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94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包括USB接口芯片CY7C68013、MiniUSB接口J2、25针并口接口J4和电压转换电路;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上接有晶振电路,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9引脚上接有复位电路,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22引脚和第23引脚上接有数据存储电路;MiniUSB接口J2的数据正引脚和数据负引脚分别与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6引脚和第15引脚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口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
技术介绍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线和两根信号线,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因此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能够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所说的并行接口一般称为Centronics接口,也称IEEE1284接口。1981年被IBM公司采用,后来成为IBM PC计算机的标准配置并成为打印机的接口标准。1991年,改进Centronics接口,使它实现更高速的双向通信,以便能连接磁盘机、磁带机、光盘机、网络设备等计算机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最终形成了 IEEE1284-1994标准,数据率从1KB/s提高到可达2MB/s(16Mbit/s);并行接口仍主要用于打印机和绘图仪,这种接口一般被称为打印接口或LPT接口。由于LPT接口现代大多数计算机都不再配置,广泛配置的基本都是USB接口 ;然而一些设备仍然在使用LPT接口 ;而当在计算机上使用这些LPT接口的设备时,就需要一种转接设备完成接口转换,现有技术中还缺乏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实现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的USB转并口电路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接口芯片CY7C68013、MiniUSB接口 J2和25针并口接口 J4,以及用于接入+5V电源并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上接有晶振电路,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9引脚上接有复位电路,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22引脚和第23引脚上接有数据存储电路;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4引脚、第18引脚、第24引脚、第34引脚、第39引脚和第50引脚均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31引脚通过电阻R661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 J2的电源引脚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 J2的数据正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6引脚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J2的数据负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5引脚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 J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MiniUSB接口 J2的ID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641和非极性电容C641接地;所述25针并口接口 J4的第I?9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0引脚、第45引脚、第46引脚、第4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25引脚、第30引脚和第26引脚相接,所述25针并口接口 J4的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14引脚、第16引脚和第17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7引脚、第32引脚、第27引脚、第28引脚和第29引脚相接,所述25针并口接口 J4的18引脚、第19引脚、第20引脚、第21引脚、第22引脚、第23引脚、第24引脚和第25引脚均接地。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6引脚、第10引脚和第50引脚还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613和非极性电容C614接地,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4引脚和第18引脚还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615和非极性电容C616接地。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电路由晶振U4、非极性电容C611和非极性电容C612组成,所述晶振U4的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611的一端均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1引脚相接,所述晶振U4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612的一端均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611的另一端和非极性电容C612的另一端均接地。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由串联的电阻R610和非极性电容C610组成,所述电阻R610和非极性电容C610的连接端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9引脚相接,所述电阻R610和非极性电容C610串联后的一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地。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电路包括存储器芯片24LC64和用于连接跳线帽的两脚插针J3,所述存储器芯片24LC64的第I引脚和第8引脚均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存储器芯片24LC64的第2引脚、第3引脚、第4引脚和第7引脚均接地;所述存储器芯片24LC64的第6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22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613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存储器芯片24LC64的第5引脚与两脚插针J3的第2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611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两脚插针J3的第I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2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612与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用于接入+5V电源的两脚接插件Jl和稳压芯片AMS1117-3.3V,所述两脚接插件Jl的第2引脚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稳压芯片AMSl117-3.3V的第3引脚与两脚接插件Jl的第2引脚相机,且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621和极性电容C622接地;所述稳压芯片AMSl117-3.3V的第2引脚为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且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624和极性电容C623接地,所述稳压芯片AMS1117-3.3V的第I引脚接地。上述的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跳线帽的两脚插针J4,所述MiniUSB接口 J2的电源引脚通过两脚插针J4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2、本技术基于Cypress公司生产的USB接口芯片CY7C68013来实现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工作可靠性高,且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3、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4、本技术的实用性强,能够用于各种需要应用到USB转并口的场合,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接线方便,工作可靠性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晶振电路;2—复位电路;3—数据存储电路;4—电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SB转并口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接口芯片CY7C68013、MiniUSB接口J2和25针并口接口J4,以及用于接入+5V电源并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4);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上接有晶振电路(1),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9引脚上接有复位电路(2),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22引脚和第23引脚上接有数据存储电路(3);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4引脚、第18引脚、第24引脚、第34引脚、第39引脚和第50引脚均与电压转换电路(4)的+3.3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31引脚通过电阻R661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J2的电源引脚与+5V电源的+5V电压输出端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J2的数据正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6引脚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J2的数据负引脚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15引脚相接,所述MiniUSB接口J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MiniUSB接口J2的ID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641和非极性电容C641接地;所述25针并口接口J4的第1~9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0引脚、第45引脚、第46引脚、第43引脚、第42引脚、第44引脚、第25引脚、第30引脚和第26引脚相接,所述25针并口接口J4的第11引脚、第12引脚、第14引脚、第16引脚和第17引脚依次对应与所述USB接口芯片CY7C68013的第47引脚、第32引脚、第27引脚、第28引脚和第29引脚相接,所述25针并口接口J4的18引脚、第19引脚、第20引脚、第21引脚、第22引脚、第23引脚、第24引脚和第25引脚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