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324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包括底壳、面罩及PCB灯板,所述底壳为具有正部及背部的长方体块状物,所述底壳的正部为内部设有容置腔且具有底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底壳的侧面形成阶梯形状;所述面罩为具有顶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面罩的顶面均有设有键盘按键状的透光部,所述面罩盖于底壳的阶梯处;所述PCB灯板设置于底壳与面罩中间,所述PCB灯板通过底部支柱及第二柱状螺纹孔固定于底壳的正部的容置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装拆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及受力均匀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
技术介绍
在舞台、高档大厅、酒吧、休闲会所、广场、科技馆等等地方都会采用投影或照射灯光以点缀现场气氛。随着技术的发展,地砖屏已渐渐替代传统的投影和照射灯光,所谓地砖屏,顾名思义,是指铺垫于地板上的显示屏,它可以更清晰、更准确地显示所需图像。投影和照射灯光虽然也可以显示图像,但是投影机和射灯需要根据投射距离调节焦距和投射角度,操作非常不便,而且,光线容易被人或物所遮挡,在地板或银幕上形成黑影,造成所示图像完整,影响观感;再者,投影机或射灯所发出的强光容易伤害眼睛,造成人眼不适,因此地砖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市场上因现在产品实际使用中,受制约于单元模块的结构的限制,要实现常规模块箱的地面显示模式,无法保证整体一致性和模组表面承载相当重量的承受力,也无法做到灰尘的清洁。现有地砖屏一般以整体大屏生产制造,而且安装结构复杂,导致装卸和维护都不方便。若此类地砖屏出现局部损坏,则需要整体维修或更换,造成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地砖屏还存在散热性能不佳、密封性能不好、承重能力差、制造成本高的冋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其具有装拆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及受力均匀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包括底壳1、面罩2及PCB灯板3。底壳为具有正部及背部的长方体块状物,底壳的正部为内部设有容置腔且具有底面的长方体框架,底壳的正部凸设于所述底壳的背部之上,底壳的正部的长和宽分别小于所述底壳的背部的长和宽,底壳的侧面形成阶梯形状,底壳的正部的底面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按长度方向分别均匀设有一排第一柱状螺纹孔,第一柱状螺纹孔为凸设于底壳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第一柱状螺纹孔之间及底壳的中部位置设有柱状孔,底壳的正部的底面分散设有支撑面罩的底部支柱及固定面罩的第二柱状螺纹孔,第二柱状螺纹孔为凸设于底壳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底壳的背部设有用于增加底壳强度及防止底壳变形的加强筋。所述面罩为具有顶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面罩的顶面均匀设有键盘按键状的透光部,所述面罩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面罩盖于所述底壳的阶梯处,所述面罩的内侧与所述底壳的正部的外侧相贴合。所述PCB灯板设置于底壳与面罩中间,所述PCB灯板通过底部支柱及第二柱状螺纹孔固定于底壳的正部的容置腔内,所述PCB板上设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数量与所述透光部的数量及位置相匹配,所述PCB灯板上还分散设有供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柱状孔、底部支柱及第二柱状螺纹孔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及底部支柱上还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第一柱状螺纹孔及底部支柱同轴且凸柱的半径小于第一柱状螺纹孔及底部支柱的半径,所述凸柱穿过所述PCB灯板的通孔用以支撑PCB灯板。进一步的,所述凸柱的高度与所述PCB灯板的厚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正部与背部接触的四周还设有硅胶密封槽,所述硅胶密封槽用于放置防水硅胶条。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沿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信号输出口及电源输出口。进一步的,所述PCB灯板设有与所述信号输出口及电源输出口对应的信号插针及电源插针。进一步的,所述面罩上的透光部表面磨砂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面罩与底壳采用阶梯进行配合装配,当面罩盖于底壳的阶梯处后,再通过螺丝即可完成对面罩的固定,可有效保证后续进行检修时可正面拆装,使得后续的维护通过显示面即面罩完成,有效的简化维护过程;2.本专利技术底壳设有底部支柱和第二柱状螺纹孔,且底部支柱和第二柱状螺纹孔可穿过PCB灯板用以支撑PCB灯板,再通过螺丝就可将PCB灯板进行固定,同时由于底壳与面罩逐点进行分立扩散,使得面罩受力部分能够直接实现均匀化,继而使得面罩的平整度得到好的保证;3.本专利技术底壳的正部与背部接触的四周设有硅胶密封槽,使得无需通过灌胶模式即可实现结构设计的防水,有效简化生产步骤,同时保证产品品质的提升,也简化了后续的维护工作;4.PCB灯板设计时,通过对信号和电源分开设计,采用隔离步骤的作业方式,并采用多口输出的标准化接口,有效的提升了产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独立的输出端口也保证了后续维护工作的简便易行;5.本专利技术面罩的透光部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使得LED光源整体扩散更加理想化,更增加了 LED混色的效果,且为地砖表面起到了防滑作用。【附图说明】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装配爆炸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装配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底壳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面罩的主视图;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PCB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8.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的PCB灯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壳,2-面罩,3-PCB灯板,11-容置腔,12-第一柱状螺纹孔,13-柱状孔,14-底部支柱,15-第二柱状螺纹孔,16-加强筋,17-凸柱,18-硅胶密封槽,19-信号输出口,20-电源输出口,21-透光部,22-螺纹孔,31-LED灯珠,32-通孔,33-信号插针,34-电源插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包括底壳1、面罩2及PCB灯板3。如图1-4所示,所述底壳I为具有正部及背部的长方体块状物,所述底壳I的正部为内部设有容置腔11且具有底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底壳I的正部凸设于所述底壳I的背部之上,所述底壳I的正部的长和宽分别小于所述底壳I的背部的长和宽,所述底壳I的侧面形成阶梯形状,所述底壳I的正部的底面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按长度方向分别均匀设有一排第一柱状螺纹孔12,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为凸设于底壳I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之间及底壳I的中部位置设有柱状孔13,所述底壳I的正部的底面分散设有支撑面罩2的底部支柱14及固定面罩2的第二柱状螺纹孔15,所述第二柱状螺纹孔15为凸设于底壳I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所述底壳I的背部设有用于增加底壳I强度及防止底壳I变形的加强筋16。如图5-6所示,面罩2为具有顶面的长方体框架,面罩2的顶面均匀设有键盘按键状的透光部21,面罩2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相匹配的螺纹孔22,面罩2盖于所述底壳I的阶梯处,面罩2的内侧与所述底壳I的正部的外侧相贴合。本专利技术的面罩2与底壳I采用阶梯进行配合装配,当面罩2盖于底壳I的阶梯处后,再通过螺丝即可完成对面罩2的固定,可有效保证后续进行检修时可正面拆装,使得后续的维护通过显示面即面罩2完成,有效的简化当前第1页1&n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多用途地砖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面罩(2)及PCB灯板(3);所述底壳(1)为具有正部及背部的长方体块状物,所述底壳(1)的正部为内部设有容置腔(11)且具有底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底壳(1)的正部凸设于所述底壳(1)的背部之上,所述底壳(1)的正部的长和宽分别小于所述底壳(1)的背部的长和宽,所述底壳(1)的侧面形成阶梯形状,所述底壳(1)的正部的底面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按长度方向分别均匀设有一排第一柱状螺纹孔(12),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为凸设于底壳(1)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之间及底壳(1)的中部位置设有柱状孔(13),所述底壳(1)的正部的底面分散设有支撑面罩(2)的底部支柱(14)及固定面罩(2)的第二柱状螺纹孔(15),所述第二柱状螺纹孔(15)为凸设于底壳(1)的正部的底面的柱状物,所述底壳(1)的背部设有用于增加底壳(1)强度及防止底壳(2)变形的加强筋(16);所述面罩(2)为具有顶面的长方体框架,所述面罩(2)的顶面均匀设有键盘按键状的透光部(21),所述面罩(2)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相匹配的螺纹孔(22),所述面罩(2)盖于所述底壳(1)的阶梯处,所述面罩(2)的内侧与所述底壳(1)的正部的外侧相贴合;所述PCB灯板(3)设置于底壳(1)与面罩(2)中间,所述PCB灯板(3)通过底部支柱(14)及第二柱状螺纹孔(15)固定于底壳(1)的正部的容置腔(11)内,所述PCB灯板(3)上设有LED灯珠(31),所述LED灯珠(31)的数量与所述透光部(21)的数量及位置相匹配,所述PCB灯板(3)上还分散设有供所述第一柱状螺纹孔(12)、柱状孔(13)、底部支柱(14)及第二柱状螺纹(15)孔穿过的通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加叶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辰溪顾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