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晓峰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73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小型船艇,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设有船体、甲板、操作控制台等,其特征在于船体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连接而成的,双船体底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既能抗衡风浪的冲击,又能保证船体的平稳,增强了船艇的安全系数,在行进中,双船体像两支巨大的滑水板,使其速度快,能在水中滑行,节能又降耗,成本低,制造容易,可广泛应用在中小型船艇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小型船艇,其结构可降低航行中的阻力,增加抗风浪等级,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船艇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外厂家生产的船艇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由其结构而导致的航行阻力大,能耗高,致使每年全国多耗掉30多万吨各类燃料(概算),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特别是中小型船艇由其结构而导致的不安全问题经常发生。虽然有部分新型船艇可以做到航行阻力小,速度快,能耗低,但其有昂贵的制造成本及航行中不安全等因素的存在,因此不能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新颖,成本、造价低,航行安全,速度快,制造容易的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 设有船体、甲板、操作控制台等,其特征在于船体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连接而成的,双船体底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 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本技术也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的外侧分别设有水翼,还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外侧分别设有水翼。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既能抗衡风浪的冲击,又能保证船体的平稳,增强了船艇的安全系数,在行进中,双船体像两支巨大的滑水板,使其速度快,能在水中滑行,节能又降耗,成本低,制造容易,可广泛应用在中小型船艇上。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船体底部示意图图l、图2、图3中标记1、船体,2、甲板,3、操作控制台,4、正常水 位线,5、快速航行水位线,6、推进器,7、水翼。具体实施方式由图l、 2、 3、 4所示 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设有船体l、甲板2、 操作控制台3等,船体1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2连接而成的,双船体的底 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仰角的大小随船的大小 而决定,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7,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也 可将水翼设在双船体后部下端的外侧,还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外侧分别设有 水翼。在航行过程中,由于双船体底部前端为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所以在推 进器6的作用下,速度加快后,可使船头向上仰起并能在水中滑行,安装在双 船体后部下端的水翼7在航行中通过其仰角也可使船的后部向上升起,此时船 的吃水深度将由停泊时的正常水位线4,随航行速度的增加逐步使船体上升,可 上升至快速航行水位线5的位置,水下船体可上升约2/3,航行阻力变小。按通 常方式计算(忽略空气阻力),船体上升2/3,阻力也将减少2/3。当船体上升后, 其双体船能自然保持其平衡。由于在水面上航行,加上双体船前端的利刃,使 其穿越水浪的性能还可加强。在穿浪的同时,其船的稳定性基本不变,所以安 全性能、娱乐观赏性能更强。 一旦遇到大风浪的天气时,该船也可降低航速, 此时快速航行水位线5就可下降到正常水位线4的位置,这时双船体内侧的水 翼部分进入水下,对船的摇摆产生反作用力,使船体抗风浪、抗摇摆的功能得 到加强。因此能保持船体的平稳性,增加了船体的安全性。由于双船体的底部为平底,类似一对巨大的滑水板镶在船体的底部,在双 船体后部下端的内侧分别安装有水翼,也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的外侧设有水翼, 还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外侧分别设有水翼。在行进中,可将船体向上推升, 使水下船体2/3上升至水面,还可使船体在水面滑水一样的轻盈。由于船的阻力减少了 2/3,所以船的动力燃料将大大降低,估计可降低1/2。由于是双船体, 前端比单体船阻力小,更容易将水浪分向两边。所以该船不但在行进中可以上 升、滑水,还可穿浪。如遇到大的风浪时,只要降低速度,两支水翼即可进入 水下,在水下它能形成2倍的反作用力,避免了船体的左右摇摆,增加了船体 的平稳性,所以该船不但阻力小,速度快,还可抗风浪,安全系数高。既容易 制造,成本还低,航行中还可节省能源,它的各种综合性能优越于其它各类中 小型船艇。与同样大小的船艇比较-制造成本比水翼艇低40%,与普通船艇相同。速 度与水翼相同,比普通船艇快30%。能 耗比水翼艇节省1/4,比普通艇节省1/3。权利要求1、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设有船体、甲板、操作控制台等,其特征在于船体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连接而成的,双船体底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可在双船体后 部下端的外侧分别设有水翼,还可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外侧分别设有水翼。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中小型船艇,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设有船体、甲板、操作控制台等,其特征在于船体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连接而成的,双船体底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既能抗衡风浪的冲击,又能保证船体的平稳,增强了船艇的安全系数,在行进中,双船体像两支巨大的滑水板,使其速度快,能在水中滑行,节能又降耗,成本低,制造容易,可广泛应用在中小型船艇上。文档编号B63B1/16GK201179954SQ200720029309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飞 丛, 丛晓峰 申请人:丛晓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滑水的双体船,设有船体、甲板、操作控制台等,其特征在于船体是由双船体并列通过甲板连接而成的,双船体底部为平面,平面前端设有呈15-30度仰角的三角形平面,在双船体后部下端内侧分别设有水翼,水翼的前仰角为10-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晓峰丛飞
申请(专利权)人:丛晓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