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遍青专利>正文

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210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包括:吸盘基体、快速接头和压缩气体引导管,所述吸盘基体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所述吸盘基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气流通道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之间,所述吸盘基体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所述负压发生型腔为延伸至吸盘基体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与负压发生型腔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加工工艺简单,适应面广,避免了现有吸盘的缺点,特别是对表面清洁度低的物体适应性好,成本也远低于现有的吸盘系统,是理想的吸盘升级换代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压吸盘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
技术介绍
真空吸盘早已存在并普遍使用,现有的真空吸盘可分成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吸盘要配备相应的负压系统,如真空泵或者真空发生器,接触式吸盘不能吸取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孔洞的物件,否则会造成吸力下降或根本无法产生吸力。而非接触式吸盘对于物件的表面清洁度要求较高,不能长期吸取有灰尘的物件,灰尘吸附在吸盘表面会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吸力减小,而且取物翻转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物件脱落,两种吸盘都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而且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1010003309.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硬质负压吸盘,可以对不透气且非平整光滑的物体产生吸附力,而且不易滑落,但是其结构复杂,难以维护,而且对表面具有灰尘、颗粒物的物体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增强对多种物体表面的适应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包括:吸盘基体、快速接头和压缩气体引导管,所述吸盘基体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所述吸盘基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气流通道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之间,所述吸盘基体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所述负压发生型腔为延伸至吸盘基体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与负压发生型腔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室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用的堵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经射流口喷出后沿负压发生型腔达到吸盘基体的外侧。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发生型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气体引导管外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指出的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负压发生型腔根据不同形态的物体表面加工成相应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加工工艺简单,投资小,见效快,适应面广,避免了现有吸盘的缺点,特别是对表面清洁度低、有少量孔洞、漏气的物体适应性好,成本也远低于现有的吸盘系统,是理想的吸盘升级换代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部位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包括:吸盘基体1、快速接头2和压缩气体引导管3,所述吸盘基体I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12,所述吸盘基体I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12相连通的气流通道11,所述快速接头2连接在气流通道11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3之间,所述吸盘基体I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15,所述负压发生型腔15为延伸至吸盘基体I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12与负压发生型腔15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 13进行连通。本技术是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效应:流体速度越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强就越小,反之压强越大。根据这个原理,将高速气流通过特定的路线,将其引导到需要吸取的物体的表面,使物体4的正面与流体接触的界面的大气压压强减小,而物体4的反面还是承受正常大气压,通过物体4正反两面的压差,形成托举之力。当此力大于物体4的重力的时候,物体4就被吸取起来了。压缩气体引导管3负责接入高压气体,气流通道11负责提供压缩气体的路径,储气室12提供压缩气体的存储空间,使气压能保持相对稳定,射流口 13能产生高速气流,负压发生型腔15能约束高速气流的方向、引导高速气流通过被吸取物体表面,形成负压。所述的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特别设置了储气室12进行气压的稳定,所述储气室12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用的堵头14,储气室12加工完成后采用堵头14进行封堵。进一步的,所述储气室12内的压缩空气经射流口 13喷出后沿负压发生型腔15达到吸盘基体I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型腔1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负压发生型腔15根据不同形态的物体4表面加工成相应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体引导管3外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气源广泛,使用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指出的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对表面含有灰尘颗粒物、清洁度差、表面有少量孔洞、漏气的物体具有广泛的吸力,适应性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用于物体的吸附,包括:吸盘基体、快速接头和压缩气体引导管,所述吸盘基体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所述吸盘基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气流通道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基体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所述负压发生型腔为延伸至吸盘基体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与负压发生型腔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室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用的堵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经射流口喷出后沿负压发生型腔达到吸盘基体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型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体引导管外接压缩空气供应设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包括:吸盘基体、快速接头和压缩气体引导管,所述吸盘基体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所述吸盘基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气流通道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之间,所述吸盘基体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所述负压发生型腔为延伸至吸盘基体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与负压发生型腔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加工工艺简单,适应面广,避免了现有吸盘的缺点,特别是对表面清洁度低的物体适应性好,成本也远低于现有的吸盘系统,是理想的吸盘升级换代品。【IPC分类】F16B47-00【公开号】CN204327726【申请号】CN201420753341【专利技术人】张遍青 【申请人】张遍青【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能真空负压吸盘,用于物体的吸附,包括:吸盘基体、快速接头和压缩气体引导管,所述吸盘基体下部水平设置有一个储气室,所述吸盘基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一个与储气室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气流通道端口与压缩气体引导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基体的底面水平设置有负压发生型腔,所述负压发生型腔为延伸至吸盘基体侧面的方槽,所述储气室与负压发生型腔之间分别设置有狭长的射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遍青
申请(专利权)人:张遍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