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107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其包括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在两个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气体出料管、回流口、观察窗和照明灯,在两个氯化釜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在第一氯化釜的上部设有物料回流口,在第二氯化釜的上部设有惰性气体导入口;其中第二氯化釜的出料口通过物料连通管与第一氯化釜的物料回流口相连通。本装置可以一套反应装置反应而另一套反应装置吸收,两套装置循环使用加快反应进度和效果。本装置可充分利用通入的氯气,避免了氯气的过量使用和排放,并使通氯反应更有效地进行,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为生产过程中的更有效实施以及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反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产品生产中,经常需要向反应体系中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氯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一般有置换氯化和加成氯化两种类型。目前通氯的氯化反应装置常采用一套反应釜,在反应过程中一般需通入过量的氯气,而大量氯气在反应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损耗或浪费,并给后续的尾气处理单元带来处理压力。同时反应过程中氯气一般需先溶解在液体中进行反应,目前单套反应装置的应用方式又会增加相当多的反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两级通氯反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其包括第一氯化釜、第二氯化釜、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在两个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氯气投加口、气体出料管、回流口、观察窗和照明灯,在两个氯化釜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在第一氯化釜的上部设有物料回流口,在第二氯化釜的上部设有惰性气体导入口 ;其中第二氯化釜的出料口通过物料连通管与第一氯化釜的物料回流口相连通;所述观察窗为具有透明玻璃窗口的能观察到釜内情况的结构,在所述观察窗上或观察窗附近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照明灯的感应探头,所述照明灯灯头朝向釜内用以为所述观察窗提供光源;所述第一氯化釜的气体出料管的一端与釜内相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一冷凝器的出口向下并与所述第一氯化釜的回流口相连接,第一冷凝器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一导气管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氯化釜的气体出料管的一端与釜内相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向下并与所述第二氯化釜的回流口相连接,第二冷凝器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二导气管的入口相连接,第二导气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入口相连,第三冷凝器的出口向下并分别与第三冷凝器出液管和第三冷凝器导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三冷凝器导气管的出口导出至尾气处理系统或导出至与尾气处理系统相连通的管路。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投加溶剂和/或液体物料的液体投加口。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用以探测釜内温度和压力的传感器。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的釜壁内设有用以加热反应的夹套结构。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气体出料管、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外壁均为透明材质。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氯化釜的惰性气体导入口通过管路用以连接将第二氯化釜内的物料通过所述物料连通管压至第一氯化釜内的惰性气体存储或发生装置。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出料口、氯气投加口以及惰性气体导入口处或与之相连接的管路上设有阀门。在一种技术方案中,照明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的上部,照明灯的灯头通过设置在釜上的照明口朝向釜内,或者照明灯的灯头通过釜上的透明照明窗朝向釜内。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各釜的观察窗包括至少一个透明玻璃,该透明玻璃直接密闭地设置在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的上部,或者所述透明玻璃设置在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顶部的向上突起或斜向上突起的窗口上。感应探头可以为人体红外感应探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在氯化反应过程中,可以一套反应装置反应而另一套反应装置吸收,两套装置循环使用加快反应进度和效果。本装置可充分利用通入的氯气,避免了氯气的过量使用和排放,并使通氯反应更有效地进行,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有利于工业生的顺利有序进行。本装置在运行时可随时观测釜内反应或运行情况,节省了生产成本,为生产过程中的更有效实施以及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尾气处理系统,2-物料连通管,3-第一导气管,4-惰性气体导入口,5-第二导气管,6-第三冷凝器,7-第三冷凝器出液管,8-第三冷凝器导气管,11-第一氯化釜,12-出料口,13-氯气投加口,14-气体出料管,15-第一冷凝器,16-回流口,17-液体投加口,18-观察窗,19-照明灯,21-第二氯化釜,25-第二冷凝器,31-感应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包括第一氯化釜11、第二氯化釜21、第一冷凝器15、第二冷凝器25和第三冷凝器6。在两个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各自的氯气投加口 13、气体出料管14、回流口 16、观察窗18和照明灯19,在两个氯化釜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 12,在第一氯化釜11的上部设有物料回流口,在第二氯化釜21的上部设有惰性气体导入口 4。氯化釜可采用现有常用的釜体结构,其中在釜壁内设有用以加热反应的夹套结构。两个氯化釜之间通过管路串联连接,即第二氯化釜21的出料口 12通过物料连通管2与第一氯化釜11的物料回流口相连通。第二氯化釜21的惰性气体导入口 4通过管路用以连接惰性气体存储或发生装置,而惰性气体存储或发生装置可以将第二氯化釜21内的物料通过物料连通管2压至第一氯化釜11内,使两个氯化釜之间贯通。所述观察窗18为具有透明玻璃窗口的能观察到釜内情况的结构。在一种方案中,观察窗18包括至少一个透明玻璃,该透明玻璃直接密闭地设置在第一氯化釜11和第二氯化釜21的上部,或者所述透明玻璃设置在第一氯化釜和第二氯化釜顶部的向上突起或斜向上突起的窗口上。照明灯19灯头朝向釜内用以为所述观察窗18提供光源;照明灯可以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氯化釜11和第二氯化釜21的上部,照明灯)的灯头通过设置在釜上的照明口朝向釜内,或者照明灯的灯头通过釜上的透明照明窗朝向釜内。在观察窗18上或观察窗18附近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照明灯19的感应探头31,该感应探头可以为人体红外感应探头。第一氯化釜11的气体出料管14的一端与釜内相通,气体出料管14的另一端与第一冷凝器1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一冷凝器15的出口向下并与第一氯化釜11的回流口 16相连接,第一冷凝器15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一导气管3的入口相连接;气体出料管14、第一冷凝器15和第二冷凝器25的外壁可以均采用透明材质,以观测冷凝和回流情况。第二氯化釜21的气体出料管14的一端与第二氯化釜内相通,第二氯化釜21的气体出料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器2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二冷凝器25的出口向下并与第二氯化釜21的回流口 16相连接,第二冷凝器25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二导气管5的入口相连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照明设备的两级通氯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氯化釜(11)、第二氯化釜(21)、第一冷凝器(15)、第二冷凝器(25)和第三冷凝器(6),在两个氯化釜的上部分别设有氯气投加口(13)、气体出料管(14)、回流口(16)、观察窗(18)和照明灯(19),在两个氯化釜的底部均设有出料口(12),在第一氯化釜(11)的上部设有物料回流口,在第二氯化釜(21)的上部设有惰性气体导入口(4);其中第二氯化釜(21)的出料口(12)通过物料连通管(2)与第一氯化釜(11)的物料回流口相连通;所述观察窗(18)为具有透明玻璃窗口的能观察到釜内情况的结构,在所述观察窗(18)上或观察窗(18)附近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照明灯(19)的感应探头(31),所述照明灯(19)灯头朝向釜内用以为所述观察窗(18)提供光源;所述第一氯化釜(11)的气体出料管(14)的一端与釜内相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1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一冷凝器(15)的出口向下并与所述第一氯化釜(11)的回流口(16)相连接,第一冷凝器(15)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一导气管(3)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氯化釜(21)的气体出料管(14)的一端与釜内相通,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器(25)的气体入口相连接,第二冷凝器(25)的出口向下并与所述第二氯化釜(21)的回流口(16)相连接,第二冷凝器(25)向下的出口也与第二导气管(5)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5)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冷凝器(6)的入口相连,第三冷凝器(6)的出口向下并分别与第三冷凝器出液管(7)和第三冷凝器导气管(8)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3)和第三冷凝器导气管(8)的出口导出至尾气处理系统(1)或导出至与尾气处理系统(1)相连通的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青云张卫星张义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凌云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