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发广专利>正文

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425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其于脚踏车车架转轴二侧连接的曲柄端部各设有一踏板轴,及于踏板轴上套设有一滚轮,位于支架后端外侧各设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供脚踏板一端的轴套套接其中,该脚踏板的下方设有导引槽,平置于曲柄外端的踏板轴的滚轮上,由支架后端的固定轴为支撑转轴,长形踏板受脚踩踏的压力推引踏板轴上的滚轮沿着导引槽位移、曲柄进行回转运动,带动齿盘、链条及后轮,驱动脚踏车的前进,同时达到运动的乐趣。(*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脚踏车,尤指一种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现有的脚踏车,通常是提供骑乘用途,供作交通工具使用。现有的二轮骑乘工具,一种是将脚踏车的后轮中心轴设置呈偏心状,于骑乘时,车架的末端会产生摆动情形,有如骑马状的摆动前进运动。该产品制造工艺较复杂,使用不够安全。现有的另一种二轮骑乘工具,是于二轮之间的支架,改以较贴近于地面的平板状踏板面设置,供人体的一只脚站立其上,以另外一只脚与地面进行滑行接触,可以达到运动及快速滑行前进,该产品使人易疲劳,缺少运动乐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在脚踏车车架二侧的曲柄外端的踏板轴,套设一滚轮,脚踏车支架后端设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供一踏板端的轴套枢设其中,形成脚踏板的摆动转轴,利用较宽平面的踏板供脚踩踏其上,运用曲柄旋转的同时,踏板沿着曲柄外端踏板轴进行上、下起伏摆动,供人体站立骑乘。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脚踏车支架二侧设有脚踏板支撑的固定轴,供脚踏板一端枢接其上,成为脚踏板摆动的支撑点,该脚踏板另一端与曲柄外端的踏板轴接触,于脚踏板受到上方踩踏压力时,随着踏板轴进行圆周回转运动,成为脚踏板的摆动端,人体站立其上骑乘时,有如在原地踏步,骑乘脚踏车前进。本技术的再次目的,在于联结于脚踏车支架二侧固定轴与踏板轴之间的脚踏板,于脚踏板的二端,一种是以轴套套接于支架二侧的固定轴上,以固定轴作为旋转支点,脚踏板另端以导引槽跨置于曲柄外端踏板轴的滚轮上,于脚踏板受压进行上、下摆移运动时,由脚踏板下方导引槽导引曲柄踏板轴上的滚轮在槽内接触滑动位移。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联结于脚踏车支架二侧固定轴与踏板轴之间的脚踏板,于脚踏板的二端,一种是以轴套套接于支架二侧的固定轴上,以固定轴作为旋转支点,脚踏板另端板体下方设有长形滑轨,该长形滑轨供的滚轮套置其中,于脚踏板受压进行圆周回转运动时,该脚踏板下方的长形滑轨供踏板轴的滚轮接触导引位移。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联结于脚踏车支架二侧固定轴与踏板轴之间的脚踏板,于脚踏板的二端,一种是于脚踏板的一端与踏板轴套接,脚踏板另端板体下方设有长形滑轨,该长形滑轨供支架二侧的固定轴套置其中,于脚踏板受压进行圆周回转运动时,带引脚踏板一端进行圆周回转运动,另端以长形滑轨导引脚踏板沿着支架二侧的固定轴滑动位移。本技术的进一目的,在于联结于脚踏车支架二侧固定轴踏板轴之间的脚踏板,于脚踏板的二端,一种是于脚踏板的一端与踏板轴套接,脚踏板另端与一摆杆连接,该摆杆的另端与支架连接,于脚踏板受压进行圆周回转运动时,带引脚踏板一端进行圆周回转运动,另端摆杆随着脚踏板的位移而进行摆动牵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显示脚踏车脚踏板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图,显示图一的上视图。图3为本技术部份立体图,显示脚踏板与车架间的组接结构。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图,显示脚踏板与车架间的组接结构。图5为本技术的部份立体图,显示脚踏板与车架间的组接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图6为本技术的部份立体图,显示脚踏板与车架间的组接结构的第三个实施例。图7为本技术的部份立体图,显示脚踏板与车架间的组接结构的第四个实施例。本技术说明书名词对照表11车架 12支架13转轴 14齿盘15曲柄 16曲柄17踏板轴18踏板轴19滚轮 20滚轮21螺帽 22螺帽23脚踏板24脚踏板25固定轴26固定轴27轴套 28轴套29轴孔 30轴孔31螺帽 32螺帽33导引槽34导引槽35链条 36后轮37长形滑槽 38刺轮39导引板件 40轴套41轴套 42滚轮43滚轮 44导引板件45长形滑槽 46延伸架47摆杆 48摆杆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是一种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如图1至图4所示,其是于脚踏车的前方设一前轮架,并以一把手控制其方向,由前轮架往后延伸生成一车架11及支架12,车架11与支架12之间设有一转轴13,该转轴13的二端分别连结有曲柄15、16,位于曲柄15、16的后端分别设有踏板轴17、18;位于转轴13的一侧曲柄15一侧连接有一齿盘14,该齿盘14以链条35与后轮36的刺轮38连接,于踏板轴17、18接受脚踩踏施力时,利用链条35带引刺轮38旋转,后轮36与地面滚动接触前进。该脚踏车车架11转轴13二侧连接的曲柄15、16及踏板轴17、18的结构,进一步提供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使用时,仍采用相同的构件,但是,在曲柄15、16外端的踏板轴17、18套设预定直径及宽度的滚轮19、20,该踏板轴17、18外端的螺纹,套设一垫圈后,分别以螺帽21、22螺固,防止滚轮19、20与踏板轴17、18脱离。设于曲柄15、16外端踏板轴17、18的滚轮19、20,分别供脚踏板23、24的一端跨置其上,位于后轮36方向二侧的支架12上,各焊接有固定轴25、26,供脚踏板23、24一端轴套27、28的轴孔29、30套合,该固定轴25、26的外端设有螺纹,于脚踏板23、24端的轴套27、28套合后,套上垫圈,再以螺帽31、32螺固,将脚踏板23、24一端结合于支架12二侧的固定轴25、26上,并防止脚踏板23、24端产生脱离。该脚踏板23、24的一端以轴套27、28套接于支架12二侧的固定轴25、26上,以垫圈及螺帽31、32限制脚踏板23、24的一端与支架12的固定轴25、26分离;该脚踏板23、24端部的轴套27、28,以轴孔29、30与固定轴25、26套接,二者间以枢轴方式结合,该固定轴25、26成为脚踏板23、24摆动的支点,受踩踏时驱动曲柄15、16外端的滚轮19、20进行圆周回转运动,于脚踩踏的位置产生上、下起伏状的摆动动作;相对的,该跨置于曲柄15、16外端滚轮19、20上的脚踏板23、24,一端以支架12二侧固定轴25、26为转轴,脚踩踏于伏起较高的一脚踏板23(或24)上,该脚踏板23(或24)接受压力时,施力于曲柄15(或16)外端的滚轮19(或20)上,曲柄15(或16)外端的踏板轴17(或18)受力驱动进行圆周回转运动;同时,套设于踏板轴17、18上的滚轮19、20,其宽度配合脚踏板23、24下方导引槽33、34的槽面设置,该槽面具有导引位移作用,并限制脚踏板23、24在位移时产生不当的左、右偏移动作;该套接于踏板轴17、18上的滚轮19、20与脚踏板23、24下方的导引槽33、34接触时,形成一滚动的转轮,以滚动方式接触,减少脚踏板23、24与滚轮19、20之间的磨擦阻力。该跨置于曲柄15、16外侧踏板轴17、18滚轮19、20上的脚踏板23、24,其板体的前端以较宽的平板设置,该平板供脚踩踏其上,位于板面的上方,设有适当的防滑纹,或粘贴有适当的防滑贴片,以增加脚踏板23、24的平面与脚踩踏时的磨擦阻力,防止不当的打滑情形。当脚踏车车架11二侧曲柄15、16上跨置的脚踏板23、24,被人体的一只脚踩上于较高的脚踏板板面时,即以重力施予脚踏板上,该脚踏板下方跨置接触的滚轮,以滚轮面与脚踏板下方的导引槽进行滚动的动作,滚轮中心的踏板轴进行前进的圆周回转运动,进而由齿盘14带动齿条35和后轮36的转动前进。跨置于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站立踩踏的脚踏车,其于脚踏车前方设一前轮架,并以一把手控制其方向,由前轮架往后延伸生成一车架(11)及支架(12),车架(11)与支架(12)之间设有一转轴(13),该转轴(13)的二端分别连结有曲柄(15)、(16),位于曲柄(15)、(16)的后端分别设有踏板轴(17)、(18),位于脚踏车后轮(36)方向二侧的支架(12)上,各设有固定轴(25)、(26);其特征在于:其中转轴(13)二端曲柄(15)、(16)后端的踏板轴(17)、(18)各套设有滚轮(19)、(20),滚轮(19)、(20)上方各设有脚踏板(23)、(24),脚踏板(23)、(24)一端的轴套(27)、(28)的轴孔(29)、(30),与固定轴(25)、(26)套合,以螺帽(31)、(32)螺固,脚踏板(23)、(24)一端结合于支架(12)二侧的固定轴(25)、(26)上;跨置于曲柄(15)、(16)外侧踏板轴(17)、(18)滚轮(19)、(20)上的脚踏板(23)、(24),其板体的前端以较宽的平板设置;脚踏板(23)、(24)的轴套(27)、(28)的轴孔(29)、(30)套置于支架(12)二侧的固定轴(25)、(26),以固定轴(25)、(26)为脚踏板(23)、(24)的摆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发广
申请(专利权)人:梁发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