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该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单叶铁线莲4-8份、地血香5-13份、地枫皮5-13份、骨碎补5-13份、巴戟天5-13份、川续继5-13份、黑藁本5-13份、葫芦巴5-13份、莪术4-8份、鸡树条5-13份、木通根4-8份。该中药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显效率高,止痛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
技术介绍
乳腺癌已经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其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89%。乳腺癌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主要受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放疗时腋窝暴露程度而有所不同,从5%-56%不等。目前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有手术重建淋巴回流通道、负压吸引改善淋巴引流等,但疗效不确切。为了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近几年来临床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逐渐发展成为乳腺癌手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者可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压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单叶铁线莲4-8份、地血香5-13份、地枫皮5-13份、骨碎补5-13份、巴戟天5-13份、川续继5-13份、黑藁本5-13份、葫芦巴5-13份、莪术4-8份、鸡树条5-13份、木通根4-8份。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单叶铁线莲5-7份、地血香7-11份、地枫皮7-11份、骨碎补7-11份、巴戟天7-11份、川续继7-11份、黑藁本7-11份、葫芦巴7-11份、莪术5-7份、鸡树条7-11份、木通根5-7份。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单叶铁线莲6份、地血香9 份、地枫皮9份、骨碎补9份、巴戟天9份、川续继9份、黑藁本9份、葫芦巴9份、莪术6份、鸡树条9份、木通根6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中,单叶铁线莲别名地里根、雪里开、拐子药,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 Oliv.的根。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消肿。临床常用于胃痛,腹痛,跌打损伤,跌仆晕厥,支气管炎;外用治腮腺炎。地血香别名大饭团、梅花钻、风藤、吹风散、大钻骨风、绣球香、通血香、风藤、红吹风、南蛇风、冷饭团、大风沙藤、过山龙藤、海风藤、大叶过山龙、大通血香、大红袍,为五味子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Uvaria heteroclita Roxb.的根或藤茎。性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地枫皮别名追地风、钻地风、南宁地枫皮、地风,木兰科八角茴香属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的干燥树皮。性味 微辛、涩,温。归膀胱、肾经。功能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黑藁本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的根。秋冬辛,温。可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胃寒痛,肌肉关节痛。葫芦巴别名芦巴子、香草子、小木夏,为豆科葫芦巴属植物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种子。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温肾,散寒止痛。用于肾虚阳痿,腰痛,少腹冷痛,疝痛。鸡树条别名鸡树条子,糯米条。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嫩枝、叶。甘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消肿。治腰肢关节酸痛,跌打闪挫伤,疮疖,疥癣。木通根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 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 及白木通A.trifoliata (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根。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利水消肿;行气;活血;补肝肾;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经闭;疝气;睾丸肿痛;脘腹胀闷;小便不利;带下;虫蛇咬伤。其它药物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记载的中药。乳腺癌在中医古籍中的相关论述散在于“水肿”“痹症”“瘀证”等多种病证范畴内《医宗金鉴》指出“乳岩有肝脾两伤,气血凝结而成。”“气滞血瘀”是乳腺癌发病的基础,手术虽可移除有形之肿物,但疾病本质仍存。 根据祖国医学观点,气滞则血瘀,血不利则为水,故可见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局部肢体肿胀,气血瘀滞不行,则不通则痛,故见疼痛,气血不能荣养肌肤四末,故见麻木,甚者血不荣筋,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中医外治法在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中,单叶铁线莲、地血香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为君药,骨碎补、巴戟天、川续继、葫芦巴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为臣药,佐以黑藁本、莪术辛散温通,祛瘀止痛,再加鸡树条、木通根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局部外用使药效直达病所。既体现了中药外用特色,又兼顾整体病机,共奏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单叶铁线莲6g、地血香9 g、地枫皮9g、骨碎补9g、巴戟天9g、川续继9g、黑藁本9g、葫芦巴9g、莪术6g、鸡树条9g、木通根6g。实施例2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单叶铁线莲5g、地血香11g、地枫皮7g、骨碎补11g、巴戟天7g、川续继11g、黑藁本7g、葫芦巴11g、莪术7g、鸡树条7g、木通根5g。实施例3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单叶铁线莲7g、地血香7g、地枫皮11g、骨碎补7g、巴戟天11g、川续继7g、黑藁本11g、葫芦巴7g、莪术5g、鸡树条11g、木通根7g。实施例4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单叶铁线莲4g、地血香13g、地枫皮5g、骨碎补13g、巴戟天5g、川续继13g、黑藁本5g、葫芦巴13g、莪术8g、鸡树条5g、木通根4g。实施例5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单叶铁线莲8g、地血香5g、地枫皮13g、骨碎补5g、巴戟天13g、川续继5g、黑藁本13g、葫芦巴5g、莪术4g、鸡树条13g、木通根8g。对实施例1和对照例制备的中药进行了临床试验,详情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乳腺科门诊或住院部共152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80例,152例患者均为女性,治疗组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53.3±9.3)岁,对照组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4.1±7.1)岁;治疗组平均淋巴结转移数目为(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单叶铁线莲4‑8份、地血香5‑13份、地枫皮5‑13份、骨碎补5‑13份、巴戟天5‑13份、川续继5‑13份、黑藁本5‑13份、葫芦巴5‑13份、莪术4‑8份、鸡树条5‑13份、木通根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单叶铁线莲4-8份、地血香5-13份、地枫皮5-13份、骨碎补5-13份、巴戟天5-13份、川续继5-13份、黑藁本5-13份、葫芦巴5-13份、莪术4-8份、鸡树条5-13份、木通根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
单叶铁线莲5-7份、地血香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业刚,沈柏蕊,
申请(专利权)人:辛业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