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善载专利>正文

组合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030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船。该预制船包括:主体部分,由多个能够组装的分立组件构成;外壳部分,用于环绕并固定组装为单体的主体部分;以及气管,安装在外壳部分的内表面的期望位置上。所述外壳部分具有袋的形式,并设置有用于接纳构成主体部分的多个分立组件的开口。在外壳部分环绕主体部分的情况下,气体被注入气管并使其膨胀。由于气管的膨胀力,构成主体部分的分立组件被牢固地固定,从而避免了分立组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船(prefabricated boat),其能够便于储存和运输,尤其可应用于休闲目的的小型游艇、划艇、皮艇等,还可应用于军事目的装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休闲船对于公众使用者来说过于昂贵以至于无法拥有,并且需要单独的设备和位置来进行运输和储存。因此,在这些传统的休闲船的使用方面存在很多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橡皮艇或能够组装的小型船。但是,在橡皮艇的情况下,如果由于外部冲击而使其产生刮痕,则该船会始终具有气体泄漏的风险。虽然其储存和运输并不困难,但是在使用时必须注入空气这一点非常麻烦。类似地,在能够组装和拆解的小型船的情况下,组装和拆解工作很麻烦,并且需要单独的工具等,从而易于被普通人所拥有或使用。另外,即使传统的休闲船可进行拆解或组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接用手进行运输仍然过重。因此,当在车辆无法通过的峡谷等地方使用这类船时,其运输非常困难和不便。大部分传统的休闲船对于普通人来说太昂贵以至于无法拥有。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超过某个水平的财力的人才能进行这种需要使用这些船的休闲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组装和拆解的预制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船的体积最小化以及使拆解后的船易于储存和运输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船的浮力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较轻、使得使用者能够用手携带的预制船。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船在使用时受到外部冲击损坏并保护乘客安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化其结构以降低其制造成本,从而无需太重的经济负担就能拥有的预制船。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尽可能地使用可循环材料来使其具有环境亲和力的预制船。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制船。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船包括主体部分,由多个能够组装的分立组件构成;外壳部分,用于环绕并固定组装为单体的主体部分;以及气管,安装在外壳部分的内表面的期望位置上。所述外壳部分具有袋的形式,并设置有用于接纳构成主体部分的多个分立组件的开口。在外壳部分环绕主体部分的情况下,气体被注入气管并使其膨胀。由于气管的膨胀力,构成主体部分的分立组件被牢固地固定,从而避免了组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同时,该船的浮力增加,而外部冲击被有效吸收,从而保护了乘客的安全。另外,待彼此组装的多个分立组件中的一个设置有在其一侧形成的凸面,而将与所述多个分立组件中的所述一个结合的另一个组件设置有在其一侧形成的凹面。所述凸面由向上倾斜面和向下倾斜面组成,而所述凹面的形状与所述凸面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分立组件通过凸面和凹面的相互连接而彼此组装。此外,在所述凹面和凸面的其中之一中形成有突起,而在所述凹面和凸面的另一个中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突起的突起接纳部。当所述凹面和凸面接合时,突起和突起接纳部起到了精确确定其结合位置的作用,并在结合之后更确定地保持组装状态。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所进行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有益效果,其中图1a是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预制船的外壳(armor)部分的立体图;图1b是图1a的外壳部分的剖面图,显示了在其上安装有气囊;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预制船的组装过程;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预制船的外壳部分;以及图4是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船主体部分的中央部分、船首部分、以及船尾部分的拆解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预制船的主体部分由中央部分150、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组成。中央部分150中设置有用于容纳乘客的乘客座位,并构成了主体部分100的中央。因此,船首部分160组装至中央部分150的前侧,而船尾部分170组装至中央部分150的后侧。参照图2,由向上倾斜面111和向下倾斜面112构成的凸端面110分别形成于中央部分150的、船首部分160组装至其的一个侧部处以及船尾部分170组装至其的另一个侧部处。另外,待组装至中央部分150的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的各自的端面设置有凹端面120,凹端面120与凸端面110的形状相对应。因此,凸端面110和凹端面120彼此结合,从而形成主体部分100。如图2所示,凹端面120设置有突起130,突起130具有从凹端面120表面突出的特定高度。凸端面110设置有突起接纳部140,突起接纳部140凹入凸端面110的表面,用于容纳突起130。突起接纳部140的位置与突起130的位置相对应。由于突起130与突起接纳部140的相互接合,因此,在凸端面110与凹端面120结合时,能够精确地确定结合位置。在凸端面110与凹端面120结合之后,可更加确定地保持结合状态。换言之,中央部分150的凸端面110与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的各自的凹端面120相接触。如果将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分别向中央部分150的中心挤压,则会迫使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向所述中心移动。同时,由于向上倾斜面111和向下倾斜面112的作用而使其垂直运动受到限制。同样地,由于突起130与突起接纳部140的相互接合,其左右运动连同其垂直运动一起受到限制。因此,能够稳定地保持中央部分150、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的组装状态。如图4所示,构成船首部分160顶面的船首顶板161和构成船尾部分170顶面的船尾顶板171可分别与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可拆卸地构造。参照图4,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在其上周缘中形成的引导槽180,从而船首顶板161和船尾顶板171能够可滑动地组装和拆解,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此。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销连接、螺栓或螺纹连接、突出和凹陷接合等,只要其能够提供使得船首顶板161和船尾顶板171容易组装至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或从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拆解的结构即可。以这种方式,在船首顶板161和船尾顶板171可拆卸地构造的情况下,船首部分160和/或船尾部分179可在船首部分160、船尾部分170和中央部分150被拆解的情况下装载于中央部分150的内部。换言之,虽然附图并未清晰地显示船首部分160、船尾部分170和中央部分150的相对尺寸,但是它们是以这样的方式构造的,即,在它们被拆解的情况下,船尾部分170(船尾顶板171已从其上拆下)可装载于中央部分150内部,而船首部分160(船首顶板161已从其上拆下)可装载于船尾部分170内部。在船尾部分170和船首部分160相继装入中央部分150内的情况下,船首部分160的内部空间可用作装载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将船首部分160和船尾部分170的尺寸设计如下首先,顶板161已从其上拆下的船首部分160能够装载于中央部分150内部,然后,顶板171已从其上拆下的船尾部分170能够装载于船首部分160内部。具有上述结构的船首部分160、船尾部分170和中央部分150可使其在被拆解时占用的空间最小化,从而使其运输和储存的便利性最大化。另外,虽然图中并未示出,但与船首部分160或船尾部分170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船,包括:a)主体部分,由多个能够组装的分立组件构成;b)外壳部分,用于环绕并固定组装为单体的所述主体部分;以及c)气管,安装在所述外壳部分的内表面的期望位置上;d)其中,所述外壳部分具有袋的形式,并 设置有用于接纳构成所述主体部分的所述多个分立组件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善载
申请(专利权)人:朴善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