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770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1 04:36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其中卡座包括:卡托;能够使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卡座朝向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取卡机构;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连接的顶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杠杆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卡机构取卡托时无需借助顶针和其它辅助工具,也无需拆开手机后盖,直接通过按压或滑动按钮或拉动拉手取出卡托,从而放置在卡托上的SIM卡或存储卡便可轻松取出,给用户使用SIM卡或存储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其中卡座包括:卡托;能够使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卡座朝向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取卡机构;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连接的顶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杠杆运动。采用本技术的取卡机构取卡托时无需借助顶针和其它辅助工具,也无需拆开手机后盖,直接通过按压或滑动按钮或拉动拉手取出卡托,从而放置在卡托上的SIM卡或存储卡便可轻松取出,给用户使用SIM卡或存储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专利说明】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通讯技术从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在经历了 1G、2G、3G、4G通讯技术后,通话过程中对声音、数据的传输质量、传输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移动终端中往往采用SIM卡来识别和区分终端用户。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智能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SIM卡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SIM卡为移动终端进行移动通讯必不可少的身份识别卡,移动终端必须装载SM卡方能使用。 目前,将SM卡装载入移动终端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一部分移动终端需要打开终端的后盖,在预留的SM卡安装位置处安装SM卡,这种方式使得安装SIM卡的操作比较繁琐。 2、还有一部分移动终端由于后盖不可拆卸,SM卡装载于移动终端的侧面,如图1所示,用于放置SM卡的SIM卡托101置于手机102中,通过侧出式卡托安装SM卡;利用杠杆原理进行SM卡的取放;当用户需要放置SIM卡或取出已放置的SM卡时,需要将SM卡托101推出至手机外,这时需要使用顶针103通过手机壳预留的通孔104按压杠杆106的一端105,这时杠杆106在转轴107的作用下向外转动,从而将SM卡托101推出至手机外。然而,这种推出SM卡托的方法必须依靠顶针103或其他替代物,这个顶针103比较尖,携带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同时也容易忘记带或遗失,当没有顶针103时,则无法取出SM卡。 因此,亟需采用更为便捷的方式装载及取出卡托,使用户无须使用其他附加工具就能轻易地取出或放置SIM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SIM卡的取出需要依靠顶针或其它辅助工具,在没有顶针和其它辅助工具的情况下,难以取出SIM卡;或者用户拆开移动终端后盖,取出SIM卡,这两种SIM卡取卡方式都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包括: 卡托; 能够使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卡座朝向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取卡机构; 所述取卡机构包括: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连接的顶杆; 与所述第一杆相抵的按钮,当所述卡座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时,所述按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杠杆运动; 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具有杠杆支点,沿所述第一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杆上的杠杆支点位于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间隙内设有弹片,且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抵靠在所述弹片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顶杆相互抵靠。 可选的,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顶杆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顶杆的第一端呈弯钩状。 可选的,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和所述顶杆相互抵靠。 可选的,通过按压所述按钮向所述第一杆施加外力。 可选的,通过按压所述按钮向所述第一杆施加外力。 可选的,所述卡托还包括:基座,所述卡托放置于所述基座上。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任一项所述的卡座,所述卡座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上; 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卡托朝向所述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孔。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可选的,所述卡托内放置标准SIM卡或Micro SIM卡或Nano SIM卡或存储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的取卡机构为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与第一杆的第一端和第二杆第一端连接的顶杆,第一杆和第二杆上具有杠杆支点,沿第一杆的长度方向,第一杆上的杠杆支点位于按钮和第一杆的第二端之间,第一杆和移动终端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与第一杆相抵的按钮,通过按钮施加外力,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杆和第二杆做杠杆运动,能够将卡托顶出移动终端壳体;采用本技术的取卡机构取卡托时无需借助顶针和其它辅助工具,也无需拆开手机后盖,直接通过按压或滑动按钮或拉动拉手取出卡托,从而放置在卡托上的SIM卡或存储卡便可轻松取出,给用户使用SIM卡或存储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SIM卡的取出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卡座结构示意图,并示出卡托的取出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包括: 卡托; 能够使卡托相对卡座朝向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取卡机构; 卡托还包括:基座,卡托放置于基座上,杠杆运动的杠杆支点位于基座上。 参考图2,取卡机构包括: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40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500、与第一杆400的第一端和第二杆500第一端连接的顶杆700。 第一杆400和第二杆500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杠杆运动;第一杆400具有杠杆支点401,第二杆500上具有杠杆支点501,杠杆支点401和杠杆支点501为转轴;按钮300设于移动终端壳体100的侧壁上(移动终端一般具有四个侧壁,按钮300可以设置在其中任一一个侧壁上),按钮300的形状不做限制,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其它形状;沿第一杆400的长度方向,第一杆400上的杠杆支点401位于按钮300和第一杆400的第二端之间。 第一杆400的第一端和顶杆700通过相互抵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在该实施例中顶杆700的第一端呈弯钩状,第一杆400的第一端和顶杆700弯钩状的第一端面接触;第二杆500的第一端和顶杆700通过相互抵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图2中示出第一杆400和第二杆500两端呈圆弧状,顶杆700两端呈弯钩状,这样,第一杆400的第一端和顶杆700弯钩状的第一端面接触,第二杆500的第一端和顶杆700弯钩状的第二端也是面接触,第一杆400、顶杆700及第二杆500接触面增大,相互之间不容易滑落,同时还有利于第一杆400、顶杆700及第二杆500之间力的传导。 实施例的变形例中,第一杆400和第二杆500可以是平直状,顶杆700也是平直状;或者,第一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包括:卡托;能够使所述卡托相对所述卡座朝向移动终端壳体外运动的取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机构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连接的顶杆;与所述第一杆相抵的按钮,当所述卡座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时,所述按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均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杠杆运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上具有杠杆支点,沿所述第一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杆上的杠杆支点位于所述按钮和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移动终端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新屈卫兵陈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