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腐殖土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74598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机腐殖土的制作方法,属于园艺栽培技术领域。有机腐殖土是由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发酵木薯渣,与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混合配制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将木薯渣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经过堆制发酵处理的发酵木薯渣混合有机物料分别晾晒、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再添加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有机腐殖土,质地疏松、养分高,可以替代草炭、营养土、绿化基质、山林腐殖土用于城市及园林绿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属于园艺栽培
。有机腐殖土是由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发酵木薯渣,与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混合配制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将木薯渣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经过堆制发酵处理的发酵木薯渣混合有机物料分别晾晒、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再添加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本专利技术生产的有机腐殖土,质地疏松、养分高,可以替代草炭、营养土、绿化基质、山林腐殖土用于城市及园林绿化。【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营养土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腐殖土的制作 方法,属于园艺

技术介绍
在城市及园林绿化中,营养土 (基质)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除绿化苗木本身质量 夕卜,它是对绿化成活率影响最大的因子。它不仅为苗木的根系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可以直接 为苗木移植后新根系提供养分。随着城市及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各类绿化营养土 (基 质)新产品不断出现。 腐殖土是竹园、果园、树林及山体常年落叶腐烂渗透于泥土中形成的土壤。这种土 壤的优点是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共生菌的繁衍;营养丰富且呈微酸性,很适合栽培绿化苗 木。但是腐殖土的透气、滤水性稍差必须加以改造。 现有国内基质生产单位主要以蛭石、珍珠岩、泥(草)炭及动物粪便、芦苇末、中药 渣、醋渣等作为原料生产绿化基质,然而,泥(草)炭产于东北,资源紧,不能再生,江苏的企 业使用泥炭成本很高;芦苇末、中药渣、醋渣等纤维素含量高,有机质养分不足;动物粪便 虽然营养丰富,但存在数量少、收集困难等不足,不能大量使用;腐殖土是栽培绿化最好的 营养土之一,但其采集、加工困难,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中国专利CN 101811911A公开了镇 江恒欣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有伟等《一种利用醋糟生产的绿化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的专 利申请方案,并具体公开了以醋糟、草木灰为原料,经过发酵后,再加入6-8%蛭石、10-15的 珍珠岩、15-20%的菇渣进行二次发酵,得到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0%,EC值1-3, pH5. 5-6. 5,透 气空隙25%,持水空隙50%的颗粒基质。该基质主要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行道树等,文件检索 发现,以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经过堆制发酵处理的木薯渣等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 以竹木林地腐殖土等为辅助原料生产的有机腐殖土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发 酵木薯渣为主要原料,以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为辅助原料,生产有机腐殖土的技术方 案。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有机腐殖土是由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发酵木薯 渣,与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混合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木薯渣采用含有 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经过堆制发 酵处理的发酵木薯渣有机物料分别晾晒、粉碎成5_以下颗粒;再添加竹木林地腐殖土、草 木灰;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 下: 1)原辅材料的收集:收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晾 晒、粉碎加工处理;收集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作为辅料。 2)有机腐殖土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4-6份,发酵木薯渣 2-3份,草木灰0. 5-1份,竹木林地腐殖土 1-2份。 3)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的加工处理:选择自然堆制一年以上且经过充分腐熟 的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棕褐色双孢蘑菇 草土混合有机物料,草土体积比为3-5 :1。 4)木薯渣发酵处理: ① 调整理化指标:木薯渣原料在预处理前须调整pH、C/N、EC值、含水量指标; ② 投料建堆:将木薯渣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 2m ;或将其直接 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l_2m,高0. 8-1. 2m,长度5-30m的堆进行 堆制发酵预处理;所述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I. 3-1. 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 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所述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 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 ③ 接种发酵菌剂:木薯渣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 菌剂对其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木薯渣充分混合均匀;没有雨棚的发酵 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 ④ 测定温度:按步骤4)-③加入高温速腐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 午的9 :00-10 :30和下午15 :00-16 :30 ;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 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 ⑤ 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 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 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 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C,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C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 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 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 ; ⑥ 出料处理:当木薯渣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 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 止 /J/ 〇 5)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的加工处理:将取自竹园、果园、林地、山体的腐殖土, 晒干、杀虫灭菌、粉碎、过筛加工成粒度3_以下的固体颗粒备用;将草木灰粉碎、过筛成粒 径0-2mm颗粒物料备用。 6)主料辅料混合:将步骤3)、4)和5)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原辅材料按 配方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有机腐殖土;该有机腐殖土 Ν+Ρ205+Κ20总养分含 量2-3%,有机质含量> 25%,含水量30-45%,总孔隙度65-85%,容重0. 5-0. 8g/cm3,气水比为 I :2-4,EC 值为 1-2. 5mS/cm,pH 为 5. 8-7. 0,粒径 0-5_,其中 2-3_ 占 50-60% ;该有机腐殖 土是外观黑褐色或深褐色的颗粒状固体物料,无异味。 7)装袋、称重与包装:将混合好的成品有机腐殖土,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 封口后送入仓库。 所述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是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养基,经蘑菇菌丝 生长产出蘑菇后留下的废弃有机物料,其含有丰富的蘑菇菌丝体活性成分,自然堆制一年 以上且经过充分腐熟降解,再利用日光暴晒、杀灭虫卵及有害微生物,再经机械粉碎处理、 过筛后得到的深褐色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有机物料,草土体积比为3-5 :1。 所述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含水量55-65% ;所述发酵木薯渣是 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腐殖土的制作方法,有机腐殖土是由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发酵木薯渣,与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混合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木薯渣采用含有益微生物的发酵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再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和经过堆制发酵处理的发酵木薯渣有机物料分别晾晒、粉碎成5mm以下颗粒;再添加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然后将这些原辅材料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再装袋、称重、包装入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原辅材料的收集:收集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并分别进行晾晒、粉碎加工处理;收集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作为辅料;2)有机腐殖土体积份原料配方为: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4‑6份,发酵木薯渣2‑3份,草木灰0.5‑1份,竹木林地腐殖土1‑2份;3)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的加工处理:选择自然堆制一年以上且经过充分腐熟的陈年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料,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棕褐色双孢蘑菇草土混合有机物料;4)木薯渣发酵处理:①调整理化指标:木薯渣原料在预处理前须调整pH、C/N、EC值、含水量指标;②投料建堆:将木薯渣投入发酵槽中堆制发酵预处理,堆放深度1‑1.2m;或将其直接放在有阳光板避雨棚的水泥发酵场地上堆制成宽1‑2m,高0.8‑1.2m,长度5‑30m的堆进行堆制发酵预处理;所述发酵槽长50‑150m,宽5‑6m、高1.3‑1.6m,槽底为10‑20cm厚度的水泥地,槽墙为24‑50cm厚度的砖墙;所述阳光板避雨棚为钢结构骨架,顶部为透光度好的阳光板,棚体高3‑4m,长20‑60m,宽10‑30m,15cm厚度的水泥地面;③接种发酵菌剂:木薯渣放发酵槽或者水泥发酵场预处理3‑5天后,须加入高温速腐菌剂对其进行堆制腐熟发酵处理,并将发酵菌剂和木薯渣充分混合均匀;没有雨棚的发酵槽要盖上遮阳防雨材料;④测定温度:按步骤4)‑③加入高温速腐剂后,每天须测温2次,其时间分别于每天上午的9:00‑10:30和下午15:00‑16:30;每个发酵槽或者堆测3‑5点,测温深度为35‑40cm,测温须在翻堆前进行;⑤翻堆供氧:加入高温速腐菌剂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的翻堆频率须根据季节,并采用“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发酵一周内,即使不起温或起温缓慢,每2天必须翻堆一次,避免形成厌氧环境,尤其是夏季;一周后,温度就会稳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翻堆一次;一旦温度超过55℃,必须及时翻堆;当温度在68‑70℃时或物料很湿或者物料很结实时,须增加翻堆频率,为每天翻堆1‑3次;高温发酵会消耗水分,每次翻堆需要补充水分,确保发酵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⑥出料处理:当木薯渣发酵物料的颜色变为褐色,温度不再升高,且与环境温度相同,无臭味,具有明显发酵香味,达到发酵效果后就可以出料,干燥、粉碎、过筛处理后进入下一步;5)竹木林地腐殖土、草木灰的加工处理:将取自竹园、果园、林地、山体的腐殖土,晒干、杀虫灭菌、粉碎、过筛加工成粒度3mm以下的固体颗粒备用;将草木灰粉碎、过筛成粒径0‑2mm颗粒物料备用;6)主料辅料混合:将步骤3)、4)和5)得到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的原辅材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充分搅拌、均匀混合后即成有机腐殖土;该有机腐殖土N+P2O5+K2O总养分含量2‑3%,有机质含量≥25%,含水量30‑45%,总孔隙度65‑85%,容重0.5‑0.8g/cm3,气水比为1:2‑4,EC值为1‑2.5mS/cm,pH为5.8‑7.0,粒径0‑5mm,其中2‑3mm占50‑60%;该有机腐殖土是外观黑褐色或深褐色的颗粒状固体物料,无异味;7)装袋、称重与包装:将混合好的成品有机腐殖土,定量装入编织袋,称重、包装、封口后送入仓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朱忠贵蔡培元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