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属水运运输工具技术领域,为解决原有非自航的汽车渡轮存在的缆系方式不安全可靠和拖动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主要由驳船、机船和由顶推架、顶推架轴套、顶推轴、轴套安全锁定销及合页组成的新型顶推装置构成,焊接在机船上的顶推轴经轴套安全锁定销锁在顶推架轴套内,顶推架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并水平焊接在驳船的船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内陆的江河上作为轮渡汽车使用,可避免载重汽车下船时的倒车现象,具有有利于汽车驾驶员顺利操作、尤其适合重型挂车的轮渡、不受枯水期的干扰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属水运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对于尚未架设行驶汽车的桥梁下的内陆江、河来讲,采用轮渡的办法将汽车渡过江河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有的渡轮轮渡汽车时,是将汽车一辆一辆的开上渡轮,当渡轮到达对岸时,再一辆一辆的倒开下去,轮渡效率低,又不安全,对于现有的非自航汽车渡轮,需将动力船缆系于渡轮上对汽车进行轮渡,这种单纯的缆系方式即不安全也不可靠,遇有风大浪高时,动力船和渡轮将一起上下摆动,极大的降低了动力船的拖动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原有非自航的汽车渡轮存在的缆系方式不安全可靠和拖动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它主要由驳船、机船、新型顶推装置、顶推轴、前跳板、后跳板、缆桩、缆绳组成;新型顶推装置由顶推架、顶推架轴套、顶推轴、轴套安全锁定销及合页组成;顶推架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在位于驳船侧面的中心点、船帮自上至下三分之二处将顶推架水平完全焊接和固定在驳船的船帮知顶推架固定点上,将由Φ150mm圆钢管制造的、其上设有合页和轴套安全锁定销的顶推架轴套的一半垂直焊接在顶推架外顶端处,另一半经合页与顶推架外顶端处联接,轴套安全锁定销插在顶推架轴套的上下锁定孔内;经轴套安全锁定销锁定在顶推轴套内并与顶推架垂直的顶推轴由Φ110mm圆钢制作,其上端焊接在机船船头,下端焊接在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的一端,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机船船头下的船体上,顶推轴的升降范围为1~1.5米,使顶推轴套上下自如,安全可靠;驳船和机船的甲板上固定有缆桩;驳船的前后安装固定有与驳船自成一体的双向携带式跳板。本技术的技术设计与所有的自航、非自航渡轮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顶推架装置优于系缆式非自航渡轮,增强了稳固性;2、载重驳船安装前后双向携带式跳板与驳船自成一体,避免载重汽车上下船时的倒车现象,利于汽车驾驶员顺利操作,尤其适合重量型挂车过渡;3、本前后双向跳板适用于各种岸形,对渡轮码头依赖性减小,易于操作,蓝且节约了移动跳板的大笔资金;4、驳船与机船由于有新型顶推架的稳固连接,各自吃水量大大减少,载重航行不受枯水期的干扰,能够实现全年的正常营运,尤其适合松花江流域;5、驳船甲板面积增大,载重量可达120吨,特别适于重型挂车过渡,而且更加安全,由于载车数量的提高,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总体结构俯视图;图2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左侧视图;图3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的正视图;图4顶推架装置的俯视图;图5图4中顶推架轴套的A向视图;图6顶推架轴套锁定前的俯视图。图中1驳船,2机船,3新型顶推装置,4顶推架,5顶推架轴套,6顶推轴,7轴套安全锁定销,8驳船帮板,9顶推架固定点,10缆桩,11缆桩,12缆桩,13缆桩,14合页,15前跳板,16后跳板,17顶推轴支撑架,18驳船甲板,19机船甲板,20缆绳,21上下锁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主要由驳船(1)、机船(2)、由顶推架(4)、顶推架轴套(5)、顶推轴(6)、轴套安全锁定销(7)及合页(14)组成的新型顶推装置(3)、前跳板(15)、后跳板(16)、缆桩(10)(11)(12)(13)、缆绳(20)构成;顶推架(4)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在位于驳船(1)侧面的中心点、驳船帮板(8)自上至下三分之二处将顶推架(4)水平完全焊接和固定在驳船帮板(8)和顶推架固定点(9)上,设有合页(14)和轴套安全锁定销(7)的顶推架轴套(5)的一半垂直焊接在顶推架(4)的外顶端处,另一半经合页与顶推架(4)外顶端处联接,轴套安全锁定销插在顶推架轴套的上下锁定孔(21)内;经轴套安全锁定销(7)锁定在顶推架轴套(5)内并与顶推架(4)垂直的、由Φ110mm圆钢制作的顶推轴(6)与机船(2)固定焊接在一起;与顶推架(4)垂直的、在顶推架轴套(5)内可上下升降1~1.5米的顶推轴(6)上端焊接在机船(2)的船头上,下端焊接在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17)的一端,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17)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机船(2)船头下的船体上;驳船甲板(18)上固定有缆桩(10)和缆桩(11),机船甲板(19)两侧固定有缆桩(12)(13),驳船(1)的前后安装固定有与驳船(1)自成一体的双向携带式前跳板(15)和后跳板(16);轮渡时,被轮渡的车辆由后跳板(16)陆续开到驳船甲板(18)上,开动机船(2)并绕顶推轴(6)转动180°,使机船(2)的船尾与驳船(1)的船尾靠拢,用缆绳(13)将驳船甲板(18)上的缆桩(10)和机船甲板(19)上的缆桩(12)系紧绑好后,开动机船(2)驶向对岸,到岸后,被轮渡的汽车可以直接向前开经前跳板(15)开下到对岸,完成这次轮渡;返回时,当驳船(1)上的轮渡汽车稳住后,解开系绑在缆桩(10)和缆桩(12)上缆绳(13),开动机船(2)并绕顶推轴(6)再逆转180°后,用缆绳(13)把驳船甲板(18)上的缆桩(11)和机船甲板(19)上的缆桩(13)系紧绑好后,开动机船(2)反向驶回对岸,完成第二次轮渡。权利要求1.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主要由驳船(1)、机船(2)、由顶推架(4)、顶推架轴套(5)、顶推轴(6)、轴套安全锁定销(7)及合页(14)和上下锁定孔(21)组成的新型顶推装置(3)、前跳板(15)、后跳板(16)、缆桩(10)(11)(12)(13)、顶推轴支撑架(17)、缆绳(20)构成,其特征在于顶推架(4)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在位于驳船(1)侧面的中心点、驳船帮板(8)自上至下三分之二处将顶推架(4)水平完全焊接和固定在驳船帮板(8)和顶推架固定点(9)上,设有合页(14)和轴套安全锁定销(7)及上下所定孔(21)的顶推架轴套(5)的一半垂直焊接在顶推架(4)的外顶端处,另一半经合页(14)与顶推架(4)的外顶端处联接,轴套安全锁定销(7)插在顶推架轴套(5)的上下锁定孔(21)内;经轴套安全锁定销(7)锁定在顶推架轴套(5)内并与顶推架(4)垂直的、由Φ110mm圆钢制作的顶推轴(6)与机船(2)固定焊接在一起,驳船(1)的前后安装固定有与驳船(1)自成一体的双向携带式前跳板(15)和后跳板(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其特征在于与顶推架(4)垂直的、在顶推架轴套(5)内可上下升降1~1.5米的顶推轴(6)上端焊接在机船(2)的船头上,下端焊接在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17)的一端,水平的顶推轴支撑架(17)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机船(2)船头下的船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其特征在于驳船甲板(18)上固定有缆桩(10)和缆桩(11),机船甲板(19)两侧固定有缆桩(12)(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属水运运输工具
,为解决原有非自航的汽车渡轮存在的缆系方式不安全可靠和拖动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主要由驳船、机船和由顶推架、顶推架轴套、顶推轴、轴套安全锁定销及合页组成的新型顶推装置构成,焊接在机船上的顶推轴经轴套安全锁定销锁在顶推架轴套内,顶推架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并水平焊接在驳船的船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推半回转汽车渡轮主要由驳船(1)、机船(2)、由顶推架(4)、顶推架轴套(5)、顶推轴(6)、轴套安全锁定销(7)及合页(14)和上下锁定孔(21)组成的新型顶推装置(3)、前跳板(15)、后跳板(16)、缆桩(10)(11)(12)(13)、顶推轴支撑架(17)、缆绳(20)构成,其特征在于:顶推架(4)采用多层次三角形结构用Φ200mm钢管焊接而成,在位于驳船(1)侧面的中心点、驳船帮板(8)自上至下三分之二处将顶推架(4)水平完全焊接和固定在驳船帮板(8)和顶推架固定点(9)上,设有合页(14)和轴套安全锁定销(7)及上下所定孔(21)的顶推架轴套(5)的一半垂直焊接在顶推架(4)的外顶端处,另一半经合页(14)与顶推架(4)的外顶端处联接,轴套安全锁定销(7)插在顶推架轴套(5)的上下锁定孔(21)内;经轴套安全锁定销(7)锁定在顶推架轴套(5)内并与顶推架(4)垂直的、由Φ110mm圆钢制作的顶推轴(6)与机船(2)固定焊接在一起,驳船(1)的前后安装固定有与驳船(1)自成一体的双向携带式前跳板(15)和后跳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马龙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