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免钻漂浮接箍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钻井时下套管固井、完井领域,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于大位移井、水平井等水平位移大的所有井型的固井、完井施工,保证套管顺利下入的一种大位移井漂浮下套管用免钻漂浮接箍。
技术介绍
大位移井由于斜度大、稳斜段长的特点,常规下套管技术来说,在斜井段、水平井段,套管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贴向井壁下侧,增大了套管与井壁的接触面积,造成下套管时滑动摩擦阻力非常大,导致套管无法下到指定深度,给固井作业带来严重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固井失败。漂浮接箍用于漂浮下套管作业过程中即采用漂浮下套管技术,可以使得大斜度段或水平段套管处于中空状态,在钻井液浮力作用下不至于贴在下井壁上,能有效降低套管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实现套管的顺利下入,从而有效解决大位移井下套管难的问题。但不同的漂浮接箍效果相差非常大。专利号为ZL200720169771.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免钻盲板,包括承受压力部分和非承受压力部分,在所述免钻盲板承受压力部分设置有压力承受力相对于免钻盲板其他部位弱的削弱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得免钻盲板的削弱结构在管内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漂浮下套管用免钻漂浮接箍,包括两端适于连接套管的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滑套,所述下滑套套设于所述套体内,且下滑套与套体之间通过第一阻力件连接;上滑套,所述上滑套套设于所述下滑套内,且上滑套与下滑套之间通过第二阻力件连接,上滑套的上端穿出所述下滑套;上滑套内部设有通腔,该通腔具有上端的开口和下端的循环孔,下滑套密封该循环孔;其中,受第一作用力,上滑套下移,循环孔连通套体的内腔;受大于第一作用力的第二作用力,下滑套下移;皮碗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皮碗的侧壁向上向外延伸,皮碗的下端固定套设于所述上滑套的上端,皮碗的上端与套体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容设于皮碗的侧壁与上滑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下套管用免钻漂浮接箍,包括两端适于连接套管的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滑套,所述下滑套套设于所述套体内,且下滑套与套体之间通过第一阻力件连接;上滑套,所述上滑套套设于所述下滑套内,且上滑套与下滑套之间通过第二阻力件连接,上滑套的上端穿出所述下滑套;上滑套内部设有通腔,该通腔具有上端的开口和下端的循环孔,下滑套密封该循环孔;其中,受第一作用力,上滑套下移,循环孔连通套体的内腔;受大于第一作用力的第二作用力,下滑套下移;皮碗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皮碗的侧壁向上向外延伸,皮碗的下端固定套设于所述上滑套的上端,皮碗的上端与套体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容设于皮碗的侧壁与上滑套之间,所述皮碗的侧壁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呈向内凸出的弧形结构,当上滑套或漂浮接箍内芯整体下行时,第一密封圈向上移动,皮碗侧壁向内收缩、恢复原状,皮碗侧壁与套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小甚至无摩擦力,从而保证上滑套或漂浮接箍内芯的顺利下行;当流体压力作用于第一密封圈和皮碗,第一密封圈有被迫向下移动的趋势,从而皮碗有被迫撑大的趋势,而这会增加皮碗的外表面与外套内表面之间的接触,从而保证了皮碗的外表面与外套内表面之间的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下套管用免钻漂浮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力件包括承压滑块,所述套体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玉环,唐龙,郭胜来,李兰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