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腐蚀监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聚变发电堆第一壁腐蚀监测装置,属于等离子体流腐蚀金属的监测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面对的共同问题,聚变发电因具备诸多优点而广受关注。在磁约束聚变反应中等离子体撞击第一壁,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腐蚀第一壁。经过长期腐蚀后的第一壁材料几乎完全被腐蚀,此时就如同失去了屏障,等离子体有大量逸出的可能,进而造成聚变发电堆运行安全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在线实时监测第一壁结构的腐蚀程度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人类尚未建立起聚变反应堆,对第一壁部件腐蚀状态尚未进行实时在线的监测,也没研发出实时在线监测的设备。国际托卡马克实验反应堆,即ITER装置是目前在建的聚变功率最大的装置,ITER组织已经进行了对ITER第一壁部件腐蚀监测的研宄。ITER目前采用的方法基于激光干涉的原理,理论上可以提供精确的监测结果;然而,ITER的激光监测方法技术上是很复杂的,在不能进行人工维护、复杂的电磁和热工环境的聚变反应堆腔体内部,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甚多,能否可靠的应用尚不明确。例如反应堆内部与激光光路有关的部件的热收缩就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变发电堆第一壁腐蚀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并保持导热介质循环式贯通的冷却装置、第一绝热管道、导热管道和第二绝热管道;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调速气泵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调速气泵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与冷却装置相连并靠近相连处的第一绝热管道和第二绝热管道上,所述调速气泵设置在第一绝热管道或第二绝热管道上;所述导热管道与聚变反应堆第一壁的侧面接触式分布,包括面对等离子体的接触体、与接触体形成中空通道的包围体;所述接触体与聚变反应堆第一壁的厚度相同、材料相同、并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包围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