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海工学院专利>正文

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桩塌孔缩径的钢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79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桩塌孔缩径的钢护筒,包括1cm厚的钢护筒,钢护筒的下端帮焊钢环,钢环厚度为1cm,高度为3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深厚淤泥中的桩基施工时,采用经改进的深钢护筒,不仅桩基施工顺利,后面凿除桩头、接桩、接柱均可在钢护筒中顺利进行,对后面工序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护壁作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深厚海淤泥下桩基施工变得可实施、简捷、经济、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设施工
,涉及一种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
技术介绍
在深厚海淤泥中施工粧基,钻孔易塌孔和缩径变形,一般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法,处理不当,会造成更大事故,连云港市新光路滨湖桥粧基施工时,由于该钻孔地处淤泥层,在施工中虽采取埋设15m深钢护筒,钢护筒埋进粘土层lm,由于壁厚只有8mm,且端部没有加厚,焊缝不过关,导致钢护筒施打过程中严重变形及开裂,钻不下去。只能拔出护筒,有的拔断了,使情况变得更为糟糕,只能用冲击钻反复锤打,把未拔出的护筒锤扁硬挤至孔壁四周,这样的情况一根粧要处理半个月到一个月,实在打不下去,就要变更设计,进行加粧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深厚海淤泥中钻孔粧施工能够顺利进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钢护筒壁厚Icm ;护筒外径比粧的直径大20cm,太大、太小均不合适;钢护筒的下端必须增焊钢环,否则打入时,钢护筒易内卷变形,钢环厚度为1cm,高度采用30cm;由于节间连接处易断裂,必须加强护筒节间焊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粧基施工时,采用经改进的深钢护筒,不仅粧基施工顺利,后面凿除粧头、接粧、接柱均可在钢护筒中顺利进行,对后面工序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护壁作用,该技术使深厚海淤泥下粧基施工变得可实施、简捷、经济、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钢护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护筒,2.钢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Icm厚的钢护筒1,钢护筒I的下端帮焊钢环2,钢环2厚度为1cm,高度为30cm。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施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Icm厚的钢护筒1,钢护筒I的下端帮焊钢环2,钢环2厚度为1cm,高度为30cm,加强节间焊缝,在钻孔粧位置,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打入,护筒底部须穿过淤泥层,进入底部粘土 Im深,护筒顶面须露出地面lm,然后用回旋钻机在护筒内进行钻孔、下钢筋笼和浇粧等工序,后续凿除粧头、测粧、接粧、接柱等施工均可在钢护筒中顺利进行。某桥粧基施工时,由于该钻孔地处深厚海淤泥层中,在施工中虽采取埋设15m深的钢护筒,钢护筒埋设至粘土层,壁厚8mm,由于端部没有加厚,且焊缝不合格,导致护筒端部严重内卷变形、护筒中部开裂,钻不下去。只能拔出护筒,有的拔断了,使情况变得更为糟糕,只能用冲击钻反复锤打,用冲击钻反复锤打,把未拔出的护筒锤扁硬挤至孔壁四周,这样的情况一根粧要处理半个月到一个月,实在打不下去,就要变更设计,进行加粧处理。后来采用本技术,均对护筒加厚至10mm,加强节间焊缝,并且在钢护筒最下端帮焊Icm厚尚30cm的钢环,后续粧施工才顺利。采用本技术之后,深厚淤泥中的粧基施工时,采用经改进的深钢护筒,不仅粧基施工顺利,后面凿除粧头、接粧、接柱均可在钢护筒中顺利进行,对后面工序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护壁作用,该技术使深厚海淤泥下粧基施工变得可实施、简捷、经济、安全。【主权项】1.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粧塌孔缩径的钢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Icm厚的钢护筒(1),钢护筒(I)的下端帮焊钢环(2),钢环(2)厚度为lcm,高度为30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桩塌孔缩径的钢护筒,包括1cm厚的钢护筒,钢护筒的下端帮焊钢环,钢环厚度为1cm,高度为3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深厚淤泥中的桩基施工时,采用经改进的深钢护筒,不仅桩基施工顺利,后面凿除桩头、接桩、接柱均可在钢护筒中顺利进行,对后面工序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护壁作用,该技术使深厚海淤泥下桩基施工变得可实施、简捷、经济、安全。【IPC分类】E02D5-66, E02D27-12【公开号】CN204590012【申请号】CN201520074141【专利技术人】张永宏, 高公略, 宋勤德, 袁玉波, 孙耀东 【申请人】淮海工学院【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2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止深厚海淤泥下钻孔桩塌孔缩径的钢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1cm厚的钢护筒(1),钢护筒(1)的下端帮焊钢环(2),钢环(2)厚度为1cm,高度为3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宏高公略宋勤德袁玉波孙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