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330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K、电阻R1、电容C1和发光二极管D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电路先通过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梯系统的接地情况,然后使用芯片U1以及继电器K控制电梯控制系统的关断来达到对电梯线路接地的安全保护,不仅使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安全稳定可靠,可以防止电梯因接地问题而发生事故,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安全电路,具体是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众多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部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应用规模日益扩大,虽然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了的重视,但是电梯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而其中由于接地问题而产生的事故尤其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电梯安全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K、电阻R1、电容Cl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变压器T线圈LI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l、电阻R1、电阻R2、电容C4、电阻R6和电阻R7,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4、发光二极管Dl负极、电容C2、电容C8、电阻R10、电容C9、电阻R4、三极管VTl发射极、发光二极管D3负极、电容C5、电容C6、开关S、二极管D4正极、继电器K线圈和电梯控制系统,发光二极管Dl正极连接电阻Rl另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芯片Ul引脚8,芯片Ul引脚I分别连接电容CS另一端、电阻R3、电容C7和电流检测器G,电流检测器G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芯片Ul引脚2,芯片Ul引脚3连接电阻RlO另一端,芯片Ul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集电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所述芯片Ul引脚7分别连接电容C3和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R极,芯片Ul引脚6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l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容C5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所述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K极和电梯控制系统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A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线圈另一端和二极管D4负极,所述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另一端连接开关S另一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型号为TL43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l型号为M541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保护电路先通过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梯系统的接地情况,然后使用芯片Ul以及继电器K控制电梯控制系统的关断来达到对电梯线路接地的安全保护,不仅使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安全稳定可靠,可以防止电梯因接地问题而发生事故,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K、电阻R1、电容Cl和发光二极管Dl,变压器T线圈LI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l、电阻R1、电阻R2、电容C4、电阻R6和电阻R7,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4、发光二极管Dl负极、电容C2、电容C8、电阻R10、电容C9、电阻R4、三极管VTl发射极、发光二极管D3负极、电容C5、电容C6、开关S、二极管D4正极、继电器K线圈和电梯控制系统,发光二极管Dl正极连接电阻Rl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芯片Ul引脚8,芯片Ul引脚I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阻R3、电容C7和电流检测器G,电流检测器G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芯片Ul引脚2,芯片Ul引脚3连接电阻RlO另一端,芯片Ul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集电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芯片Ul引脚7分别连接电容C3和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R极,芯片Ul引脚6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l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容C5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K极和电梯控制系统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A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线圈另一端和二极管D4负极,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另一端连接开关S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型号为TL431。芯片Ul型号为M541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流检测器G为高灵敏度的电流检测器,其初级由PEN线穿过而成,PEN线中的电流信号经电流检测器G加到芯片Ul的引脚I和引脚2,经放大后从芯片Ul的引脚4输出到三极管VT1,使芯片Ul的引脚5为低电平,芯片Ul的引脚7无信号输出,可控精密稳压源Fl不导通,继电器K不吸合,其常闭触点K-1接通电梯控制系统,使电梯运行,当PEN断线使,芯片Ul的引脚I和引脚2无输入信号,芯片Ul的引脚7输出驱动可控精密稳压器Fl导通,继电器K动作,常闭触点开关K-1断开,电梯停机,按下复位开关S,可复位继电器K释放常闭触点开关K-1。【主权项】1.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K、电阻R1、电容Cl和发光二极管D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线圈LI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I和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l、电阻R1、电阻R2、电容C4、电阻R6和电阻R7,电容Cl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4、发光二极管Dl负极、电容C2、电容C8、电阻R10、电容C9、电阻R4、三极管VTl发射极、发光二极管D3负极、电容C5、电容C6、开关S、二极管D4正极、继电器K线圈和电梯控制系统,发光二极管Dl正极连接电阻Rl另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芯片Ul引脚8,芯片Ul引脚I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阻R3、电容C7和电流检测器G,电流检测器G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芯片Ul引脚2,芯片Ul引脚3连接电阻RlO另一端,芯片Ul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集电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所述芯片Ul引脚7分别连接电容C3和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R极,芯片Ul引脚6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l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容C5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所述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K极和电梯控制系统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Fl的A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线圈另一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Q、继电器K、电阻R1、电容C1和发光二极管D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两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1和引脚3,整流桥Q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容C4、电阻R6和电阻R7,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Q引脚4、发光二极管D1负极、电容C2、电容C8、电阻R10、电容C9、电阻R4、三极管VT1发射极、发光二极管D3负极、电容C5、电容C6、开关S、二极管D4正极、继电器K线圈和电梯控制系统,发光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所述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芯片U1引脚8,芯片U1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电阻R3、电容C7和电流检测器G,电流检测器G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容C7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芯片U1引脚2,芯片U1引脚3连接电阻R10另一端,芯片U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和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集电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所述芯片U1引脚7分别连接电容C3和可控精密稳压源F1的R极,芯片U1引脚6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1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8和电容C5另一端,电阻R8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3正极,所述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阻R4另一端,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可控精密稳压源F1的K极和电梯控制系统另一端,可控精密稳压源F1的A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线圈另一端和二极管D4负极,所述继电器K触点开关K‑1另一端连接开关S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东郭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