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8914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4:31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属农作物害虫防治技术领域。通过人工饲养金环胡蜂并诱导其于一定区域内捕食,利用金环胡蜂捕食性强,猎食范围广的特性对农作物叶面害虫进行控制。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添加特种饲料。优点: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农作物害虫防治
技术背景用捕食性昆虫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低农药绿色种植的途径之一。申请号为201410681997.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利用胡蜂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方法”。胡蜂总科约有5000种以上已知胡蜂,中国已经发现定名的约200余种。该文件虽然未表明其所适用的胡蜂种类,但实际上只可能是体型较小的胡蜂。当大型胡蜂达到1000头/亩的密度时已经可以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该文件的方案施放密度大于4000头/亩。柑橘潜叶蛾是一种体长不超过5mm的小型昆虫,作为主要以其为食的昆虫相对也不会太大。由以上两点可以判断其适用的胡蜂体型较小的。此外该文件的方案为纯人工饲养,饲养难度及饲养成本也较高。金环胡蜂(VespamandariniamandariniaSmith)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杂食性昆虫,体长3cm~5cm,其食物中80%以上为其它昆虫。金环胡蜂在中国已知胡蜂中体型最大、分布最广、最具攻击性,可捕食包括大型昆虫在内的绝大部分危害农作物的叶面害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做到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饲养金环胡蜂并诱导其于一定区域内捕食,利用金环胡蜂捕食性强,猎食范围广的特性对农作物叶面害虫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方法如下:(1)、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或中心地带防雨防风处,距地面3~10m,至少一边有半径大于4米的空地,在距蜂巢200米内设置补水点。补水点可以是水池、水盘等。(2)、设置5~10个半径2~3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出主要种植作物5~2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50~300m,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可为平台状,半径2~4cm,平台一般使用黄色、白色等浅色,不使用蓝、红等色彩。需要调整饲喂台位置时,应将时间控制在日落之后。当不同地块虫害加重时在夜间改变饲喂台位置,以便诱导蜂群到该地块捕食。(3)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如单一的牛羊瘦肉,鱼肉,蜂蜜或食糖,昆虫幼虫等,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特种饲料为:饲料A,瘦肉细条(牛肉、猪肉或者鱼肉均可)10~50g,于浸泡液中浸泡5~3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30g,尿素1~3g,氯化钠0.5~1g,维生素C1~5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或者是饲料B,牛肉泥20~30g,猪肉泥5~10g,鱼肉泥10~20g,尿素1~3g、维生素C1~5mg,乙醇1ml,小麦粉10~15g,蔗糖5~10g,加水做成细条状,以饲料条不散即可。(4)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或还在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半期间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5~10g/亩,当虫害密度较大时,在地块中增加饲喂台数量,但地块中饲喂台数量不超过4个/亩,每个饲喂台饲喂量不超过3g,以便刺激金环胡蜂的捕食欲望。当蜂群数量小于50只/巢时,每100只胡蜂约需要补饲牛羊瘦肉(或鱼肉)10~25g/天、蜂蜜3~7g/天,尽量在1号及2号饲喂台进行饲料投放,如果蜂蜜、肉食饲喂量过高会导致胡蜂捕食性下降,活动面积仅保留在饲喂台周围。通过1.5~3周的补饲后蜂群会增值至100~150只/群或更大数量,此时需要减少1号饲喂台的补饲量,减少肉食至1~3g/天,蜂蜜不再补饲,并在2号、3号饲喂台适当补饲。当蜂群数量超过1000只/巢时,金环胡蜂的捕食半径约为800~1000米,可通过饲喂特种饲料使绝大部分胡蜂受控在所需控制的地块。(5)胡蜂攻击性的控制及预防:由于胡蜂是一类极具攻击性的昆虫,尤其金环胡蜂是一种大型胡蜂,它的攻击性更为显著。但由于金环胡蜂的攻击性主要在早晨、傍晚、上午最为突出,农事时间应避开这一时间。当农事时间无法错开时,应提前进行预防和技术驱赶。A、诱导预防,当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地块与时间刚好在金环胡蜂的活动高峰期时,可提前半小时在距地块20米开外地域放置饲喂台,以重量比为10%~25%的蜂蜜水诱导胡蜂采食。B、驱赶预防,金环胡蜂极具攻击性,但是也是一种较易受惊的昆虫。可以使用80分呗以上的噪音对需驱赶的区域以3~20秒噪音/次,间隔2~10分钟一次间断播放3~4次进行驱赶。但该方法不能再在蜂巢附近使用。C、如果地块中蜂群密度小于15只/亩时,可不人为干预,金环胡蜂在离巢时未受攻击不会主动攻击人。(6)胡蜂数量的控制:夏秋季节由于金环胡蜂种群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增殖较快,当每巢工蜂数量超过2000时,蜂巢直径超过80CM时应及时控制工蜂数量。控制方法:夜间采捕蜂蛹或成蜂。金环胡蜂主要控制的害虫为:鳞翅目成虫、幼虫,直翅目成虫及若虫,鞘翅目成虫、幼虫,及其它叶面活动昆虫。每亩土地只需要10~100只成蜂控制。每巢胡蜂可控制半径为200~1000米距离的以内害虫。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可捕食害虫种类多,捕食半径大,蜂的施放密度小,养殖容易,饲养成本降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作物为毛白菜(小白菜),地块面积为1.7亩,主要害虫为小菜蛾,捕食期间为1~3月份。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270米,带防雨防风的台架上端,距地面3m,一边有半径5米的空地,在距蜂巢150米内设水盘为补水点。设置6个半径2.5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度为3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6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1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120米,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抵5和6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饲喂台为平台状,半径3cm,白色。普通饲料食糖,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特种饲料为:瘦牛肉细条30g,于浸泡液中浸泡2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20g,尿素2g,氯化钠0.8g,维生素C3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还在下午1点半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7g/亩。本实施例除害虫效果:经过三天引导刺激捕食,使小菜蛾密度从12只/㎡迅速降至0.3只/㎡本实施例还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特种饲料为:饲料A,瘦牛肉细条30g,于浸泡液中浸泡2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20g,尿素2g,氯化钠0.8g,维生素C3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饲料B,牛肉泥25g,猪肉泥7g,鱼肉泥15g,尿素1g、维生素C2mg,乙醇1ml,小麦粉10g,蔗糖9g,加水做成细条状。在1号饲喂台补饲特种饲料后观察到的捕食情况如下:经观察表明,饲料A,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蜂巢设在距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或中心地带防雨防风处,距地面3~10m,至少一边有半径大于4米的空地,在距蜂巢200米内设置补水点;(2)、设置5~10个半径2~3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出主要种植作物5~2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50~300m,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四饲喂台设置在需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3)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因进行补饲;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特种饲料为:饲料A,瘦肉细条(牛肉、猪肉或者鱼肉均可)10~50g,于浸泡液中浸泡5~3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30g,尿素1~3g,氯化钠0.5~1g,维生素C1~5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或者是饲料B,牛肉泥20~30g,猪肉泥5~10g,鱼肉泥10~20g,尿素1~3g、维生素C1~5mg,乙醇1ml,小麦粉10~15g,蔗糖5~10g,加水做成细条状;(4)当需要促使金环胡蜂捕食时,于早晨太阳升起前在饲喂台中使用特种饲料或还在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半期间第二次添加特种饲料,每次特种饲料的使用量为5~10g/亩,或者还在在地块中增加饲喂台数量,但地块中饲喂台数量不超过4个/亩,每个饲喂台饲喂量不超过3g;当蜂群数量小于50只/巢时,每100只胡蜂补饲牛羊瘦肉或鱼肉10~25g/天、补饲蜂蜜3~7g/天;通过1.5~3周的补饲后蜂群增值至100~150只/群或更大数量,减少1号饲喂台的补饲量,减少肉食至1~3g/天,蜂蜜不再补饲,并在2号、3号饲喂台补饲;(5)胡蜂攻击性的控制及预防:A、诱导预防,当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地块与时间刚好在金环胡蜂的活动高峰期时,提前半小时在距地块20米开外地域放置饲喂台,以重量比为10%~25%的蜂蜜水诱导胡蜂采食;B、驱赶预防,使用80分呗以上的噪音对需驱赶的区域以3~20秒噪音/次,间隔2~10分钟一次间断播放3~4次进行驱赶;C、如果地块中蜂群密度小于15只/亩时,不人为干预,(6)胡蜂数量的控制:夏秋季节当每巢工蜂数量超过2000时,蜂巢直径超过80CM时控制工蜂数量,控制方法为夜间采捕蜂蛹或成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金环胡蜂捕食农作物叶面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蜂巢设在需捕食害虫地块的边缘或中心地带防雨防风处,距地面3~10m,至少一边有半径大于4米的空地,在距蜂巢200米内设置补水点;(2)、设置5~10个半径2~3cm、可调整位置的饲喂台,饲喂台高出主要种植作物5~20厘米,第1饲喂台距离蜂巢2~5米,第2饲喂台距离第1饲喂台10~100米,第3饲喂台距离第2饲喂台20~200米,第4饲喂台距离第3饲喂台50~300m,第2、第3饲喂台朝向需捕食害虫地块呈直线排列,第4饲喂台设置在需捕食害虫地块中心地段,其余饲喂台设置在距离第4饲喂台2~5米处且随机分布;(3)普通饲料为金环胡蜂的现有一般饲料,当金环胡蜂食物源不足时应进行补饲;促使金环胡蜂进行捕食的饲料为特种饲料,特种饲料为:饲料A,牛肉、猪肉或者鱼肉的瘦肉细条10~50g,于浸泡液中浸泡5~30分钟使肉条充分吸收浸泡液后使用,浸泡液为蜂蜜5~30g,尿素1~3g,氯化钠0.5~1g,维生素C1~5mg、乙醇1ml,溶解后定容至100ml;或者是饲料B,牛肉泥20~30g,猪肉泥5~10g,鱼肉泥10~20g,尿素1~3g、维生素C1~5mg,乙醇1ml,小麦粉10~15g,蔗糖5~10g,加水做成细条状;(4)当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柏青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