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可转换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8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船舶,其包括:重载双体船,一个或几个可动浮力滚上/滚下平台(3);为波涛汹涌的深海的吃水变化设置的移动装置,这样,平台(3)可以在船体之间上升或下降,从而有选择地改变船舶的漂浮。在较高位置,船舶为深海双体船;在中间位置,平台能漂浮,并且在平台底部与双体船龙骨之间形成渠道;在较低位置,平台底部和双体船甚至龙骨都转换成浅吃水中的双体船;在最低位置,双体船上升到水上以便停靠船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可转换船舶,其设计成在深广海上用于快速运输、良好机动性和适航能力,并设计成用于将沉重货物装到未装备的海岸线上以及公海上的后勤船舶上。
技术介绍
目前,将货物装到未装备海岸线是利用港湾工作船、登陆船或气垫艇而进行的。港湾工作船或登陆船的特征在于吃水浅,允许在坡度平缓的海岸线上登陆,但是,由于其船体形状以及因吃水浅并且顶部相当重的实事而造成运动和适航能力受到限制,它具有速度低的缺点。允许快速运输、良好机动性和适航能力的公海船、客船或货船其特征在于吃水深,这防止其靠近坡度平缓的海岸。已经认为,可转换船舶能够将深海双体船变成浅水艇。Malin(US3,437,067)、Zadrowny(US3,898,946)、Matsumoto(JP5,921,195)、Yilmaz(US5,921,195)已经描述了这种可转换船舶。被认为可通过在船体之间上升或下降的船舶的可动浮体来完成转换,可动体(或平台)连接于相邻船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一些改进以解决在这些可转换船舶的限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必须能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进行转换。必须能够在岸(较低位置的平台)与深海(较高位置的平台)之间的靠近海岸的近海进行转换必须能够在后勤船舶上在深海装载/卸载时进行转换,当平台处于较低位置时,只可能进行滚装运输。转换也被必须在深海当进入/离开登陆船的井形(well)船坞时进行,平台处于中间位置,以避免井的很浅的水的吸入效应,同时避免高度太大而不能与井形船坞间隙相适应。在全部存在的登陆船进入/离开船坞登陆船的狭小井时,观察该吸入效应,该吸入效应是很多底部损坏的根由。转换与货物装卸有某些类似,Farrel(US3,537,413)、Broes(US3,786,772和3,908,573)、Hoehne(DE30,19706)和Kirby(US4,011,825)已经详细描述了浮力货船的静水货物装卸,但没有描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转换。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转换时,根据船体的较大变形(尾浪上的扭转、横浪上的横向弯曲、顶头浪上的纵向弯曲),与相邻船体相连的船舶可动体的连接部受到劈开(wedging)的影响。第二,为了收容在深海双体船构造和浅水艇构造中都能够工作的推进系统,快速特重货物双体船到浅水艇的转换引入很多的主体平面设计困难。在浅水中,主体平面必须使浮力最大。主体平面必须使双体船构造中的艉阻力最小。这些必要条件中的每一个都与另一个相对立,当可转换船舶为高速、重载船舶时,不经过特殊设计,主体平面变得不切实际。第三,船舶可动体连接在相邻船体内部的外壳需要较大的空间,并切割整个船壳板。那么就会影响船体结构强度。这些附属物或孔也增强了船体流体动阻力,从而降低了船舶速度。在前面的专利EP1,123,862中,已经描述了这种可转换船舶并且简略描述了移动装置,其中,可动体没有连接到相邻船体上,并且独立于双体船结构。针对结构和流体动力问题,本专利描述了准确性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改进的可转换船舶,其特征在于,一方面,其快速运输、良好机动性和适航能力,另一方面,其具有将重载荷装载/卸载到坡度平缓的海岸线以及公海的后勤船舶上的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滚上/滚下船舶,当在公海上以恒定的排水量航行、将载荷装载到未装备海岸线或公海的后勤船舶上时,吃水发生变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双体船,其两个船体在上部分上像造船时一样,通过甲板或梁永久地组装在一起,和双体船的推进系统(包括转向系统),其设计成可以在浅水中减少吃水航行或者深吃水航行,和一个或几个位于双体船两个船体之间的浮力移动平台,其在船舶的一端或各端上设有或未设有可展开坡道,和移动装置,其使在广海上在高位置和低位置之间操纵平台成为可能。可转换船舶的第一改进能避免在巡航模式(平台位于较高位置)与装载模式(平台位于较低位置)之间转换期间的劈开。劈开通过海上双体船扭曲和连接于相邻船体的平台的运动发生。该改进在于,省去了在横向方向上通过平台连接这两个船体的相邻船体的连接部。这样,平台可以完全自由地在横向方向上移动,避免相邻船体的任何劈开,并且在船舶仍然在大浪公海上航行时能够提升。平台的移动装置制造如下一个双体船结构上的竖直导向件和相应的附着于平台的销,以阻止平台的相对纵向位移,和双体船的两个侧向船体阻止横向相对运动,或者作为选择,这些运动在横向上由其中一个船体上的导向件阻止,和至少三个升降点,优选为四个,每一个在两个末端铰接,以改变平台与双体船船体的相对位置,这样,在较高位置,双体船船体在水上方支撑平台,在较低位置,移动平台支撑双体船直到平台底部线。平台可以在任何中间位置停下来,特别允许在非常浅的渠道、例如船坞船舶的井中通过有限的底部入口进入。形成在平台下方和船体之间的渠道增加了可转换船舶与船坞登陆船的井(well)之间的水的自由部分,减少了相应的浅水弗劳德数,减少了底部吸入以及相应的对底部结构的破坏。移动装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和下)上进行致动,在两个方向上达到静态和动态效果,如同双体船可以支撑平台,平台可以支撑双体船。在移动期间,移动系统不作为双体船结构的一部分。为了最小化平台的变形和过载,各个升降点都是同步的。依照本专利技术,平台通过船体与平台的连接部被锁定在工作位置,以保证平台不会受到移动装置的故障、搁浅和碰撞的影响。依照本专利技术,双体船的两个船体可以在它们的底部分进行连接,以在大浪时限制侧船体之间的相对横向运动。依照本专利技术,可转换船舶的船体主体平面和平台的形状允许通过特殊的船体线型在吃水深(重载双体船)和吃水很浅(移动平台处于较低位置,灯标船)的情况下航行,该船体线型使在浅水中的浮力最大,而航行时后部分最小。它们适用于在未装备海岸线上装载的搁浅损坏。为了增大在浅水中的浮力,船体安装有球鼻艏和球型艉。优选通过喷液装置来进行快速运输所需的大功率推进。喷液装置通常放置在船体的尾部横梁舱壁上,叶轮轴线位于船舶吃水下面。喷液装置必须非常靠近底部线,以便能够在浅水构造和空载状态下泵送水。在装载双体船构造中,深的吃水和很深的横梁舱壁增大了牵引,相应地增大了流体动阻力,即使在功率大的情况下,船舶获得的速度也非常低。为了使该牵引最小,喷液装置必须收容在球型艉的端部,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收容在船尾横梁上;当作为双体船航行时,它们可用于喷液装置周围都是水的非常规深吃水中,当像往常一样航行时,船舶由平台支撑。球型艉显著地减少了船尾牵引,设计来确保喷液装置周围的水适当流动,从而增加推进率。这些喷液装置优选设置有定向喷嘴和换向喷口,以在任何速度和船舶构造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机动性和非常短的停驶距离。平台船头和船尾主体平面的轮廓设计成以减少的锋面波的向前向后航行。依照本专利技术,无论移动装置如何,通过导向件上的柔性襟翼、或通过可伸缩装置、或通过任何其它装置,可转换船舶的船体壳可以在平台的任何位置都保持齐平,以避免通过壳体开口出现流体力学湍动和相应的速度降低。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文给出的说明书中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显示了完全不作为限制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在双体船构造中可转换船舶的透视图。图2是在浅水中的可转换船舶构造的透视图。图3是在浅水中的可转换船舶构造的另一透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换船舶,当以恒定的排水量航行、将装载物装载到未装备海岸线或在公海中装载到后勤船舶上时,吃水发生变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双体船,其两个船体像造船时一样在上部分上通过甲板或梁永久地组装在一起,和    双体船的推进系统(包括转向系统),其设计成可以在浅水中减少吃水航行或者深吃水航行,和    一个或几个位于双体船两个船体之间的浮力移动平台,其没有刚性地连接到这些船体上,并在船舶的一端或各端上设有或未设有可展开坡道,和    独立于船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任何变形的铰接移动装置,其使在公海上在没有劈开的情况下在高位置和低位置之间操纵平台成为可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卢卡斯
申请(专利权)人:利彼诺伊实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