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和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65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和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包括:底盘和面罩,所述面罩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且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扣位结构包括扣位块和扣位槽,所述扣位块设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扣位槽形成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其中所述扣位块包括彼此相连的扣位部和按压部,所述扣位部配合在所述扣位槽内,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位部与所述扣位槽脱离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可以实现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和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一般包括面板和面框,由于面板和面框通过多个扣位、多颗螺钉结构实现与底盘等内部件的连接,从而在拆装的过程中,需要预先通过复杂的操作拆除面板、面框零件后,才能拆卸底盘及换热器等内部元件,从而致使空调器室内机的拆卸困难、生产效率低、安装及维修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所述外壳可以实现快速拆装。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外壳的空调器室内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包括:底盘;和面罩,所述面罩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且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扣位结构包括扣位块和扣位槽,所述扣位块设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扣位槽形成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其中所述扣位块包括彼此相连的扣位部和按压部,所述扣位部配合在所述扣位槽内,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位部与所述扣位槽脱离配合。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可以实现快速拆装。具体地,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延伸部,所述扣位部和所述按压部均设在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且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侧。具体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进一步包括: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设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其中一个上;和弹片,所述弹片设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支撑在所述支撑筋上且与所述支撑筋止抵。具体地,所述支撑筋为两个且所述两个支撑筋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设置,所述弹片为两个且所述两个弹片与所述两个支撑筋一一对应。具体地,所述扣位块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扣位槽形成在所述面罩上。具体地,所述扣位结构为两个且所述两个扣位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其中,所述底盘包括上底盘和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底盘上的下底盘,所述面罩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上底盘上且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所述下底盘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上底盘上;风机,所述风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底盘上。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从而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拆装效率。具体地,所述面罩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底盘上。具体地,所述面罩限定有遮盖腔,所述上底盘和所述下底盘被所述面罩罩设在所述遮盖腔内。具体地,所述面罩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遮盖所述上底盘和下底盘的前表面;下面板,所述下面板的上沿与所述前面板的下沿相连,所述下面板遮盖所述下底盘的下表面;左侧面板,所述左侧面板的前沿与所述前面板的左侧沿相连且下沿与所述下面板的左侧沿相连,所述左侧面板遮盖所述上底盘的左侧面;右侧面板,所述右侧面板的前沿与所述前面板的右侧沿相连且下沿与所述下面板的右侧沿相连,所述右侧面板遮盖所述上底盘的右侧面。具体地,所述前面板与所述下面板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具体地,所述上底盘上设有进风格栅。具体地,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拆卸所述下底盘时对所述下底盘进行导引的导引组件,所述导引组件包括:导槽,所述导槽设在所述上底盘上;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导轨设在所述下底盘上。具体地,所述导槽内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导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具体地,所述上底盘上设有连接槽,所述下底盘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配合在所述连接槽内。具体地,所述下底盘进一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所述上底盘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3中C-C线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个爆炸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另一个爆炸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局部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图8中圈示I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的部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圈示J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图13是图11的右视图;图1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轨与导槽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空调器室内机;102:底盘;1:上底盘;11:进风口 ;2:下底盘;3:面罩;33:前面板;34:下面板;35:左侧面板;36:右侧面板;37:遮盖腔;39:透风孔;4:换热器;5:风机;61:扣位块;611:扣位部;612:按压部;613:延伸部;62:扣位槽;71:支撑筋;72:弹片;8:导引组件;81:导槽;82:导轨;91:限位凸起;92:限位槽;93:连接槽;94:连接凸起;95:弹性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壳。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外壳,包括:底盘102和面罩3。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5,面罩3可枢转地连接在底盘102 (例如下文所述的下底盘2)上且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底盘102上,扣位结构包括扣位块61和扣位槽62,扣位块61设在面罩3和底盘102中的其中一个上,扣位槽62形成在面罩3和底盘102中的另一个上,也就是说,当扣位块61设在面罩3上时,扣位槽62形成在底盘102上(图未示出该示例),当扣位块61设在底盘102上时,扣位槽62形成在面罩3上(该示例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扣位块61包括彼此相连的扣位部611和按压部612,扣位部611配合在扣位槽62内,当按压按压部612时扣位部611与扣位槽62脱离配合,其中,当扣位部611与扣位槽62配合到位时,面罩3与底盘102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一起,当扣位部611与扣位槽62脱离配合时,可以枢转着将面罩3打开。由此,通过按压按压部612的操作,例如可以采用螺丝批(即改锥)按压按压部612,以实现面罩3的开启,当将扣位部611再次装配在扣位槽62内时,面罩3又可以锁紧在底盘102上。由此,面罩3的拆装高效便捷。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面罩,所述面罩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且通过扣位结构锁紧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扣位结构包括扣位块和扣位槽,所述扣位块设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扣位槽形成在所述面罩和所述底盘中的另一个上,其中所述扣位块包括彼此相连的扣位部和按压部,所述扣位部配合在所述扣位槽内,当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位部与所述扣位槽脱离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