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支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09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支架灯,包括电源、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发光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架两端的灯脚,灯脚外侧分别固定有PIN针。支架内设置有固定槽,发光组件固定在固定槽上。发光组件由铝基板及设置在铝基板正面上的多颗LED灯珠组成。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直接焊接固定在铝基板的背面上;电源输入线、输出线(即L-N线)直接布线在铝基板上,并在铝基板的两个端部形成电连接触点;触电与灯脚电连接,并通过灯脚上设置的PIN针电连接于外部市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组装时省去了在灯管内穿引电源线的步骤,并且铝基板被仅仅卡固在灯脚上。该灯结构简单,组装便捷,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的LED支架灯
技术介绍
LED由于耗电量低、寿命长、高亮度、环保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逐渐得到普及。LED直管灯基本构成是灯管、电源、设置于灯管内的LED光源板和铝散热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灯管两端的灯头。电源与灯管两端的灯头常为焊接。在灯管组装时需要将电源和连接电源的一对输入和一对输出线从灯管的一端部穿入,送至灯管的另一端部,在该端部掏出所述输出线,最后再将电源盒一对输入线拉回原灯管入口。这种连接结构的直管灯在生产组装上,因需要在灯管内拉线,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在灯管内拉线,电源线悬垂在光源板下方,运输时的晃动还会造成产品合格率下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专利CN203375312U公开了一种LED管形灯,电源分解为两部分子电源,两子电源分布于灯管的两端,光源板的正面上排布有串接所有LED灯珠的布线,布线的端头分别与两子电源的PCB板直接连接,用以固定光源板的铝散热支架的背面贴合在玻璃管的内壁上。这样即可解决过去LED直管灯生产中必须要从灯管内穿引电源线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免穿电源输入、输出线,光源板直接快装在支架灯内,不需要将电源进行分解,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安全可靠,且生产组装效率更高的LED支架灯。LED支架灯,包括电源、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发光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架两端的灯脚,灯脚外侧分别固定有PIN针;支架内设置有固定槽,发光组件固定在固定槽上;发光组件由铝基板及设置在铝基板正面上的多颗LED灯珠组成;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直接焊接固定在铝基板的背面上;电源输入线、输出线(即L-N线)直接布线在铝基板上,并在铝基板的两个端部形成电连接触点;触电与灯脚电连接,并通过灯脚上设置的PIN针电连接于外部市电。进一步地,灯脚内设置有导电弹片,导电弹片的一端部与触点卡固,另一端部与PIN针电连接。更进一步地,导电弹片包括中间连接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压脚、第二压脚,其中:中间连接片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片的一端,而中间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片的一端;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压脚,而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压脚。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压脚有沿其所在的平面延伸而形成的往外部空间延伸而形成的翘边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压脚是沿第一连接片所在平面而延伸成型的中心为第一压脚孔的薄片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中间连接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一压脚、第二压脚是由铜片直接冲压、弯折而一体成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灯脚内设置有与导电弹片形状相匹配的安装结构,第二压脚、第二连接片和中间连接片围成的插舌结构嵌入所述安装结构内,所述插舌结构咬合固定触点;第一压脚贴合在安装结构上并通过PIN针铆压在灯脚内。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压脚上设置有筋条,紧固铝基板并防止铝基板在两灯脚之间左右晃动。进一步地,灯脚与支架管体卡扣或胶装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布线方法是将电源输入线、输出线(即L-N线)直接布线在铝基板上并在铝基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形成电源输入、输出线的触点。触点通过灯脚直接外连接于外部市电,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直接固定在铝基板的背面上。灯脚内设置有导电弹片,在铝基板穿入灯管后,两压脚直接扣在灯管上,铝基板同时被卡固在灯脚内。外部市电与铝基板上的电源输入、输出线通过导电弹片连接。本专利技术在生产组装时省去了在灯管内穿引电源线的步骤,并且铝基板被仅仅卡固在灯脚上,避免铝基板在灯管内的晃动。该专利技术整个组装工序不存在导线焊接工序,没有类似旧产品因操作人员焊接失误所产生的不良品,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良率。该灯结构简单,组装便捷,外观简洁美观,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LED支架灯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LED支架灯的导电弹片的结构图示意图。图示说明电源一图中未示出支架——100 发光组件——200 导电弹片——300 中间连接片——301 第一连接片——302 第二连接片——303 第一压脚一一304 第一压脚孔一一3041 第二压脚--305 灯脚——400 触点--500 PIN针——600 固定槽一一700。【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LED支架灯,参考图1-2,其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支架100、固定在支架100内的发光组件200,以及固定在支架两端的灯脚400,灯脚400外侧分别固定有PIN针600,PIN针600通过连接器与外部市电连接;支架100内设置有固定槽700,发光组件200固定在固定槽700上。支架100可以选用市场上常见的铝安装支架及套接在铝安装支架上的PC扩散罩,还可以选用全玻璃灯管。为了满足固定发光组件200的需要,可以在全玻璃灯管内设置散热安装支架即可。此处支架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任意设计。发光组件200由铝基板及设置在铝基板正面上的多颗LED灯珠组成,当然也可以选择诸如柔性线路板加支撑板设计。为了满足发光需求,此处的LED可以是诸如单颗LED、COB光源灯,还有OLED等能够满足发光需要的光源;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直接焊接固定在铝基板的背面上;电源输入线、输出线(即L-N线)直接布线在铝基板上,并在铝基板的两个端部形成电连接触点500。在生产组装时省去了在灯管内穿引电源线的步骤,节省了支架内的空间。将发光基板插入支架100内的固定槽700上,电源直接焊接在发光基板的背面,位置可以在支架100内任意选择。为了提高组装效率,在组装时只需要将触点500与灯脚400电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灯脚400内设置有导电弹片300,导电弹片300的一端用于固定卡接固定住发光组件200并与发光组件200端部的触点500相连接,导电弹片300的另一端部与PIN针600连接。发光组件200端部的触点500通过导电弹片300与PIN针600电连接,最终与外部市电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弹片300包括中间连接片301、第一连接片302、第二连接片303、第一压脚304、第二压脚305。中间连接片30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片302的一端,而中间连接片30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片303的一端;第一连接片30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压脚304,而第二连接片30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压脚305。第二压脚305沿其所在的平面延伸而形成的往外部空间延伸而形成的翘边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脚304是沿第一连接片302所在平面而延伸成型的中心为第一压脚孔3041的薄片结构。中间连接片301、第一连接片302、第二连接片303、第一压脚304、第二压脚305是由铜片直接冲压、弯折而一体成型。灯脚400内设置有与导电弹片300形状相匹配的安装结构,第二压脚305、第二连接片303和中间连接片301围成的插舌结构嵌入所述安装结构内,所述插舌结构咬合固定触点500。该翘边结构目的在于在安装支架100两端的灯脚400时,便于发光组件200快速滑入第二压脚305、第二连接片303和中间连接片301围成的插舌结构内。第一压脚304贴合在灯脚400内壁上并通过PIN针600铆压在灯脚40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脚305上设置有筋条,紧固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支架灯,包括电源、支架、固定在支架内的发光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架两端的灯脚,灯脚外侧分别固定有PIN针;支架内设置有固定槽,发光组件固定在固定槽上;发光组件由铝基板及设置在铝基板正面上的多颗LED灯珠组成;电源通过导电金属直接焊接固定在铝基板的背面上;电源输入线、输出线(即L‑N线)直接布线在铝基板上,并在铝基板的两个端部形成电连接触点;触电与灯脚电连接,并通过灯脚上设置的PIN针电连接于外部市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辉廖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