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羔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796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羔圈,其特征在于:该产羔圈由前向后依次由运动场(1)、吸热房(2)和产房(3)组成,运动场(1)前墙设有外门(8),沿墙设有料槽(7);吸热房(2)前墙两侧设有中门(9),内部两边分别设有多个亲羔隔离圈(6);产房(3)前墙中间设有内门(10),两边设有窗户(11),房顶设有通风口(5)。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吸热房的房顶阳光板能充分吸收阳光热量,提高产房温度;亲羔隔离圈使母羊与刚出生的羊羔封闭在一起,加速增强它们的认知和感情,提早母乳喂养,提高羔羊的成活率;三层门的交错设置,有利于圈舍保暖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畜牧养殖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羔圈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羔羊的饲养需要比较温暖的圈舍,特别是产羔羊圈,要求更高。圈内温度需要加热设施才能保证,这样增加了成本,特别是在山区,受地形和空间限制,无法提供母羊和刚出生的羊羔封闭在一起的小区间,认知和喂养滞后,不利于羔羊的成活和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产羔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产羔圈,其特征在于:该产羔圈由前向后依次由运动场(1)、吸热房(2)和产房(3)组成,运动场(1)前墙设有外门(8),沿墙设有料槽(7);吸热房(2)前墙两侧设有中门(9),内部两边分别设有多个亲羔隔离圈(6);产房(3)前墙中间设有内门(10),两边设有窗户(11),房顶设有通风口(5)。吸热房(2)房顶为阳光板(4)。所述外门(8)与中门(9)错位设置,外门(8)对应两个中门(9)之间的墙面;内门(10)与外门(8)的位置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吸热房的房顶阳光板能充分吸收阳光热量,提高产房温度;亲羔隔离圈使母羊与刚出生的羊羔封闭在一起,加速增强它们的认知和感情,提早母乳喂养,提高羔羊的成活率;三层门的交错设置,有利于圈舍保暖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平面图;图中:1-运动场,2-吸热房,3-产房,4-阳光板,5-通风口,6-亲羔隔离圈,7-料槽,8-外门,9-中门,10-风门,11-窗户。r>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见图1-2,一种产羔圈,其特征在于:该产羔圈由前向后依次由运动场1、吸热房2和产房3组成,运动场1前墙设有外门8,沿墙设有料槽7;吸热房2前墙两侧设有中门9,内部两边分别设有多个亲羔隔离圈6;产房3前墙中间设有内门10,两边设有窗户11,房顶设有通风口5。吸热房2房顶为阳光板4。所述外门8与中门9错位设置,外门8对应两个中门9之间的墙面;内门10与外门8的位置对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产羔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羔圈,其特征在于:该产羔圈由前向后依次由运动场(1)、吸热房(2)和产房(3)组成,运动场(1)前墙设有外门(8),沿墙设有料槽(7);吸热房(2)前墙两侧设有中门(9),内部两边分别设有多个亲羔隔离圈(6);产房(3)前墙中间设有内门(10),两边设有窗户(11),房顶设有通风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羔圈,其特征在于:该产羔圈由前向后依次由运动场(1)、吸热房(2)和产房(3)组成,运动场(1)前墙设有外门(8),沿墙设有料槽(7);吸热房(2)前墙两侧设有中门(9),内部两边分别设有多个亲羔隔离圈(6);产房(3)前墙中间设有内门(10),两边设有窗户(11),房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顺李东平康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顺宝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