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0472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4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床架,其包括复数组交叉杆组,各相邻交叉杆组的端部分别共同枢接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而形成折叠床架,在上连接块与对应的下连接块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在该折叠床架的上部还有与床面配合的两纵杆,各纵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伸缩杆,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伸缩杆,还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如此在各交叉杆组的进行收合时,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可以进行相应的活动,无需在支撑布上设置拉链,即使在支撑布上设置拉链,在整个折叠床架在收合时也无需打开拉链,整个折叠床架的收合更加方便,折叠床架的强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床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折叠床架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折叠床架包括复数组交叉杆组,各交叉杆组由两杆件I中部枢接在一起而形成“X”形支架,各交叉杆组沿折叠床架的横向与纵向设置,各相邻交叉杆组的端部分别共同枢接于上连接块2和下连接块3上,在上连接块2与对应的下连接块3上之间设有支撑机构4,通过该支撑机构4实现折叠床架展开后的补强作用,提升了折叠床架的稳定性,而当折叠床架需要折叠时,该支撑机构4可以随着上连接块2或者下连接块3收展而变化,参照图3,在现有的这种折叠床架中,该支撑机构4包括内管42和套设在内管42外的外管41,外管41的上端连接在上连接块2上,下端则与内管42的上端活动套接,内管42的下端连接在下连接块3上。如此,在折叠床架折叠时,通过内管42和外管41的相对活动以配合交叉杆组的收合。在该上述方案中,折叠床架的上部设有与床面(图中未示出)配合的两纵杆,各纵杆均由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组成,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通过活动枢接件7枢接在一起,而纵杆的前端和后端则分别枢接在折叠床架前部的上连接块2上和后部的上连接块2上。在实施例中活动枢接件7通过活动定位销8定位在上连接块2上,通过拉动活动定位销8,使活动定位销8暂时脱离上连接块2,可实现活动枢接件7活动,进而配合各杆组进行收合,实现折叠床的收折。在现有技术中还有公开了一种折叠床架定位支撑结构,如授权公告号“CN203252267 U”,名称为“折叠床架定位支撑结构”所述记载,该折叠床架包括复数组交叉杆组,各交叉杆组由两杆件中部枢接在一起形成“X”形支架,各组交叉杆组沿床体的横向与纵向设置,各相邻交叉杆组的杆件端部共同枢接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以此形成折叠床架;在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设有定位支撑机构,该定位支撑机构包括一与床架等高的竖杆,其中竖杆的上端连接在上连接块上,而竖杆的下端是活动配合下连接块的定位座中。该折叠床架与上述现有技术中折叠床架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机构采用竖杆和定位座结构,具有使用更加可靠,寿命佳,制作成本更低的效果。上述的两种折叠床架中,用以供人体躺靠的床面通常为支撑布,支撑布的周沿是对应包覆在纵杆上的,支撑布对应上连接块2的部位具有开口,上连接块2从该开口中露出,通过该开口方便交叉杆组进行收合和展开,在折叠时由于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相应端均随着活动枢接件7朝下连接块2方向移动,而由于位于横向的交叉杆组的阻挡,支撑布对应活动枢接件7的部位是无法随着活动枢接件7向下连接块3移动的,为此需要在支撑布包覆于纵杆的部位设置拉链,通过该拉链将支撑布的包覆空间打开,在折叠床架折叠时,通过打开拉链,使得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的相应部位从该包覆空间脱离而随着活动枢接件7移动,支撑布可以不用向下连接块3移动。采用这种折叠床架,在折叠床架进行收合或展开时需要操作拉链,使用较为麻烦,同时这种折叠床架整体的稳定性也难以令人满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宄,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结构稳定的折叠床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复数组交叉杆组,各交叉杆组由两杆件中部枢接在一起而形成“X”形支架,各交叉杆组沿折叠床架的横向与纵向设置,各相邻交叉杆组的端部分别共同枢接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而形成折叠床架,在上连接块与对应的下连接块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在该折叠床架的上部还有与床面配合的两纵杆,各纵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枢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则分别对应枢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两端的上连接块上,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杆下方的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枢接件与第二加强杆铰接,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杆的相应端以焊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加强杆的相应端以焊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外管和第一内管,第一内管的一端与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所述上连接块铰接,另一端活动插至在第一外管内,第一外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第一内管外,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第二内管的一端与处于折叠床中部的所述上连接块铰接,另一端活动插至在第二外管内,第二外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件铰接,另一端活动套设在第二内管外。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枢接件上设有活动定位销,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所述上连接块上对应活动定位销设有定位孔。作为支撑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内管和外管,夕卜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块上,外管的下端套设在内管外,内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连接块上。作为支撑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可相对滑动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块上,内管的下端插置在外管内,外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连接块上。作为支撑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折叠床架等高的竖杆,竖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块上,在所述下连接块上设有定位座,竖杆的下端活动配合在定位座中。作为支撑机构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折叠床架等高的竖杆,竖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下连接块上,在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定位座,竖杆的上端活动配合在定位座中。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以及设置在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之间的活动枢接件,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伸缩杆,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伸缩杆,使用时,支撑布的周沿包覆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外,支撑布对应各上连接块、第一铰接件以及第二铰接件的部位则具有开口,而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以及活动枢接件则与支撑布不接触,在整个折叠床架收合时,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可以随着活动枢接件朝下连接块移动,而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可以随着上连接块和支撑布向上移动,如此在各交叉杆组的进行收合时,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可以进行相应的活动,无需在支撑布上设置拉链,即使在支撑布上设置拉链,在整个折叠床架在收合时也无需打开拉链,整个折叠床架的收合更加方便,同时由于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的作用,整个折叠床架的强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强。【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折叠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折叠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1-杆件2-上连接块3-下连接块4-支撑机构41-外管42-内管5-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活动枢接件8-活动定位销图 4 中:10-杆件20-上连接块30-下连接块40-支撑机构50-第一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复数组交叉杆组,各交叉杆组由两杆件中部枢接在一起而形成“X”形支架,各交叉杆组沿折叠床架的横向与纵向设置,各相邻交叉杆组的端部分别共同枢接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上而形成折叠床架,在上连接块与对应的下连接块之间设有支撑机构,在该折叠床架的上部还有与床面配合的两纵杆,各纵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枢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则分别对应枢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两端的上连接块上,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件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件与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铰接至处于折叠床架中部的上连接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杆下方的加强机构,加强机构包括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第一加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枢接件与第二加强杆铰接,第二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汇成峰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