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健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85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包括内推体和套在所述内推体外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端开放的筒形的分离部段,所述分离部段内形成有供所述垫片通过的通道;所述内推体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分离部段在其通道内滑行,至所述内推体的前端面到达所述分离部段的前端面。一方面能够起到分开神经和血管的剥离子的作用,一方面能够用于置入垫片,如此,在手术时,医务人员完全可以单手操作该置入器,而同时分离神经和血管,以及置入垫片,从而能够解放另外一只手来应用吸引器,不断吸引脑脊液,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避免在显微镜下频繁更换手术器材,减少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
技术介绍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是一种颅神经功能性疾病。发病时,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该疾病形成原因在于,在病人颅内存在压迫面部神经的血管,多位于小脑前下动脉或者小脑后下动脉的分支。现阶段采用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时,在病人病侧耳后做一小切口,颅骨钻一小孔进入颅内,在面神经根部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之后,将其慢慢推离面神经根部,并在期间置入垫片,如Teflon (特氟龙)垫片,将血管和面神经彻底分开,使血管不再压迫面神经,手术即告结束。这种手术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效果明显,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效率达到95% -97%以上,复发率很低,副作用也很小,是目前治疗该种疾病最好的办法。目前,在将垫片置入血管和面神经之间时,医务人员的操作方式是,先用吸收器将脑脊液吸引干净,然后,一手用剥离子分离动脉和神经,另一首用镊子将垫片垫入。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和动脉的移动,时刻有脑脊液渗出,造成视野不清晰,使得手术无法进行。需要医务人员暂时停止镊子垫入垫片的操作,而使用吸引器吸收脑脊液,频繁更换手术器械,必将延长创伤开口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另外,置入垫片的手术方式也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疼痛,三叉神经痛一般为小脑上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与三叉神经感觉根接触形成,因而,也可以采用置入垫片,将相关神经垫开的手术方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使其在应用至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或者三叉神经痛手术等等相关的手术时,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轻病人痛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包括内推体和套在所述内推体外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前端开放的筒形的分离部段,所述分离部段内形成有供所述垫片通过的通道;所述内推体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分离部段在其通道内滑行,至所述内推体的前端面到达所述分离部段的前端面。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从所述分离部段的前端面向前伸出的分离尖端;所述分离尖端位于所述分离部段的轴向的一个侧方,与所述分离部段的筒形外壁接合,并避开所述垫片从所述置入器进入手术部位的路径。优选地,所述分离尖端为舌形。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操作部段,所述操作部段在所述分离部段的轴向上设有滑道;所述内推体具有与其固定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滑道内,并从所述滑道凸出至所述置入器外部;所述凸块能够在所述滑道中滑行,以使所述内推体的前端面到达所述分离部段的前端面。优选地,所述滑道具有与所述凸块卡止的前边沿和后边沿,所述凸块与所述前边沿/后边沿卡止时,所述内推体的前端面到达所述分离部段的前端面/后端面。优选地,所述凸块具有与所述分离部段的轴向平行的、朝向所述置入器外部的操作面;所述操作面上设有若干垂直于所述分离部段的轴向,并且互相平行的沟槽。优选地,所述操作部段与所述分离部段互相平行设置,并所述壳体整体呈枪状。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分离部段连接的支撑部段,所述分离部段和所述支撑部段的截面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分离部段从前向后渐缩地连接至所述支撑部段。优选地,所述分离部段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内推体的前端面为与所述分离部段的截面形状相同的椭圆形。优选地,所述壳体为塑料或者医用钢。内推体还设置为能够相对分离部段滑行,以致内推体的前端面能够到达分离部段的前端面。这样,配合上文所属的设置,该置入器能够通过内推体推动垫片,继而在分离部段内滑行至内推体的前端面到达分离部段的前端面,而将垫片送出分离部段,置入在手术部位。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置入器还具有以下作用,分离部段的圆筒形的特征可以用于在手术时拨开压迫神经的血管,即分离部段可以起到分离神经和血管的剥离子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置入器一方面能够起到分开神经和血管的剥离子的作用,一方面能够用于置入垫片,如此,在手术时,医务人员完全可以单手操作该置入器,而同时分离神经和血管,以及置入垫片,从而能够解放另外一只手来应用吸引器,不断吸引脑脊液,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避免在显微镜下频繁更换手术器材,减少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即分离部段的前端为开放的,其不仅可以使垫片通过此开放处进入到手术部位,还可以使垫片通过此开放处被置入置入器,而不必拆卸置入器整体,能够快速高效地组装置入器,为手术做准备;同时,还避免从侧面置入垫片时对手术过程中视野的阻挡,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出内推体装配在壳体内;图2为图1中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分离部段和支撑部段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出其内推体从壳体分离;图4为图3中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外壳和内推体的前端视图;图5为图1至图4中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操作部段的示意图。图1-图 5 中:壳体1、分离部段11、分离尖端111、支撑部段12、连接部段13、操作部段14、滑道141、内推体2、凸块21、沟槽2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经皮气管穿刺撑开钳进行详细的介绍。显然,下述的实施方案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案,而并非全部的实施方案。基于以下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改变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出内推体装配在壳体内;图2为图1中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分离部段和支撑部段的示意图。本文中将手术时,置入器进入手术部位的方向定义为“前”,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后”,如图1中的箭头示出前方。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包括内推体2和壳体I,该壳体I外套内推体2。该壳体I具有分离部段11,分离部段11为筒形的并且其前端开放,且分离部段11的各个截面形状均与垫片的截面形状适配,而形成供垫片通过的通道。所述“适配”是指,垫片的形状与分离部段11的截面形状相同,但是二者之间具有相对滑动的保证条件,能够使得垫片在分离部段11内滑行。应当理解,由于分离部段11呈筒形,因而其自然地在其轴向的最前端具有前端面,在其轴向的最后段具有后端面。内推体2还设置为能够相对分离部段11滑行,以致内推体2的前端面能够到达分离部段11的前端面。这样,配合上文所述的设置,该置入器能够通过内推体2推动垫片,继而在分离部段11内滑行至内推体2的前端面到达分离部段11的前端面,而将垫片送出分离部段11,置入在手术部位。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置入器还具有以下作用,分离部段11的圆筒形的特征可以用于在手术时拨开压迫神经的血管,即分离部段11可以起到分离神经和血管的剥离子的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置入器一方面能够起到分开神经和血管的剥离子的作用,一方面能够用于置入垫片,如此,在手术时,医务人员完全可以单手操作该置入器,而同时分离神经和血管,以及置入垫片,从而能够解放另外一只手来应用吸引器,不断吸引脑脊液,始终保持手术视野清晰,避免在显微镜下频繁更换手术器材,减少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推体(2)和套在所述内推体(2)外的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前端开放的筒形的分离部段(11),所述分离部段(11)内形成有供所述垫片通过的通道;所述内推体(2)设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分离部段(11)在其通道内滑行,至所述内推体(2)的前端面到达所述分离部段(11)的前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健高俊李永宁王任直
申请(专利权)人:关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