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799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仪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且不同高度的植物接受到的光照强度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林下植物经常会接受到短暂的高光即光斑的照射,并且光斑是林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光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发明专利技术了一套测量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模拟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的响应,还能模拟测定遮阴栽培条件下作物叶片对光斑的响应特征,在科学研究及农业生产上都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
,涉及一种测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仪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然而,光对植物来说是一种高度异质化的动态资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林下植物不但光照环境复杂多变而且光照强度相对较低。不过,林下植物经常也会接受到短暂的高光照即光斑的照射,并且光斑是林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光能。探明林下阴生植物或间套作条件下的矮杆作物对光斑响应特征,对农业生产实际具有指导意义。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配备有荧光光源的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既可以完成植物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CO2饱和点、CO2补偿点等参数的测量,还可以同时测量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最大潜在光化学效率、光下最小荧光、光下最大荧光、稳态荧光、开放的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等参数。利用仪器自带的程序可测量植物叶片气体交换参数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还可测量植物叶片光合参数随着CO2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特征等,但缺少模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自动测量程序与方法。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测量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仪不能实现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测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仪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实现了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测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测定阴生植物对林下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黑暗或弱光处理植株叶片30分钟以上,得到待测叶片;(2)开启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第一步,模拟遮阴环境,创建一个弱光条件下间隔不间断自动循环采集数据的程序;第二步,建立一个由低光照强度到高光照强度转换的控制程序;第三步,模拟阳光直射(光斑),创建一个高光照条件下不间断自动循环采集数据的程序;第四步,结束程序,将已创建的程序保存至主机存储;(3)打开光源,设置一个弱光照强度;(4)打开叶室,夹紧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待测叶片,启动已创建的自动测量程序开始测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的第一步包含三个内容:①循环测量的次数;②每个循环记录数据的间隔时间(等待时间);③选择LCF(发射控制设备)采集的参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的第二步包含三个内容:①设置一个高光照强度及蓝光占的比例,高光照强度一般为待测植物的光饱和点;②设置高光照强度下,记录一个数据需要等待的时间;③选择LCF采集的参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的第三步包含三个内容:①循环测量的次数;②每个循环记录数据的间隔时间(等待时间);③选择LCF采集的参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在每次启动自动测量程序前,需先打开光源,且光照强度必需远小于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经黑暗或低光照处理的待测叶片,避免强光直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模拟测定阴生植物对林下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适用于模拟任何植物从弱光照转入强光照下其各光合及荧光参数动态变化情况的测定。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能模拟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的响应,还能模拟测定遮阴栽培条件下植物叶片对光斑的响应特征,并且能够在测量光合参数的同时记录所对应的荧光参数,这对于研究植物的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及光能分配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农业生产上也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一步进入主界面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步选择系统文件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步选择创建新的自动测量程序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四步启动程序创建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五步进入循环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六步选择用户输入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七步提示循环次数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八步输入循环次数回到循环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九步选择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步选择固定时间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一步选择时间单位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二步提示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三步输入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四步返回到循环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五步选择荧光光源记录方式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六步选择记录荧光参数并返回到循环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七步结束此次循环设置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八步设置改变光照强度的示意图;图19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十九步选择荧光光源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步选择需要改变光照强度和蓝光比率的示意图;图21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一步提示光照强度和蓝光比率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二步输入高光照强度和蓝光比例的示意图;图23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三步选择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24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四步选择固定时间的示意图;图25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五步选择时间单位的示意图;图26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六步提示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27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七步输入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28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八步选择荧光光源记录方式的示意图;图29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二十九步选择记录荧光参数的示意图;图30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步创建新的循环设置的示意图;图31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一步选择用户输入的示意图;图32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二步提示循环次数的示意图;图33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三步输入循环次数回到循环设置界面的示意图;图34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四步选择等待时间的示意图;图35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五步选择固定时间的示意图;图36是实施例1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及测量的第三十六步选择时间单位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拟测定林下阴生植物对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测定阴生植物对林下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黑暗或弱光处理植株叶片30分钟以上,得到待测叶片;(2)开启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第一步,模拟遮阴环境,创建一个弱光条件下间隔不间断自动循环采集数据的程序;第二步,建立一个由低光照强度到高光照强度转换的控制程序;第三步,模拟阳光直射,创建一个高光照条件下不间断自动循环采集数据的程序;第四步,结束程序,将已创建的程序保存至主机存储;(3)打开光源,设置一个弱光照强度;(4)打开叶室,夹紧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待测叶片,启动已创建的自动测量程序开始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测定阴生植物对林下光斑响应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黑暗或弱光处理植株叶片30分钟以上,得到待测叶片;(2)开启LI-64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新创建一个自动测量程序:第一步,模拟遮阴环境,创建一个弱光条件下间隔不间断自动循环采集数据的程序,包括:①循环测量的次数;②每个循环记录数据的间隔时间;③选择发射控制设备采集的参数;第二步,建立一个由低光照强度到高光照强度转换的控制程序,包括:①设置一个高光照强度及蓝光占的比例,高光照强度为待测植物的光饱和点;②设置高光照强度下,记录一个数据需要等待的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增陈军文周平海梅荣付忠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