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254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洗瓶机的转盘上方的集气罩,集气罩包括柱状罩部和设于柱状罩部上端的锥状罩部,锥状罩部顶部设有排气口,柱状罩部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与锥状罩部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洗瓶机排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排湿效果好且可避免洗瓶机零部件腐蚀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洗瓶机,尤其涉及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
技术介绍
洗瓶机通过喷针喷出热水对瓶体进行清洗,喷出的热水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充满洗瓶机的防护罩,并从转盘围挡的间隙中进入转盘区域,在转盘区域中形成冷凝水,造成转盘区域内的零件腐蚀。现有技术中,在转盘区域的上方设有集气罩,在集气罩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抽风机,通过抽风机的作用下将转盘区域内的湿气排出。由于转盘区域被集气罩密封,当抽风机对转盘区域内抽气时,部分湿气无法排出,排湿不彻底将导致转盘区域内的零部件存在被腐蚀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湿效果好且可避免洗瓶机零部件腐蚀的洗瓶机排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洗瓶机的转盘上方的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包括柱状罩部和设于所述柱状罩部上端的锥状罩部,所述锥状罩部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柱状罩部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锥状罩部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孔靠近所述柱状罩部与锥状罩部的交界面设置。所述进气孔为腰型孔,所述多个腰型孔均匀分布。所述集气罩通过支撑套装设于所述转盘的转轴上。所述锥状罩部内设有锥状导流罩,所述锥状导流罩设于所述支撑套上,且内径较大一端朝向所述转盘。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抽风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在集气罩的柱状罩部周向面开设用于与外界空气对接的进气孔,进气孔与锥状罩部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有利于将集气罩内的湿气彻底排出,提高了排湿效率,避免了洗瓶机的零部件出现腐蚀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洗瓶机排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1、抽风部件;2、集气罩;21、柱状罩部;22、锥状罩部;3、转盘;31、转轴;4、进气孔;5、护罩;6、支撑套;7、锥状导流罩;8、围板;91、洗瓶机喷针;92、瓶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洗瓶机排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洗瓶机的转盘3上方的集气罩2,集气罩2包括柱状罩部21和设于柱状罩部21上端的锥状罩部22,锥状罩部22顶部设有排气口,柱状罩部21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4,进气孔4与锥状罩部22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转盘3外周设有护罩5和围板8,通过设置围板8和护罩5将洗瓶区域与转盘3隔开。柱状罩部21与转盘3对接,锥状罩部22的内径较大一端与柱状罩部21连接,集气罩2在转盘3的上方形成一个湿气聚集的空间。洗瓶机喷针91对瓶体92清洗时,水蒸气充满护罩5,并从护罩5与围板8的间隙中进入该湿气聚集的空间(图1单排箭头所示),从锥状罩部22顶部的排气口排出,在集气罩2内的水蒸气排出的同时,由于集气罩2内的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进气孔4中进入集气罩2,与集气罩2内气体形成对流(图1双排箭头所示),便于集气罩2内的水蒸气全部排出,避免残余水蒸气冷凝后对转盘3区域的零部件产生腐蚀。本实施例在集气罩2的柱状罩部21周向面开设用于与外界空气对接的进气孔4,进气孔4与锥状罩部22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有利于将集气罩2内的湿气彻底排出,提高了排湿效率,避免了洗瓶机的零部件出现腐蚀的风险。本实施例中,排气口连接有抽风部件1,将集气罩2内的湿气排出。抽风部件I为抽风机或排气扇或其他可排风、抽风的装置。本实施例中,进气孔4靠近柱状罩部21与锥状罩部22的交界面设置。进气孔4设于柱状罩部21的周向面向上靠近锥状罩部22与柱状罩部21的交接面,确保外界空气能有效、顺利的进入集气罩2,与集气罩2的气体形成对流,快速、彻底的将湿气排出。本实施例中,进气孔4为腰型孔,多个腰型孔均匀分布,采用腰型孔,可增大开口面积便于外界空气快速进入,同时具有美观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集气罩2通过支撑套6装设于转盘3的转轴31上。锥状罩部22内设有锥状导流罩7,锥状导流罩7设于支撑套6上,且内径较大一端朝向转盘3。该锥状导流罩7的锥面与集气罩2的锥状罩部22是平行设置的,湿气沿着锥状罩部22的锥面方向流动进入抽风部件I内,因此,锥状导流罩7也引导湿气进入抽风部件I内,加快了集气罩2内湿气的排出。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洗瓶机的转盘(3)上方的集气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2)包括柱状罩部(21)和设于所述柱状罩部(21)上端的锥状罩部(22),所述锥状罩部(22)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柱状罩部(21)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 )与锥状罩部(22 )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4)靠近所述柱状罩部(21)与锥状罩部(22)的交界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4)为腰型孔,所述多个腰型孔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2)通过支撑套(6 )装设于所述转盘(3 )的转轴(3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罩部(22)内设有锥状导流罩(7),所述锥状导流罩(7)设于所述支撑套(6)上,且内径较大一端朝向所述转盘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瓶机排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抽风部件(I)。【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洗瓶机的转盘上方的集气罩,集气罩包括柱状罩部和设于柱状罩部上端的锥状罩部,锥状罩部顶部设有排气口,柱状罩部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与锥状罩部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本技术洗瓶机排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排湿效果好且可避免洗瓶机零部件腐蚀等优点。【IPC分类】B08B3-10, B08B13-00, B08B9-093, B08B9-28【公开号】CN204583821【申请号】CN201420857205【专利技术人】陈林, 桂小红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瓶机排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洗瓶机的转盘(3)上方的集气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2)包括柱状罩部(21)和设于所述柱状罩部(21)上端的锥状罩部(22),所述锥状罩部(22)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柱状罩部(21)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进气孔(4),所述进气孔(4)与锥状罩部(22)顶部的排气口形成对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桂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