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0849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其包括:手柄、插管引导管组件、控制电路、电源以及发光元件,手柄包括一体化的握持部与元件安装部,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源,元件安装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插管引导管组件包括光纤、插管引导管以及连接组件,光纤外部包裹有插管引导管,插管引导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元件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发光元件末端对接,另一端则被包裹于插管引导管内,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外接有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套于插管引导管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握持合适、使用方便,并且气管插管和电池均可更换,另外光纤的侧面设置透光通孔,可供光线透过,从而解决了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气管插管盲插方法是使用带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该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光线,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虽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气管插管方法容易造成人体口腔、喉部等部位组织容易损伤的问题,但目前的适用该方法的装置,即引导装置中还存在有以下问题:1、气管插管固定安装,无法拆卸、更换,每次使用后均要浸泡在消毒药水中灭菌,灭菌后清洗、烘干,灭菌繁琐、时间长、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量,另外,产品也要提前灭菌,灭菌后的浸泡液残留、灭菌后怎样无菌保存有难度,也容易出现有细菌污染的情况;2、如使用中病人较多,产品来不及灭菌(因浸泡灭菌时间长,再次使用一般都要在60分钟以上),导致无法使用或重复带菌使用而影响治疗,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3、现有产品没有着力手柄,产品在使用中要求准确、快捷,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故使用方便、顺手、好用力是临床医生最需要的产品;4、现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造成浪费,也不环保,增加医院及患者负担;5、现有产品红光只在前端有,如插管引导中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红光穿透不清,就会影响气管插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该装置握持舒适、定位稳定、容易观察并且电池可更换的引导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其包括:手柄、插管引导管组件、控制电路、电源以及发光元件,所述的手柄包括一体化的握持部与元件安装部,所述的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的元件安装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的发光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组件包括光纤、插管引导管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的光纤外部包裹有插管引导管,所述的插管引导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元件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发光元件末端对接,另一端则被包裹于插管引导管内,所述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外接有气管插管,所述的气管插管套于插管引导管外部。所述的元件安装部末端设置有圆筒连接部,所述的圆筒连接部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发光元件末端与圆筒连接部末端齐平。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气管插管连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所述的连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均设置有与发光元件末端相对应的轴向通孔,所述的气管插管连接部包括大圆筒和小圆筒,大、小圆筒通过限位盘分隔,所述的小圆筒与气管插管可拆卸安装,所述的大圆筒内表面设置有凸条,所述的嵌合部为设置有与凸条相对的缺口的圆筒,所述缺口与凸条嵌合,所述的套筒呈阶梯状的圆筒结构,套筒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的大圆筒嵌于套筒内,其端面与限位环的接触,所述的卡位部为外表面设置有卡环的圆筒结构,所述的卡环上还设置有断口,所述的元件安装部与圆筒连接部接触位置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断口对应的凸块,所述的卡位部一端置于套筒内部并与限位环接触,所述的卡位部的另一端则伸入圆筒连接部,所述的圆筒连接部则嵌于套筒内部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穿透气管插管连接部、嵌合部、套筒并与卡位部螺纹连接。所述的握持部上还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的开关按钮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发光元件为微型半导体激光器。所述的电源为可拆卸电池,所述的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的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组件上设置有可更换的插管引导管固定器,插管引导管组件通过插管引导管固定器与气管插管连接部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末端的侧面设置有可容光线透过的透光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手柄上设置有握持部,使用方便、合适,从而可以实现准确、快捷的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2、本技术的插管引导管可拆卸,从而减少灭菌不及时无法更换气管插管带来的影响;3、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池槽,避免由于电源损坏而造成整个装置无法使用;4、通过在插管引导管的侧面设置圆孔,从而避免由于气管插管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光线穿透不清,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管引导管组件与气管插管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嵌合部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位部的立体结构图。图中,1-手柄、11-握持部、111-按钮、112-电池槽、12-元件安装部、121-圆筒连接部、21-光纤、22-连接组件、221-气管插管连接部、222-嵌合部、223-套筒、224-卡位部、23-插管引导管、3-发光元件、4-气管插管、41-透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手柄1、插管引导管组件、控制电路、电池以及发光元件3,其中,手柄I包括一体化的握持部11以及元件安装部12,握持部11内设置有电池槽112,该电池槽112与控制电路连接,从而为控制电路及发光元件3提供电源,而在握持部11底部还设置有可供电池进入的开口,该开口可用底盖封闭,避免电池掉落,所述的电池可设为常规的五号电池或七号电池。另外,握持部11手指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按钮111,该按钮111与控制电路连接,主要用于控制发光元件3的启动与关闭,元件安装部12呈中空结构,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3则安装于元件安装部12的中空结构内,控制电路与发光元件3连接,该发光元件3为微型半导体激光器,该结构可发射穿透性比较强的红光,而在元件安装部12的末端还设置有带有螺纹的圆筒连接部121,而半导体激光器的末端与该圆筒连接部121齐平。如2图所示,插管引导管组件包括内部设有光纤21的插管引导管23以及连接组件22,光纤2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视红光麻醉插管引导装置,其包括:手柄、插管引导管组件、控制电路、电源以及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包括一体化的握持部与元件安装部,所述的握持部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的元件安装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的发光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的插管引导管组件包括光纤、插管引导管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的光纤外部包裹有插管引导管,所述的插管引导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元件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光纤的一端与发光元件末端对接,另一端则被包裹于插管引导管内,所述的连接组件可拆卸地外接有气管插管,所述的气管插管套于插管引导管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聂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宜信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