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0791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8:25
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属于防尘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地下集水井、沉淀池、清水池及储水池,地下集水井与沉淀池之间、清水池与储水池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储水池通过第三水泵底部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每组喷淋系统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喷淋系统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通过集水管与沉淀池连接,第三水泵系统上设置一气压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直接利用地下集水井里的废水等,经沉淀处理后得到清水用于喷淋用,将施工现场的灰尘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了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等的环境清洁,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尘效果好,适于在建筑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尘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回用、降低灰尘污染、提高施工环境的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施工过程,施工现场及道路在车辆进出和大风的作用下产生了较大的扬尘污染,另外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时造成的扬尘污染,特别是对于居民区等周边群众居住量大的地方,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做好文明施工,做好场地道路的清洁的同时,保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湿润对控制扬尘将起到主要作用,而定时通过人工对现场场地、道路实施喷淋降尘,虽然对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成本高,而且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回用、雨水利用、降低灰尘污染、提高施工环境的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地下集水井、沉淀池、清水池及储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集水井与沉淀池之间、清水池与储水池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所述的储水池底部通过第三水泵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每组喷淋系统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所述的喷淋系统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通过集水管与沉淀池连接,喷淋系统与第三水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气压罐。本技术的喷淋系统可以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施工道路、各楼层,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上的不同高度,降尘用,本技术的连接管道上还设有用于阀门,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池侧面上、下设置溢水口及排水口,储水池上还设置用于水量不足时补水的补水管。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喷淋头间距为5-10m。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及三级沉淀池,所述的一级沉淀池与集水槽连接,三级沉淀池与清水池连接,该三个沉淀池的滤网也径越来越小,分别过滤不同孔径的杂质。上述的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地下集水井、沉淀池、清水池及储水池,地下集水井与沉淀池之间、清水池与储水池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所述的储水池通过第三水泵底部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每组喷淋系统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所述的喷淋系统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集水槽通过集水管与沉淀池连接,喷淋系统与第三水泵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气压罐。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得到的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直接利用地下集水井里的废水、集水槽的雨水、喷淋头的多余水,经沉淀处理后得到清水用于喷淋用,将施工现场的灰尘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了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等的环境清洁,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尘效果好,由于是废水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工程中人工喷水的缺点,不但降低了劳动程度,节约成本,而且提高了降尘效果,而且该系统能重复使用,适于在建筑施工现场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下集水井,2-第一水泵,2a-第二水泵,2b-第三水泵,3-沉淀池,301-一级沉淀池,302-二级沉淀池,303-三级沉淀池,4-清水池,5-集水管,6-储水池,601-补水管,602-溢水口,603-排水口,7-气压罐,8-集水槽,9-喷淋头,10-喷淋系统。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地下集水井1、沉淀池3、清水池4及储水池6,所述的地下集水井1与沉淀池3之间、清水池4与储水池6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2a,所述的储水池6底部通过第三水泵2b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10,相邻两喷淋头9间距为5-10m,每组喷淋系统10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10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9,所述的喷淋系统10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8,集水槽8通过集水管5与沉淀池3连接,为了便于及时补水、防止溢水及便于排水,本技术在该储水池6侧面上、下设置溢水口602及排水口603,在其侧面或上表面设置在水量不足时用于补充水份的补水管601,喷淋系统10与第三水泵2b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气压罐7,给喷淋系统10提供足够的压力,提高喷淋头9的喷淋效果。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下集水井1用于收集平时雨水等废水,在施工现场灰尘太大需要降尘时,打开第一水泵2,将下集水井1内的废水泵入沉淀池3内进行净化,需要时可以加入漂白粉等,沉淀结束流水与其相通的清水池4内,在施工时,通过第二水泵2a将清水池4内的水泵入储水池6中,通过第三水泵2b将水泵入喷淋系统10,经喷淋头9对施工现场进行喷淋,降尘,另外,如果平时雨水多,或者喷淋过度时,楼层或水表面的水可以由集水槽8收集,再通过集水管5集入沉淀池3中,本技术的沉淀池3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沉淀池301、二级沉淀池302及三级沉淀池303,所述的一级沉淀池301与集水槽8连接,三级沉淀池303与清水池4连接,一级沉淀池301、二级沉淀池302及三级沉淀池303的滤网孔径依次减少,能提高水的净水效果,经过个沉淀池后,进一步回收利用了废水,而解决了表面废水过多影响施工,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也给施工人员和附件居民提供一种良好、清洁的环境,使用时,如果储水池6内水不够时,可以通过补水管601及时进行补水,如果储水池6内水太多时,可以直接从溢水口602流出,以免水太满出现倒流等,不用的水可以从排水口603排出,避免积水,根本实际安装的位置,可以对不同楼层、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喷淋,提高防尘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地下集水井(1)、沉淀池(3)、清水池(4)及储水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集水井(1)与沉淀池(3)之间、清水池(4)与储水池(6)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2a),所述的储水池(6)底部通过第三水泵(2b)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10),每组喷淋系统(10)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10)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9),所述的喷淋系统(10)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8),集水槽(8)通过集水管(5)与沉淀池(3)连接,喷淋系统(10)与第三水泵(2b)连接管道上设置气压罐(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防尘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地下集水井(1)、沉淀池(3)、清水池(4)及储水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集水井(1)与沉淀池(3)之间、清水池(4)与储水池(6)之间分别设置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2a),所述的储水池(6)底部通过第三水泵(2b)连接设置至少一组喷淋系统(10),每组喷淋系统(10)高度设置不同,喷淋系统(10)上间隔设有一排喷淋头(9),所述的喷淋系统(10)所在的地面上设有集水槽(8),集水槽(8)通过集水管(5)与沉淀池(3)连接,喷淋系统(10)与第三水泵(2b)连接管道上设置气压罐(7)。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峨章焱骆云飞杨小军桑杰赖志华郑顺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