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31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壳体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上述传动齿轮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上的四个夹持手;所述四个夹持手分别排列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夹持腔,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可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四个夹持手作靠近、远离所述夹持腔中心位置的运动。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的移动,再带动四个夹持手作夹持的动作,达到夹持的目的,这种棒材夹持机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夹持可靠且可以夹持不同直径棒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丝成型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材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螺丝成型机是一种螺栓、螺钉等杆状紧固件加工成型机器,其中涉及到一种棒材夹持机构,主要用来夹持棒料进行剪断、送料等工序。目前螺丝成型机上通常使用机械手作为夹持机构,仿照人手指的动作进行棒材的夹持。但是,该机械手往往结构复杂,控制不便,而且夹持可靠性不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棒材夹持机构能更加合理、可靠的对棒材进行夹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夹持可靠且可以夹持不同直径棒材的棒材夹持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壳体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上述传动齿轮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上的四个夹持手;所述四个夹持手分别排列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夹持腔,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可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四个夹持手作靠近、远离所述夹持腔中心位置的运动。通过驱动部件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的移动,带动四个夹持手作夹持的动作,达到夹持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持臂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上齿轮部和沿水平方向的上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上安装板上且排列在上方;所述下夹持臂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下齿轮部和沿水平方向的下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下安装板上且排列在下方,所述下齿轮部上设置有以避免与所述夹持腔形成干涉的弯折部;所述左夹持臂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左齿轮部和沿竖直方向的左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左安装板上且排列在左方;所述右夹持臂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右齿轮部和沿竖直方向的右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右安装板上且排列在右方。这种结构既简单又高效,可以有效达到夹持的目的。作为改进,所述上齿轮部上设置有上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导轨相配合的上导杆;所述下齿轮部上设置有下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导轨相配合的下导杆;所述右齿轮部上设置有左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导轨相配合的左导杆;所述右齿轮部上设置有右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右导轨相配合的右导杆。导轨和导杆的设置使传动齿轮和夹持臂之间的联动更加稳定,提高夹持机构的可靠性。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手包括夹持掌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夹持掌两侧的夹持指,所述夹持指与所述夹持掌相互铰接,且所述夹持指与所述夹持掌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夹持指来回转动的弹性部件。使夹持更加可靠,且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棒材。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驱动效果好,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的移动,再带动四个夹持手作夹持的动作,达到夹持的目的。这种棒材夹持机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夹持可靠且可以夹持不同直径棒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1、壳体2和电机3,其中夹持部I包括与电机3连接的传动齿轮11,分别与传动齿轮11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12、下夹持臂13、左夹持臂14、右夹持臂15,以及分别安装在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上的四个夹持手16。上夹持臂12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上齿轮部121和沿水平方向的上安装板122,下夹持臂13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下齿轮部131和沿水平方向的下安装板132,左夹持臂14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左齿轮部141和沿竖直方向的左安装板142,右夹持臂15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右齿轮部151和沿竖直方向的右安装板152,四个夹持手16分别安装在上下左右四个安装板上形成夹持腔16a,为了避免与通过夹持腔16a的棒材发生干涉,下齿轮部131上设置有弯折部133。另外,上齿轮部121上设置有上导轨12a,壳体2上设置有与上导轨12a相配合的上导杆12b,下齿轮部131上设置有下导轨13a,壳体2上设置有与下导轨13a相配合的下导杆13b,左齿轮部141上设置有左导轨14a,壳体2上设置有与左导轨14a相配合的左导杆14b,右齿轮部151上设置有右导轨15a,壳体2上设置有与右导轨15a相配合的右导杆15b。通过电机3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11的转动,进而带动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的移动,再带动四个夹持手16作夹持的动作,达到夹持的目的。为了更有效,更可靠的进行夹持,夹持手16设计成包括一个夹持掌16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夹持掌161两侧的夹持指162,夹持指162与所述夹持掌161相互铰接,且夹持指162与夹持掌161之间设置有可供夹持指162来回转动的弹性部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主权项】1.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壳体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上述传动齿轮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上的四个夹持手;所述四个夹持手分别排列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夹持腔,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可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四个夹持手作靠近、远离所述夹持腔中心位置的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臂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上齿轮部和沿水平方向的上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上安装板上且排列在上方;所述下夹持臂包括沿竖直方向的下齿轮部和沿水平方向的下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下安装板上且排列在下方,所述下齿轮部上设置有以避免与所述夹持腔形成干涉的弯折部;所述左夹持臂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左齿轮部和沿竖直方向的左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左安装板上且排列在左方;所述右夹持臂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右齿轮部和沿竖直方向的右安装板,所述夹持手安装在右安装板上且排列在右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部上设置有上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上导轨相配合的上导杆;所述下齿轮部上设置有下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导轨相配合的下导杆;所述左齿轮部上设置有左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导轨相配合的左导杆;所述右齿轮部上设置有右导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右导轨相配合的右导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手包括夹持掌和两个对称设置在夹持掌两侧的夹持指,所述夹持指与所述夹持掌相互铰接,且所述夹持指与所述夹持掌之间设置有可供所述夹持指来回转动的弹性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壳体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上述传动齿轮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下左右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材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壳体和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驱动部件连接的传动齿轮,分别与上述传动齿轮相互联动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上下左右四个夹持臂上的四个夹持手;所述四个夹持手分别排列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夹持腔,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可随着传动齿轮的转动,带动四个夹持手作靠近、远离所述夹持腔中心位置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甬鼎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