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943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它由板体和送苗带构成,板体由引导板和送苗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毯苗在使用过程中的紧致度,避免秧苗错位和漏苗现象的插秧机的载苗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水稻插秧机都设有一个载苗台,载苗台由若干个载苗板构成,在使用插秧机时,毯苗放在载苗板上,在插秧过程中,插秧爪不断抓取毯苗下部的秧苗,同时载苗台左右移动,且通过载苗台上的移向送苗机构(一般为送苗带)带动越苗向下移动,补充秧苗。但由于毯苗内部的秧苗之间的紧致度不够,尤其是一些毯苗的水份过多,使得在毯苗下移,插秧爪抓取过程中,秧苗互相错位,最终照成插秧爪抓取的秧苗不均匀,甚至部分插秧爪无法抓取到秧苗,出现漏苗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毯苗内部的秧苗之间的紧致度不够,使得在毯苗下移,插秧爪抓取过程中,秧苗互相错位,最终照成插秧爪抓取的秧苗不均匀,出现漏苗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毯苗在使用过程中的紧致度,避免秧苗错位和漏苗现象的插秧机的载苗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它由板体和送苗带构成,板体由引导板和送苗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在插秧机上安装本载苗台的情况下,毯苗从引导板放入,通过自重下滑入送苗板上,送苗板利用送苗带精确下移毯苗,毯苗在送苗板上的下移过程中,受两侧倒梯形结构设置的下挡板的挤压而变得更为紧致。解决了秧苗之间的紧致度不够,使得在毯苗下移,插秧爪抓取过程中,秧苗互相错位,最终照成插秧爪抓取的秧苗不均匀,出现漏苗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的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起拱垫块的长度为送苗板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起拱垫块的厚度为5-18mm。由于本技术是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使得进入送苗板的毯苗呈一个拱形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毯苗的力学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送苗带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送苗带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平行设置的所述的起拱垫块,两个起拱垫块分设于板体的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的间距相等。只有起拱垫块的结构容易使得毯苗中部局部突起,而不易出现整体呈拱形状,使得毯苗的力学强度提高不明显,在毯苗湿度较大时,由于应力集中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破坏毯苗的整体结构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使得被顶高的部分适当分散,应力适当分散,在保证不破坏毯苗的整体性的情况下提高其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小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起拱垫块的靠近板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为内侧,相对来说,远离板体的中心线的一侧为外侧,当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大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时,容易出现毯苗中部塌陷的问题,不易达到拱形的加强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侧边缘挡板之间的夹角为6-10度。该夹角过小,会使得增强毯苗紧致度的能力过小,该夹角过大,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使得毯苗出现变形,二是使得毯苗被卡在送苗板上,不能下落。本技术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毯苗内部的秧苗之间的紧致度不够,使得在毯苗下移,插秧爪抓取过程中,秧苗互相错位,最终照成插秧爪抓取的秧苗不均匀,出现漏苗现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能够提高毯苗在使用过程中的紧致度,避免秧苗错位和漏苗现象,且能大大提高毯苗的结构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插秧机的载苗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一个剖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它由板体和送苗带3构成,板体由引导板I和送苗板2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I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51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52,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两侧下挡板52之间的夹角为8度。在插秧机上安装本载苗台的情况下,毯苗从引导板放入,通过自重下滑入送苗板上,送苗板利用送苗带精确下移毯苗,毯苗在送苗板上的下移过程中,受两侧倒梯形结构设置的下挡板的挤压而变得更为紧致。解决了秧苗之间的紧致度不够,使得在毯苗下移,插秧爪抓取过程中,秧苗互相错位,最终照成插秧爪抓取的秧苗不均匀,出现漏苗现象。两侧下挡板的夹角过小,会使得增强毯苗紧致度的能力过小,该夹角过大,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使得毯苗出现变形,二是使得毯苗被卡在送苗板上,不能下落。实施例2:本技术是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它由板体和送苗带3构成,板体由引导板I和送苗板2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I设于送苗板2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51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52,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两侧下挡板之间的夹角为6度。所述的送苗板的中部,处于两个送苗带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平行设置的起拱垫块4,起拱垫块的长度为送苗板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起拱垫块的厚度为10mm。两个起拱垫块分设于板体的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的间距相等。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小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当毯苗下移到送苗板上后,毯苗在送苗带的作用下向下精确移动,由于本技术是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使得进入送苗板的毯苗呈一个拱形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毯苗的力学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等问题。所以本技术具有提高毯苗在使用过程中的紧致度,避免秧苗错位和漏苗现象,且能大大提高毯苗的结构强度,减少毯苗的倾斜、偏移、局部散乱的特征。【主权项】1.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它由板体和送苗带构成,板体由引导板和送苗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苗板的中部设有纵向设置的起拱垫块,起拱垫块的长度为送苗板的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起拱垫块的厚度为 5_18mm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苗带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两个送苗带之间设有两个纵向平行设置的所述的起拱垫块,两个起拱垫块分设于板体的中心线两侧,且与中心线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起拱垫块的外边线的距离小于送苗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下挡板之间的夹角为6-10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边缘挡板之间的夹角为6-1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它由板体和送苗带构成,板体由引导板和送苗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的载苗板,其特征在于它由板体和送苗带构成,板体由引导板和送苗板连接而成,所述的引导板设于送苗板的上端,板体的两侧设有边缘挡板,该边缘挡板分为与引导板对应的上挡板以及与送苗板对应的下挡板,两侧上挡板相互平行,两侧下挡板呈上侧间距大,下侧间距小的倒梯形结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翠莲张绍权尹修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锦禾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