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兆妮专利>正文

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147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三白草5-9,白鲜皮2-5,白薇2-4,仲节风5-8,枸骨叶5-8,杠板归5-8,连钱草6-9,鸭跖草5-8,黄藤6-9,积雪草4-7,络石藤2-4,伸筋草2-3,牛蒡子1-3,半边莲2-4,沙苑子2-4,侧柏叶2-4,菊苣3-5,仙茅2-4,五加皮2-4,淫羊藿1-3,天山雪莲1-3,红花5-9,韭菜子1-3,化橘红1-2,刀豆1-2,蛤蚧1-2,蛤蚧单包烘干后研末,余下的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再放入单包研末的蛤蚧混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狼疮活动,阻止肾脏病变进展,对早晚期狼疮肾炎均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系统性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活检肾受累几乎为100%,其中45% -85%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衰竭是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狼疮肾炎是一种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脏器受累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炎、皮瘆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狼疮肾炎的肾脏表现有很大差异,可为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甚至肾病综合症、急进性肾炎综合症等,病情可逐渐发展,晚期发生尿毒症,个别患者首诊即为慢性肾衰竭。目前狼疮肾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狼疮活动,阻止肾脏病变进展,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为主要目的。临床常规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肾炎,副作用大,一停药就会出现反复发作或者疼痛等不适,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激素、免疫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其病情,但由于该病的系统性、复杂性、迀延性,决定了其疗程的漫长性,而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还可导致感染,柯兴氏征,无菌性骨坏死等。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中医认为该病的形成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多为凛赋不足,或饮食起居失调,或七情过用,劳倦过度以及经孕产乳耗费阴血等,导致五脏阴精受损;外因为热毒侵袭,如烈日暴晒或服食毒热之品等,以肾阴亏虚,热毒炽盛为病机关键。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瘀血水湿,溺浊水泄等病变亦属常见。病之初以热毒炽盛、灼伤血脉、迫血妄行,致血溢脉外而为瘀血,或阴虚血粘而浓,气虚血缓而滞,皆可使血行不畅而脉络瘀阻。也可因阴液不足,气虚阳弱等致肾关不利而水湿内聚。致肾之阴阳俱虚,水火皆衰,则木失水涵,土失火糗,肝脾肾五脏俱损,肾开关阖失常,气机升降失滞,内乱三焦入血窜脑,使病情日趋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治疗狼疮肾炎疗效高,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具有标本兼治功能,可以有效控制狼疮活动,阻止肾脏病变进展。通过中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患者的预后。该方剂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困脱,祛瘀通络,活血止血,降浊排毒,利尿消肿,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清热解毒,燥湿行气功效,对早晚期狼疮肾炎均有效。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三白草5-9,白鲜皮2-5,白薇2-4,仲节风5-8,枸骨叶5-8,杠板归5-8,连钱草6-9,鸭跖草5-8,黄藤6_9,积雪草4_7,络石藤2_4,伸筋草2_3,牛蒡子1-3,半边莲2-4,沙苑子2-4,侧柏叶2-4,菊苣3_5,仙茅2_4,五加皮2_4,淫羊藿1_3,天山雪莲1-3,红花5-9,韭菜子1-3,化橘红1-2,刀豆1-2,蛤蚧1_2,蛤蚧单包烘干后研末,余下的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再放入单包研末的蛤蚧混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狼疮肾炎疗效高,不仅没有副作用,而且具有标本兼治功能,可以有效控制狼疮活动,阻止肾脏病变进展。通过中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活血止血,降浊排毒,利尿消肿,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清热解毒,燥湿行气功效,对早晚期狼疮肾炎均有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采用三白草、白鲜皮、白薇、肿节风、枸骨叶、杠板归、连钱草、鸭跖草、黄藤、积雪草、络石藤、伸筋草、牛蒡子、半边莲、沙苑子、侧柏叶、菊苣、仙茅、五加皮、淫羊藿、天山雪莲、红花、韭菜子、化橘红、刀豆、蛤蚧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份)每副为三白草7.5、白鲜皮3.1、白薇2.8、肿节风7.2、枸骨叶7.3、杠板白7.1、连钱草7.1、鸭跖草6.5、黄藤7.1、积雪草5.6、络石藤2.3、伸筋草2.1、牛蒡子1.9、半边莲3.1、沙苑子3.2、侧柏叶2.4、菊苣3.1、仙茅2.5、五加皮2.3、淫羊藿1.7、天山雪莲1.6、红花6.1、韭菜子2.2、化橘红1.4、刀豆1.6、蛤蚧1.2。取上述26味原料总重量为460克,将蛤蚧单包,烘干后研末备用。余加水1300-1500毫升,浸泡3-4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400毫升左右,药渣再加水350-400毫升左右,煎熬40-5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100毫升,共得500毫升左右药汁,再加入研末备用的蛤蚧粉,混合均匀,即制得本专利技术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剂用于保留灌肠200毫升,余300毫升分早晚二次口月艮。每次空腹服1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药汤温度39°C?40°C,患者取右侧卧,臀部抬高10cm,轻轻插入肛管10-15cm,液面距肛门高度小于30cm,灌入速度缓慢,以使药汁保留。一个月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应用3个疗程。本专利技术主药三白草,化学成分其根、茎、叶均含可水解鞣质,叶并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金丝桃甙及异槲皮甙。性味甘、辛、寒,归肺、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等。白鲜皮,抑菌试验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解热作用。性味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表功效,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瘆,风瘆,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白薇,性味苦、咸、寒,归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表疗疮功效,用于湿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石淋,血淋,痈疽肿毒。肿节风,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猪丹毒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功效,用于血热发斑,发疥,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枸骨叶,性苦,凉,归肝、肾经,具有清热养阴,平肝,益肾功效。用于补骨壮骨,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杠板归,抑菌试验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斯氏杆菌,宋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性味酸,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瘆,癀肿,蛇虫咬伤。连钱草,性味辛,微苦,微寒,归肝、肾、膀胱经。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功效,用于热淋、湿热、黄疽、疮疽肿痛、跌打损伤。鸭跖草,性味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长,解毒,利水消肿功效,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疽肿疗毒。黄藤,性味苦,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泻长通便功效,用于热毒内盛,便秘,泻痢,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痈肿疮毒。积雪草,性味苦、辛、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功效。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石淋,血淋,痈肿疮毒等。络石藤,性味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功效,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仲筋草,性味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功效,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牛蒡子,性味辛、苦、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瘆,解毒利咽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瘆,风瘆,咽喉肿痛,痄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狼疮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三白草5‑9,白鲜皮2‑5,白薇2‑4,仲节风5‑8,枸骨叶5‑8,杠板归5‑8,连钱草6‑9,鸭跖草5‑8,黄藤6‑9,积雪草4‑7,络石藤2‑4,伸筋草2‑3,牛蒡子1‑3,半边莲2‑4,沙苑子2‑4,侧柏叶2‑4,菊苣3‑5,仙茅2‑4,五加皮2‑4,淫羊藿1‑3,天山雪莲1‑3,红花5‑9,韭菜子1‑3,化橘红1‑2,刀豆1‑2,蛤蚧1‑2,蛤蚧单包烘干后研末,余下的原料药加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再放入单包研末的蛤蚧混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兆妮
申请(专利权)人:宫兆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