且第三组排种管种子出口高度高于旋耕刀片高度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在地势平坦,土壤湿度较小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播种器下端的第一组排种管;在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选择使用旋耕机后端的第二组排种管;在地势平整度较差,土壤湿度较小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旋耕机前端的第三组排种管。上述三种播种方式,无论是沟播还是撒播均能保证出苗整齐均匀且成行,不但提高了播种质量也便于田间的管理,从而提高了条播机的通用性和便捷性。④本技术的条播机,还包括施肥器和施肥管,施肥器设置于旋耕机上方,分别与旋耕机和播种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施肥管的一端连接在施肥器上。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条播机在播种的同时进行施肥,免去了施肥的另外用工,既能节省农业生产时间,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⑤本技术的条播机,第一组排种管、第二组排种管、第三组排种管的数目均为六个,软管的数目为六个。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条播机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播种工作,从而使条播机达到高效生产。⑥本技术的条播机,软管为可伸缩软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软管在连接排种管时,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条播机操作的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旋耕刀片,2-旋耕机,3-施肥管,4-施肥器,5-播种器,6-排种管,61-第一组排种管,62-第二组排种管,63-第三组排种管,7-滚轮,8-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所涉及的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条播机,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芝麻耕种施肥一体化多功能条播机,包括:旋耕机(2),下方设置有旋耕刀片(1),且所述旋耕刀片(1)与所述旋耕机(2)固定连接;播种器(5),通过支架与所述旋耕机(2)固定连接;覆土装置,通过支架分别与所述播种器(5)和所述旋耕机(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播机还包括软管(8)和排种管(6),所述排种管(6)至少有两排,所述软管(8)的一端与所述播种器(5)连接,另一端可选择地与其中一排所述排种管(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根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杨成春李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